笔趣看 > 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一百七十六章 毒泉诡蜮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百七十六章 毒泉诡蜮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离了大理风花雪月之地,赵清真一路西行,越过澜沧江天险,地势渐次抬升,山川风貌又为之一变。此地已属永昌府地界,群山巍峨,峡谷深切,怒江、澜沧江并流南下,气势磅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气息,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但也潜藏着诸多凶险,所谓“毒泉蜮影”、“翡翠矿魅”等传说,便多源于此等险峻环境。

  他依照舆图与沿途打听,首先前往的,便是传闻中有“哑泉”与“毒蜮”出没的怒江支流,一处名为“瘴疠谷”的地方。此地乃是由几条深邃峡谷交汇而成,终年雾气弥漫,不见天日,谷中植被繁茂却形态怪异,色彩斑斓的菌类与扭曲的藤蔓随处可见,散发出甜腻中带着腐朽的气息。

  尚未深入谷中,赵清真便感觉到一股混杂着重金属腥气与某种生物毒素的异味扑面而来,寻常人闻之恐怕立觉头晕目眩。他神识扫过,发现谷底深处,确有数眼泉涌,泉水并非清澈,而是呈现出诡异的碧绿色或赤红色,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周围寸草不生,岩石都被腐蚀得坑坑洼洼。这便是“哑泉”,实为富含砷、汞等剧毒矿物质的矿泉。

  而世人提及的“含沙射影之蜮”,赵清真略一探查,便明了其本质。那并非什么三足蛤蟆精怪,而是一种栖息于毒泉附近湿泥中的特异毒虫,其形如蜈蚣,却细小如发丝,通体透明,难以察觉。此虫畏光,常潜伏于泥沼阴影或泉水溅起的水雾之中,其身具奇毒,且能感知生物体温与气息,一旦有活物靠近,便会激.射而出,其速极快,如同“含沙射影”,若被其刺中,毒素入体,初时麻痹,继而皮肤溃烂,神经受损,重者确可致命,且因其细小,伤口难寻,故被乡民传得神乎其神。

  此等毒虫,虽非妖邪,但其危害更甚于寻常精怪,因其无灵智,只凭本能,且繁衍迅速,防不胜防。

  赵清真立于谷口,并未贸然深入。他观察地势,发现这几眼毒泉所处的位置,恰是几条细小地脉的交汇点,地底深处的地热活动将深层的有毒矿物质带上地表,形成了毒泉,也滋养了那种特异毒虫的生存环境。若要根治,要么封堵泉眼,要么改变地脉流向,要么……净化毒素。

  封堵或改脉,工程浩大,且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地质变化,非上策。赵清真选择的是最后一种,也是最考验修为的一种——净化。

  他寻了一处高地盘膝坐下,归尘剑横于膝前,双目微阖,心神沉入那玄妙的“归墟之心”境界。与之前斩妖除魔、安抚怨灵不同,此次他要做的,是以自身道境,引动天地法则,对这谷中的剧毒物质进行一场本质上的“化归”与“转化”。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他心中默诵《道德经》篇章,自身那蕴含“归墟衍生”之妙的真元开始缓缓流转,与周遭天地水汽、地脉气息相呼应。他并非强行驱散或中和毒素,而是试图引导、模拟那“水”之德性,包容、净化、乃至转化这些剧毒之物。

  只见他周身渐渐泛起一层朦胧的、仿佛由无数细微水汽构成的混沌光晕。这光晕缓缓扩散,如同涟漪般,向着山谷深处弥漫而去。

  光晕所过之处,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甜腻腐朽气息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洗涤,变得清新了许多。地面上那些色彩斑斓的毒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化为灰烬。扭曲的藤蔓也停止了蠕动,逐渐失去活性。

  当那混沌光晕接触到碧绿、赤红的毒泉时,奇异的变化发生了。翻涌的毒泉仿佛被投入了某种净化剂,剧烈的冒泡现象逐渐平息,水色开始由诡异的鲜艳向浑浊,再向澄清转变!水中的砷、汞等重金属离子以及各种复杂的矿物质毒素,在归墟真元的引导下,其分子结构被微妙地改变、分解,或是沉淀下来,或是转化为相对无害的其他化合物。

  而那些潜藏在泥沼、水雾中的透明毒虫,在接触到这蕴含“净化”与“生机”意味的混沌光晕时,如同遇到了天敌,纷纷从隐匿处钻出,痛苦地扭动身体,它们体内的毒素结构被破坏,生命力迅速流逝,最终也化为尘埃,重归大地。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个时辰。当赵清真缓缓收功,睁开双眼时,整个“瘴疠谷”已然面貌一新。虽然依旧雾气氤氲(此地气候使然),但那令人不适的毒瘴已彻底消失,空气变得湿润而清新。那几眼毒泉,虽未变成甘泉,却也清澈见底,不再散发毒气,勉强可称得上是富含矿物质的“温泉”了。谷中的植被虽一时未能恢复,但那股死寂与妖异之感已荡然无存。

  解决了“毒泉蜮影”之患,赵清真并未停留,继续向永昌府腹地,那以翡翠闻名的腾越(今腾冲)方向行去。

  腾越之地,群山环抱,翡翠矿坑遍布,赌石之风盛行,也因此衍生出无数光怪陆离的传说,“翡翠矿魅”、“翡翠显灵”便是其中流传最广者。

  他并未直接前往那些大型的、被各大商帮把控的矿场,而是根据一些零星的、来自底层矿工的口述,找到了一处位于深山、已然废弃多年的老矿坑。据说,此地数十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坍塌,埋没了数十名矿工,自此之后,便常有怪事发生,夜半能闻矿洞深处传来哭泣与敲击岩石之声,偶有胆大者或落魄之人进去探寻,要么一无所获,要么便精神恍惚地出来,胡言乱语几日便暴毙身亡,身上无伤,却冰冷僵硬,被称为“被矿魅吸走了魂魄”。

  赵清真来到这处废弃矿坑之前。只见洞口幽深,黑黢黢如同巨兽之口,周围杂草丛生,散落着腐朽的矿车骨架和工具残骸,一股阴森死寂的气息弥漫不散。他的神识探入矿洞,立刻感受到一股浓郁得化不开的怨气与绝望之意,以及……一丝极其微弱的、与玉石相关的灵性波动?

  他迈步走入矿洞。洞内阴暗潮湿,空气污浊,脚下是碎石与淤泥。越往深处,那股怨气越是浓烈,仿佛能听到无数冤魂在耳边哀嚎、哭泣、呐喊,诉说着被活埋时的恐惧与不甘。寻常人至此,恐怕瞬间就会被这集体怨念冲击得精神崩溃。

  但赵清真道心坚定,归墟意境自然流转,将这些负面情绪一一化去、平息,如同礁石立于惊涛骇浪之中,岿然不动。

  他深入数百丈,已至当年坍塌的核心区域。这里空间稍阔,但被巨大的岩石堵塞了去路,岩壁上还能看到当年矿工挣扎留下的抓痕。怨气在此地几乎凝成实质,化作淡淡的黑雾缭绕。

  而在那堆积的乱石缝隙中,赵清真注意到了一点微弱的、如同星火般的翠绿色光芒。他走近细看,只见一块拳头大小、品质极佳的翡翠原石,卡在石缝之中。那翡翠通体剔透,内部仿佛有绿色光华在缓缓流动,散发出一种宁静、温润,却又带着一丝悲伤的灵性。

  正是这块翡翠,在漫长的岁月中,无意间吸收、承载了此地矿工们弥散的部分残魂与纯净的执念(对生的渴望,对家人的思念),从而孕育出了一丝微弱的“灵”!它并非害人的“矿魅”,恰恰相反,它本能地释放出那温润宁静的气息,试图安抚此地的怨气,庇护那些残存的、无法超生的魂魄,使其不至彻底化为厉鬼。那些进入矿洞后精神恍惚暴毙之人,多半是心智不坚,被庞大的集体怨气冲散魂魄,而这块翡翠之灵,力量微弱,根本无法护住他们。

  “原来如此……你并非恶灵,而是善念与遗憾的聚合,是这死寂矿坑中,一点不甘泯灭的生机。”赵清真看着那块翡翠,轻声道。

  那翡翠似乎能听懂他的话语,内部的翠绿色光华微微闪烁了一下,传递出一股孺慕与哀求的意念。

  赵清真明白了它的意思。它希望他能帮助此地的冤魂,得到安息。

  他点了点头,神色肃穆。此次,他不仅要净化怨气,更要行一场真正的超度法事,送这些无辜的亡魂往生。

  他先是以归墟真元,将那块孕育了灵的翡翠原石小心翼翼地从石缝中取出,托在掌心。翡翠入手温润,那丝灵性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掌。

  然后,他在这坍塌之地中央,以指代笔,蕴含真元,在地面上刻画下一个巨大的、融合了全真超度秘咒与自身归墟意境的“往生安魂大阵”。

  阵法成型的刹那,柔和而浩大的清光自阵中升起,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矿洞中的黑暗与阴冷。那浓郁如墨的怨气,在清光的照耀下,如同冰雪消融,其中的暴戾、痛苦、不甘被缓缓剥离、净化。

  无数道模糊的、闪烁着微弱白光的魂魄虚影,从岩石缝隙、从空气中缓缓浮现出来。他们不再是死前的痛苦模样,而是恢复了生前的平静,脸上带着茫然,继而是一种解脱与感激。他们向着赵清真的方向,齐齐躬身一拜。

  赵清真手托翡翠,朗声诵念《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经文声在真元加持下,如同黄钟大吕,回荡在矿洞之中,与那往生大阵的清光相结合,化作一道通向幽冥、接引轮回的金光大道。

  那些被净化的魂魄,如同归家的游子,纷纷踏上金光大道,身影逐渐变淡,最终消失不见,去往他们该去的地方。

  随着最后一道魂魄消失,矿洞内的怨气彻底消散,那股阴森死寂之感也荡然无存,虽然依旧破败,却不再令人恐惧。

  赵清真低头看向手中的翡翠。此刻,这块翡翠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内部的翠色光华流动不息,却不再蕴含悲伤与执念,只剩下纯净无比的灵性与生机。它已然摆脱了过往的束缚,成为了一块真正的“通灵宝玉”。

  “你秉性善良,机缘巧合得此造化,亦是你的运数。此后,便随贫道修行吧,或许将来,能有一番作为。”赵清真对翡翠之灵温言道。

  那翡翠光华一闪,传递出喜悦与顺从的意念。

  赵清真将其妥善收起,转身离开了这座已然被净化的废弃矿坑。

  腾越之行,解决了“矿魅”之谜,还得了一块通灵翡翠,可谓收获颇丰。但他知道,永昌府地界广阔,奇闻异事绝不止于此。
  http://www.c8e.cc/12006/1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