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我的时代1979! >第三十六章 特殊的卧铺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三十六章 特殊的卧铺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可别。”许成军赶紧摆手,“我这刚要出门,还不知道复旦的门朝哪开呢。”

  “放心,朱冬润教授我了解。”苏中安慰了句,“他最烦酸文假醋,你那点玩意对他路子。”

  这位是典型的面冷心善,当时改稿会批许成军最狠的是他,但是后来一直帮着许成军的也是他。

  责之切,爱之深?

  “酒拿着,路上喝,解闷子!”

  刘祖慈突也凑过来,酒壶往许成军手里塞了塞:“BJ现在吵‘朦胧诗’,顾成写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被批得很着呢。你到了上海留意着,这股风迟早刮过来。”

  “何止朦胧诗。”苏中撇撇嘴,“《人民文学》刚发了蒋子龍的《乔厂长上任记》,好大的名头,改革派文学先锋呢!”

  “检票了!”广播里的女声带着电流声。

  快到他检票时,就听周明冲他喊着:“到了上海别学那些学生娃装斯文,该争就争,该骂就骂,咱安徽人不怵场。”

  周围人都看他,老周头也不回带着几人扭头就走。

  这老东西!

  众人怒视。

  ....

  合肥站月台。

  蒸汽机车喷出的白雾顺着木质雨棚的缝隙往上蹿。

  检票口的铁皮栏杆锈迹斑斑,穿蓝色卡其布制服的检票员用铜头剪在许成军硬纸板车票上咔嚓剪出三角缺口。

  许成军愣了愣。

  差点想说你要不再给我剪一个~

  这小缺口承载了他前世穿越前少年时期很长一段时间的记忆。

  怀念啊~

  还没等他伤春悲秋,这进站的人潮瞬间让他垮了脸。

  干部模样的人腋下夹着公文包;

  知青打扮的姑娘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挎包,网兜里兜着铝制饭盒,里估计是母亲塞的腌菜和窝头;

  还有扛着鼓鼓囊囊蛇皮袋的汉子,袋口露出几尺花布,大概是托关系弄到的紧俏货。

  谁的网兜勾住了旁人的补丁裤,立刻响起“同志,慢些”的招呼声,混着站台广播里“检票进站”的沙哑通知。

  好家伙。

  真他喵的挤啊!

  别挤啦!

  22型绿皮车厢的铁皮门被乘务员用力拉开。

  等车的人瞬间像潮水一般涌入,许成军在里面像根稻草,摇摇欲坠。

  妈的,拼了!

  他咬着牙硬是往里急,到也在末尾钻了进去。

  车厢里,墨绿色的铁皮座椅还带着隔夜的凉意,靠窗的位置早被人用搪瓷缸占了。

  穿军绿色解放鞋的脚踩着地板上的瓜子壳,有人把捆着麻绳的木箱塞进座位底下,箱角磕到铁架发出哐当声。

  “让让,让让!”穿中山装的男人抱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挤过来,姑娘手里攥着块水果糖。

  刚站定的许成军瞬间又被挤开。

  刚要回头怒视。

  看着小女孩对他笑,一张脸瞬间变成了苦瓜。

  好大一张囧字!

  他拿着票下意识的想要对号入座,却在找座位的时候犯了难。

  这年头,22型硬座车厢定员118人,座位号尾数为0、4、5、9的靠窗,但是由于这年头的管理困难,往往车上超员百分之50以上。

  所以,

  他的座被人占了。

  占座的是个40来岁的大姐,正吃着炒瓜子,看他走过来,大姐很自然的抬了抬屁股。

  嗯,往左挪了一点。

  “没事,小伙子,出门都不容易,咱一起挤一挤!”

  “下次记得早点来占座啊!我这提前了快一个小时呢!”

  说完还拍拍座位,大方极了~

  许成军嘴角抽了抽,顺势坐下,这年头坐个火车节目可是真的多!

  得!谢谢大姐吧~

  “没事!坐吧!挤挤!客气啥!”

  “我安庆的,小伙子哪人啊~”

  “我凤阳的。”

  “呦呵,那地好啊!小岗村最近可出了名了!”

  ....

  硬座中间的小桌板上堆着搪瓷缸。

  放着大姐带的炒瓜子,热心的大姐还给周围人分了点,又给许成军多抓了一把。

  她说“小伙子长得精神!得多吃点!”

  你看,

  所以哪个年代长得帅都能吃颜值红利!

  一米八几的大个谁看了不迷糊?

  突然一阵骚动,穿铁路制服的人举着信号灯走过,车底传来金属碰撞的哐当声。

  蒸汽机车开始给煤了,烟囱里喷出的黑烟裹着火星子,在月台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靠窗的老太太推开月牙形车窗,风卷着煤渣扑进来,有人赶紧用报纸挡住脸。

  报纸上“改革开放”的黑体字旁边,不知被谁印了个模糊的鞋印。

  卖零食的乘务员推着铁皮车过来,车轴吱呀作响,“橘子水!两毛五一瓶!”的吆喝声里,混着后排婴儿的哭闹和远处货车鸣笛的长音。

  车动的时候,所有人都往前晃了一下。

  有人慌忙抓住前排座椅的铁扶手,扶手上的红漆早被磨成了斑驳的底色。

  窗外,合肥站的站牌慢慢往后退,月台尽头的水塔上,“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在晨雾里若隐若现。

  车厢里,穿蓝布衫的女人正用火柴点燃煤炉

  铝锅里的玉米糊咕嘟冒泡,混着满车的汗味、煤烟味、还有劣质烟草的味道,一起随着绿皮车哐当哐当的节奏,往东边的上海去了。

  ...

  许成军买的是直达车,但是1979年合宁铁路尚未建成,合肥至上海的直达列车需绕行蚌埠,所以时间自然长了点,列车员说11个小时。

  旁边大姐哂笑,“老实坐着吧,不晚点2小时到不了上海滩的咯!”

  ...

  这车里人挤人,三人的座位硬坐了四个,这还是好的,对面嘛...

  连大带小五个半!

  还挺干部模样的大哥说:“这趟车,真不错啊,人不多!下次还得买这趟。”

  好家伙!

  这还不错。

  那过道蹲着的、坐马扎的、坐报纸上的、站着的。

  总之满满登登。

  最奇的是,座位底下还有躺着的。

  哪的座位?

  就许成军屁股底下的~

  大姐说,这还是紧俏位置,好着嘞,一般人没点功夫还真抢不到!

  能躺着、底下还凉快,可不好嘛!

  许成军叹为观止。

  但是,

  让他躺地下他是万万不能!

  结果坐了俩小时。

  他就感慨起了这年代人的智慧,偷瞄这座位底下有没有空的“卧铺”。

  不是别的。

  他许知青想体验这时代的生活嘛!

  体验至上!

  青春无罪!
  http://www.c8e.cc/12987/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