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1章 正式任命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几天之后,省委组织部正式行文,任命张银峰为滨州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

  消息传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大家是真的没想到,到最后的赢家竟然是张银峰。

  当然。

  市委秘书长的人选还在讨论当中,不过沈青云听省委组织部长高长河的说法,貌似省委那边有意让自己选人。

  他也不着急,想着再等等看,毕竟自己明年或许就要调走,真要是提拔一个秘书长上来,反倒是给人家添麻烦。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八月份。

  八月的滨州像被罩在透明的蒸笼里,老槐树上的蝉鸣密得能织成网。

  沈青云的办公室敞着窗,穿堂风卷着热浪扑进来,吹得案头的文件纸哗哗作响。

  他用红笔在开发区环评报告上圈出个刺眼的问号,笔尖悬在半空时,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了,铃声在闷热的空气里显得格外尖锐。

  “沈书记,我是肖如水。”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罕见的兴奋,背景里能听见玻璃杯碰撞的脆响:“有件急事向您汇报,国家科学院的林俊威院士,带着考察团到咱们滨州了。”

  “林俊威?”

  沈青云握着笔的手顿了顿,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墨点。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他皱着眉在记忆里搜索,不过却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听说过了。

  “很有名气么?”

  他对肖如水问道。

  “是的。”

  肖如水的声音拔高了些,对沈青云解释道:“林院士是国内顶尖的科研专家,在复合材料领域拿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您说巧不巧,他在粤东考察时,偶遇了咱们招商局的王海生,俩人聊得投缘,王局长一邀请,院士居然真带着团队来了。”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聒噪,沈青云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被晒得蔫蔫的月季。

  阳光把办公楼的影子拉得很短,像块被烤化的黄油。

  “考察团什么时候到的?”

  他的手指在窗台上轻轻敲击,瓷砖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不解的问道:“怎么没提前打招呼?”

  “刚下高速,正在往市区来的路上。”

  肖如水的声音里带着点急促,对沈青云解释道:“王海生同志说事先没敢声张,怕您太忙了,想着先接过来再说。这不是怕失礼,赶紧向您汇报嘛。”

  沈青云的眉头拧成个疙瘩。他拿起桌角的通讯录,指尖划过王海生的名字。

  这位招商局长胆子向来大,去年为了拉一个电子厂项目,在对方公司门口蹲了三天三夜。

  但这次也太冒失了,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可不是普通客商。

  更重要的是,上次那个恒达集团的事情,沈青云记忆犹新,他可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

  “他们来考察什么?”

  沈青云想了想,目光落在开发区的规划图上,那里用红笔标着几个待建的产业园,开口对肖如水问道“是谈科研合作,还是……”

  “王海生说,院士对咱们的铝业基地很感兴趣。”

  肖如水在那头翻着文件,纸张摩擦声沙沙作响,对沈青云兴奋的说道:“林院士团队好像在搞新型铝合金材料研发,想找个产业基地做中试。您看,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沈青云没接话,拿起自己的手机在网上开始搜索了起来。

  很快,他搜到了林俊威的材料,照片上的男人穿着白大褂,头发稀疏却眼神锐利,介绍里写着“专注基础研究三十年,成果转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

  看着这上面的内容,沈青云的指尖在成果转化率几个字上重重一点,心中有点奇怪,这样的科学家,怎么会突然跑到滨州市考察产业合作?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好像一个垂垂老矣的老者,突然有一个美女过来,说我欣赏你的内涵,想要嫁给你!

  这事情,怎么想都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沈书记?”

  肖如水的声音带着试探,小心翼翼的说道:“我已经让接待处备了车,您看是不是……”

  “市政府先出面接待。”

  沈青云放下手机,手指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着,最后说道:“安排他们住黄河饭店贵宾楼,安保按二级标准做。”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对肖如水嘱咐道:“告诉王海生,把考察团的行程报给我一份,每一项活动都得有明细。”

  “是。”

  肖如水连忙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沈青云站在窗前,看着热风卷起地上的纸屑。

  他想起父亲沈振山说过的话:“反常的好事背后,往往藏着没说透的缘由。”

  林俊威这样级别的院士,要合作也该找省级开发区,怎么会被一个地市级招商局长说动?

  要知道。

  院士可不是一般人。

  科学院院士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称号,代表着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顶尖水平与核心力量。其地位不仅体现在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上,更延伸至社会影响力、资源调配权以及国家战略决策层面,是一种兼具专业性、权威性和公共价值的终身身份象征。

  不夸张的说,如果这世界上有财阀、军阀的说法,那院士就属于是学阀最顶尖的那批人。

  每一个院士的背后,都有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不夸张的说,哪怕是省市领导见了这些院士,也要客客气气的。

  这样的人,居然主动来滨州市,这让沈青云很难不怀疑他的真实目的。

  桌上的凉白开被晒得温吞,沈青云喝了一口,舌根泛起苦涩。

  王海生去年考核时,张银峰当时还是秘书长,私下提过一嘴,说这人为了政绩有点急功近利。难道这次又是急着拉项目,没摸清对方的底细?

  正琢磨着,走廊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张银峰迈着自己一贯的轻缓却带着节奏的脚步走了进来。

  他进来的时候,沈青云正对着林俊威的资料出神。

  “书记,组织部的整改报告……”

  张银峰抱着文件夹进来,看见沈青云在那发呆,有点意外。

  “放那吧。”

  沈青云点点头,随即说道:“知道了么,有个院士来咱们滨州市考察了。”

  “您说那个林俊威院士?”

  张银峰惊讶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

  沈青云不解的问了一句。

  “王海生发的朋友圈。”

  张银峰笑了笑,随即说道:“我就顺手在网上查了一下。”

  沈青云点点头,指尖在桌面上画着圈,轻轻的说道:“"招商局说是偶遇,但我总觉得有点蹊跷。你见过哪个顶尖科学家,会因为聊得投缘就临时改变行程?”

  窗外的蝉鸣突然停了,空气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张银峰把文件夹放在桌上,轻声说:“要不要让熊杨同志那边留意一下?查一下这个考察团的背景。

  沈青云摇了摇头:“先不用。”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肖如水的号码:“如水同志,你亲自去接待,多听少说。问问清楚考察团的具体诉求,是技术合作还是产业投资,有没有带合作方案。”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记住,不要轻易许诺政策优惠,一切按程序来。”

  挂了电话,他走到书柜前,望着里面排列整齐的党史文献。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书脊上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像一道道警戒线。

  “老张。”

  沈青云突然开口对张银峰说道:“你说一个科学家,突然热衷于经商,可能是什么原因?”

  张银峰想了想:“要么是科研遇到瓶颈,需要产业资金支持。要么是……”

  他斟酌着措辞,缓缓说道:“可能团队里有懂商业的人在推动。”

  沈青云没说话,指尖在《资治通鉴》的封面上轻轻摩挲。

  他想起彭东南案的教训,任何反常的举动背后,往往都藏着没摊开的牌。

  林俊威带着考察团突然到访,到底是冲着滨州的铝业基地,还是另有目的?

  “你先回去吧。”

  沈青云对张银峰说道。

  张银峰微微点头,便离开了沈青云的办公室。

  沈青云的心里却没放松警惕,他拿起开发区的规划图,红笔在铝业基地的位置圈了个圈。

  热风再次涌进办公室,带着黄河边潮湿的水汽,吹得文件纸又开始哗哗作响,像在低声提醒着什么。

  他走到窗前,看着热风里重新振作起来的蝉鸣,决定先按正常程序接待。

  不管背后有什么缘由,林俊威的院士身份摆在那里,礼数不能少。

  至于其他的,走着瞧便是。

  办公桌上的凉白开被他一饮而尽,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像在提醒他保持冷静。

  滨州的发展需要科技助力,但绝不能为了政绩冒不该冒的险。

  他拿起红笔,在考察团行程表的空白处写下四个字:静观其变。

  窗外的阳光依旧炽烈,但沈青云觉得心里的那点疑虑,像被风卷着的云,暂时停在了看不见的地方。

  该来的总会来,重要的是做好准备,守住底线。

  只不过,警察的直觉告诉沈青云,这位林俊威林院士的身上,肯定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http://www.c8e.cc/13346/23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