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祸事起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史信和林黛玉软语温存了一阵。心满意足的回了家。

  到了家中,盼儿上前来。

  “国公,潘文杰派了人来,说粮食已从交趾和真真国起运了。

  等浙江开始改稻为桑,种桑树的时候,粮食已经到了。”

  史信难得的严肃了起来。

  作为一个华夏人。史信深刻的体会到大雍现在的国力和状态。

  这就是个华夏明清的复合体。这里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现在大雍的经济占世界的比重非常的大。

  可是这么悬殊差距,大雍正如明清,并没有开启海运时代,依旧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这怎么能行呢?

  改稻为桑若是做得好,以大雍的纺织品占领海外的市场。再拿海外的粮食养活国内的人。这样才能在现在这样的全统治阶层烂掉的危机下。把国家发展起来。

  ……

  话说浙江本是鱼米之乡。可是今年的春天浙江却发生了件大怪事。

  这民以食为天,可是朝廷却不让种稻谷,让种桑养蚕。

  养蚕抽丝当然挣钱。是稻子的三倍,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更知道,这种桑养蚕不是一般人干的。

  要稍有身家的才会去种。因为一般人付不起那开头的沉默成本,熬不过一开始的不赚钱。

  最主要,养蚕不像种稻,种稻只要不是特大的灾害,一般都能有个收成。

  可是养蚕不一样,一场暴雨,一次瘟疫。养殖不善。都能让一切本利皆无。

  这谁敢干呢?

  一开始大家还是在等,在观望。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官府见百姓不主动改稻为桑,便开始了强制。

  直接把任务派发下乡。一个村改多少。要是完不成就拿族长或者堡长问罪。

  这些乡贤才是大雍土地的实际掌控者。

  家族里或者乡堡里谁不听话,他们有一万种办法让他活不下去。让他一家子生不如死。

  便是这样改稻为桑如火如荼的发展了起来。

  便有那胆小怕自家熬不到桑树养蚕的时候。

  便去那些大户家里租上几亩地,到时也算是有个保障。

  可是那些坏种官员哪里能让你顺利下去。

  那样他们还怎么赚钱。

  你们不是能包大户的田地摊低危险吗?

  那我就让你们没了回头路。

  浙江改稻为桑的百姓种下了地。心里也踏实了几分。

  这一日,不少老百姓还没去新包的地那里除草。就听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

  没多久,大家便看到远处滔天巨浪奔着他们而来。

  原来上面的堤坝决堤了。

  老百姓被冲走淹死了不少。

  便是没有人伤亡的,那田地也是一下子被冲毁了。刚刚插上的秧苗只剩下略略几束。

  一时之间老百姓无不痛哭嚎啕。

  这事过了不到一天,便有人开始上那些受了灾难农户家里买地了。

  这样的事情陆续的发生。老百姓也犯了合计。哪就这么巧呢。

  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有人发现了。那决堤居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有人在偷偷掘开堤坝来淹田地的。

  老百姓和那些士绅的关系一下子对立了起来。

  两江总督便调来兵马镇压。凡是敢闹事的,立刻便定个破坏国策的罪名。

  一时不知道多少百姓被捉被害。这些王八蛋为了吞并田地,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这时不卖地吧!根本活不下去。

  可是卖吧!以后也活不下去。

  百姓进入了两难之地。

  这时却有件蹊跷事出现了。

  一开始是偏僻的村庄,出现了些陌生的商人。

  这一日,陈村的陈老栓陈老汉正呆坐在门槛上发呆,他家里的米缸早就空空如野了。

  他的几个孙子天天饿得哭豪不止。前两天他还能上山去搞点树皮,回磨成粉充饥。

  现在是连树皮都被乡亲们给吃光了。

  这时,一个穿着粗布长衫的外地汉子来到了他家门口走过来,上来就递给他一袋米,

  然后说出来了无比诱惑的话语:

  “老丈,我是岭南那边来的粮商,听说你包的田被毁了,你种的桑树还没长的。

  这样我给你粮食,但是你只需用未来三年的蚕丝换。你看如何啊?”

  陈老栓本来以为这就是个骗子,可那汉子当场把米袋子一打开,里面是白花花的粮食。

  左右的邻居们看到的都围了过来。

  汉子又把刚刚告诉陈老栓的条件,又说了一遍。

  没半天功夫,这陈家村的老百姓便全签了字。

  这事陆续的在浙江的乡村发生。

  两江衙门很快就发现不对劲。

  那些原来本该饿得走投无路的农户,这时居然有了粮食,更加没人再急着卖田了。

  不必去猜,很快就有乡贤来报告了他们。

  两江衙门气的不行,没想到他们辛苦做的局,居然有人来截胡。

  总督大人直接派人去查那“岭南粮商”的底细,可查来查去,却只查到几个临时租的铺面,背后的人根本摸不到。

  他把这事报给了京中的张阁老。,张阁老也犯了嘀咕:

  如此之大的行动,将耗费无数的人钱粮,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难不成是哪个藩王在背后搞鬼?

  他一方面让人继续查询。让下面把那商人捉起来,一方面张阁老到处写信让门生去查。

  终于,他们发现了端倪,这些所谓的岭南商人,居然是给老百姓的居然不是大雍国家的粮食。是外来品种。

  此时的林如海,正如史信的判断,他的政令出不了按察使院。外界的消息也入不得他的耳朵。

  便是要他为民请命,和黑恶的士绅集团作斗争,他都不知道该和谁,为什么斗争呢!

  喜欢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http://www.c8e.cc/13764/4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