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科举的演变与利弊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听到于宾开口,焦衡还未说话,一旁的书铺老板就乐呵呵地说道:

  “这自然是可以,只不过太子殿下有令,既然是免费领取新大明律,那么就不能浪费,必须的报名二月二在应天府举行的司法考试。”

  “这是应有之理,老板给我来一套新大明律。”

  焦衡本就对政法改革颇为认可,司法考试在他眼中就和以往的科举考试一样,甚至于他而言还会更加轻松。

  司法考试考的是法,而不是文章,这正是他的强项。

  如此一转眼,时间来到洪武十二年开春。

  仔细研读几个月的新大明律后,焦衡也正式踏上了前去应天府参与司法考试的路途。

  和他一样,有着相同志向的学子在大明不在少数。

  至于另外一项新增的数学考试则是定在四月份,目的是和司法考试间隔开,以免应天府学子人满为患。

  ……

  大明诏狱。

  “今年恩科新增司法考试和数学考试?”

  陈平正在享用今天的美食——鲜嫩多汁的烤羊腿,听到朱棣和朱雄英谈论的科举,顿时来了兴趣。

  “启禀先生,我们已经按照您所教的,将依法治国和数学的重要性统统上报给了父皇。父皇他老人家一番定夺后,最终同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政法改革,为此正是需要大量司法人才的时候,这才增加司法考试,同时数学人才您也说过在科学领域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故而也新增了数学考试这一科目。”

  朱棣看陈平对此感兴趣,连忙解释道。

  “哟呵,你们那朱八八还是听懂的人话的嘛。”

  陈平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一副很是欣慰的样子。

  原本自己教给朱棣的东西,是不愿意他太早拿出来给朱元璋的,主要是怕以后的朱棣造反没了本钱。

  但是现在既然朱雄英不会死了,大明的时间线已经被自己大幅改变,那提前给朱元璋,也好更早的让大明的经济、法治系统完善起来,将来朱标、朱雄英顺利即位,连续三任明君在位,大明的国力将会史无前例!

  后世的那些覆辙,基本上可以避免大半了!

  这样等自己回到后世做了千亿富翁,也能更加安心一些。

  然而,他的话,却是再次让有些人不爽了。

  “这该死的陈平!把咱当成什么了!”

  隔壁的“旁听生”朱元璋听到这话,气得直跺脚:

  “还以为过完年这家伙能老实点,结果还是咱想岔了,此人当真是不可理喻!”

  朱元璋心里面那叫一个委屈啊。

  平日里他自诩还是个不错的皇帝,就算不是名垂青史,至少也是功大于过,可结果落到陈平口中,就成了一事无成的废物皇帝。

  有时候朱元璋都忍不住自我怀疑,难道自己真的是一个昏君不成?

  “父皇还请息怒,这新的一年才刚刚到来,您不要气坏了身子。”

  太子朱标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赶忙安慰道。

  好不容易安抚好了朱元璋的情绪,他心里也是颇为无奈。

  这才刚刚开年,陈先生就来个“王炸”,只怕接下来的一年父皇是有得受了(王炸一词来源于陈平发明的扑克牌和斗地主玩法。)

  大年三十那晚上,朱棣和朱雄英玩过之后,大感新奇有趣,回去之后也叫人仿制出几套扑克牌。

  并且除了斗地主之外,陈平还教给他们不少的玩法。

  故而随着朱棣和朱雄英带头,过年期间扑克牌以及相关玩法就以皇宫为中心扩散开来。

  刚开始有的人还质疑“斗地主”这个玩法的名字有些问题,可奈何这个玩法实在是太有趣了,明明就是一副牌,三个人,却充满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运气、博弈、合作缺一不可!

  越是深入地去了解,就越是发现斗地主的魅力。

  也因为如此,仅仅是才过去一个新年,现在已经扩散到应天府绝大部分达官贵人的府上。

  甚至一些有钱人,整日什么事情都不做,就一心斗地主,斗得不亦乐乎。

  甚至是洪武大帝朱元璋自己,刚开始还对扑克牌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一种玩物丧志的赌博毒瘤,可看着马皇后和朱标他们玩得开心,最终自己也忍不住加入其中。

  于是乎斗地主就变成了“斗皇帝”“斗皇后”、“斗太子”这种外人听了绝对会觉得大逆不道的玩法名字。

  “你们能想到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新的科目,这点初衷是好的。”

  陈平不知道隔壁的朱元璋又一次被他气得半死,还在继续侃侃而谈。

  朱棣和朱雄英闻言皆是一喜,为大明做了一件好事感到高兴。

  “但是科举这件事,里面水实在是太深了啊。”

  可他们还没有高兴多久,就听到陈平话锋一转。

  “听先生所言,莫非我们增加的考试科目,还有什么隐患不成?”

  朱棣闻言神色顿时紧张起来,赶忙问道。

  这一次父皇和兄长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非比寻常,要是中间出现什么差错,可不光光是影响一次科举考试那么简单,还会拖慢大明全国政法改革的脚步,长远来看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不光是朱棣紧张,隔壁的朱元璋和朱标也都是如此,不约而同地贴近墙壁,等待陈平下文。

  “我说你们急什么,听我把话说完,这个说起科举呢,就不得不从科举的发展历程说起。”

  陈平白了毛毛躁躁的朱棣一眼,不急不缓地继续开口道:

  “首先要从科举制的起源说起,大约七八百年前的隋朝,在废除九品中正制后,隋炀帝先后设置分科考试和进士制,以此考核学子对时事的看法,为自己选拔管理国家的人才。”

  “之后到了唐朝,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分成常科和制科。其中常科中的进士科最受重视,考的也是诗词歌赋,之后武则天又发明殿试和武举,这一时期算是科举制发展的蓬勃时期,虽然也免不了一些弊端就是了。”

  “再来就是宋朝了,这个朝代重文抑武,对于文人重视远胜以往。故而对于科举制也进行了更加详细且成熟的改革。譬如说进行三级考试制度,也就是乡试、会试、殿试,还会对考生试卷进行糊名,以及墨、朱主副双卷来隐藏考生的姓名、笔迹,以此确保不会出现有人通过人名和笔迹来给某些人行方便之事,极大程度地提升考试的公平性。”

  陈平一口气说到宋朝,不急不缓地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润一润喉咙,同时也缓解一下吃了烤羊腿后的口渴。

  “那我们大明呢?陈先生,大明如今的科举制度如何?”

  朱棣着急地追问道。
  http://www.c8e.cc/13941/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