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 >第641章 帝王排行榜:一龙二凤三猪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41章 帝王排行榜:一龙二凤三猪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视频戛然而止。

  紧接着一个新的标题弹了出来。

  【一龙二凤三猪,你知道都是谁吗】

  看到标题的瞬间,嬴政、李世民眼睛一亮,嘴角勾起了一抹得意的笑。

  赢政下意识挺了挺胸膛,准备再次迎接身为祖龙的高光时刻。

  【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帝王排行榜】

  【叫一龙二凤三猪四痞五僧六光武】

  【你知道他们分别对应的是谁吗】

  嬴政:一龙是寡人,毕竟后人可称寡人为祖龙呢。

  李世民:我是李二凤,《威凤赋》可听说过……

  刘彻:我是猪……爹取的名,就这样吧……

  【一龙必须是秦始皇嬴政】

  【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

  【将大一统思想深深刻在了华夏人的骨子里】

  【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

  ……

  大秦位面。

  嬴政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虽然满朝文武,时常拍寡人的龙屁。”

  “但唯有天幕的赞美,让寡人听得格外舒坦。”

  嬴政微微抬了抬下巴,唇角高高扬起。

  “听着舒坦。”

  “多来点。”

  ……

  【二凤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他写过《威凤赋》,自比凤凰】

  【加上被人称为龙凤之姿】

  【家中排行老二】

  【人送外号二凤】

  【贞观之治把大唐推上亚洲顶流】

  ……

  大唐位面。

  李世民双手叉腰,心中豪气万分。

  “你们就说这凤凰当的有毛病吗?”

  瞧着眼睛笑成豌豆角的李世民,一向头铁的魏征也没有给他泼冷水。

  魏征上前一步,赞同道:

  “陛下,您这凤凰当的没毛病。”

  ……

  【三猪是指汉武帝刘彻】

  【因为汉武帝刘彻的小名叫刘彘】

  【彘在古代就是猪的意思】

  【亲爹取的名,名字比较接地气】

  【打匈奴,开丝路,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

  大汉位面。

  刘彻眼睛瞬间亮得可怕,他猛地站了起来,做了个无比中二的姿势。

  他单手指天,大声问道:

  “能把国号变成一个民族的名字。”

  “除了大汉,还有谁?”

  ……

  大明位面。

  朱元璋心底闪过一丝失落。

  “咱以为,三猪是我朱重八呢。”

  ……

  旁白继续响起。

  【四痞说的是汉高祖刘邦】

  【47岁前偷鸡摸狗,无所事事】

  【喝酒赊账,调戏寡妇】

  【结果乱世之争,他一介地痞,逆袭成了大汉开国皇帝】

  【证明了英雄不问出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大汉位面。

  刘邦虽然对天幕将他排在刘彻后面颇有异议。

  但一想到刘彻的功绩,以及是他刘家子孙,这点不满,被他压了下去。

  刘邦啧啧两声。

  “你以为乃公47岁前看狗打架。”

  “没想到吧,乃公13岁就仗剑游历天下了。”

  ……

  【五僧是明太祖朱元璋】

  【出身贫寒,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出家当过和尚,最后建立了大明王朝】

  【堪称史上最强逆袭剧本】

  ……

  大明位面。

  朱元璋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历代皇帝的起点都比咱高。”

  “如果交换一下,他们不一定能取得咱这样的成就。”

  ……

  【六光武指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运气逆天到能召唤陨石】

  【被网友亲切称为位面之子】

  王莽看着天幕盘点刘秀,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我怎么打得过开挂的人啊?”

  “to”

  黎洛对这个排名毫无异议,他手指一抬,划走视频。

  很快,一个新的标题弹了出来。

  【明朝不亡,天理难容】

  看到标题的瞬间,朱元璋眼皮一跳。

  他万万没有想到,反转来得如此之快。

  上一个视频盘点帝王排行榜,他还为五僧感到沾沾自喜。

  下一个视频便对明朝公开处刑。

  “明朝不亡,天理难容?”

  “明朝不是塑造了汉家最后的风骨吗?”

  “怎么就天理难容了?”

  就在朱元璋震惊的时候,旁白缓缓响了起来。

  【如果说清朝是一座牢笼,那么明朝就是一座实打实的监狱】

  视频开头就给了明、清两代帝王一个暴击。

  朱元璋备受打击,他惨白着脸,望着天幕喃喃道:

  “为什么?”

  “为什么大明还不如清?”

  大清位面的历代帝王脸色则舒缓了许多。

  清朝一直以来,为后世诟病。

  每逢盘点大清,历代大清皇帝心中都憋着一口气。

  没办法,谁叫子孙后代不争气。

  但今天,天幕竟然说大明之恶远胜于大清。

  这怎能不让他们心中暗自窃喜。

  乾隆唇角勾了勾,一脸玩味。

  “真稀奇,大明竟然还垫底了。”

  【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开始,他所设计的一切方案就是要将所有百姓当做工具人和囚徒来看】

  【甚至以万民之力共同养猪】

  ……

  大明位面。

  朱元璋备受打击。

  他很想狡辩说他没有。

  然而,明朝的宗室制度犹如一记重重的耳光,狠狠地打在朱元璋的脸上。

  “咱想让天下人吃饱饭。”

  “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吃饱饭。”

  “怎么这么难?”

  朱元璋茫然四顾,内心翻江倒海。

  “当皇帝怎么这么难?”

  ……

  【朱元璋不仅继承和强化了蒙元的户籍制度】

  【让每一个底层的大明百姓都画地为牢】

  【固定在了一个阶级里】

  【成为供养皇室的养料】

  天幕话音刚落,大明位面的百姓全都炸开了锅。

  以前他们从未想过户籍制度的弊端。

  现在经天幕提醒,所有人瞬间恍然大悟。

  “军户永远是军户。”

  “商人永远是商人。”

  “我们底层百姓想要逆袭,根本不可能。”

  “原来这就是画地为牢。”

  “让我们永远老老实实,本本分分。”

  “而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勋贵、皇室,永远都能享受百姓的供养。”

  “我不服。”

  人群中有人喊出不服后,更多的人开始附和,愤怒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凭什么我们生来贫穷?”

  “他们享福,我们受苦,这公平吗?”

  “难道我们的后人世世代代只能重复这样的命运吗?”

  “那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而且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后代还建立了厂卫制度】

  【厂卫制度是华夏古代特务系统的集大成者】

  【大唐有不良人,清朝有粘杆处】

  【每个朝代都有隶属于帝王的秘密组织】

  【但这些特务机构都没有明朝的三厂的权力大】

  【也没有像他们那样,令文武百官和百姓闻风丧胆】

  天幕话音刚落,方才义愤填膺的人群突然冷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一脸后怕地四处张望,生怕被锦衣卫逮到,枉送了性命。

  【其他朝代的特务机构是替皇帝监察百官】

  【而明朝的特务机构不仅监察百官,还监察百姓】

  【他们控制百姓的一言一行】

  方才冷静下来的人群再次炸开了锅。

  “对呀,其他朝代监察百官就可以了。”

  “大明朝的特务机构还监察我们。”

  “我们还能造反不成?”

  突然,人群中有人爆发出一声嘲笑。

  “他朱元璋就是个乞丐出身。”

  “所以他怕百姓里出现了第二个朱元璋。”

  “他是怎么上位的?”

  “同样就害怕有人和他一样上位。”

  “大宋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他当了皇帝,开始削弱武将。”

  “朱元璋也在做同样的事。”

  那人突然长叹一声。

  “历史就是一个轮回啊。”

  ……

  【厂卫规模宏大,东、西两厂、内厂、锦衣卫巅峰时期有20万之众】

  ……

  大明位面。

  所有的文武百官以及正在观看天幕的百姓全都被震得头皮发麻。

  “妈呀,我何德何能。”

  “能让东、西两厂、内厂、锦衣卫监视我。”

  “我自认为我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老百姓。”

  “用得着这么大的阵仗?”

  “他究竟是有多害怕被人造反呐?”

  ……

  大唐位面。

  李世民望着天幕密密麻麻的锦衣卫,满脸诧异。

  “朱元璋的疑心病可真严重啊。”

  ……

  【崇祯年间,锦衣卫人数高达15万人】

  【大明的特务机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办事拿人不受朝廷律法约束】

  【同时掌管诏狱和廷杖的执行权】

  ……

  大宋位面。

  赵匡胤虽对大明的特务机构早有耳闻,但听到天幕上的详细讲解,仍感到一阵心惊。

  “岂不是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大明的特务机构。”

  赵匡胤满脸感慨。

  “冤假错案一定很多吧?”

  ……

  【皇帝让他们咬谁,他们就咬谁】

  【不仅严重干扰国家正常运转】

  【还让任何文化思想都不敢轻易传播】

  【整个大明成为了朱家的掌中之物】

  “???”

  大明百姓全都麻了。

  “所以我们只是play里的一环?”

  ……

  【从朱元璋开始,大明的特务机构已经按照皇帝的命令对百官进行事无巨细的监视了】

  天幕话音刚落,历朝历代的百官对大明的官员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真可怜。”

  “洪武大帝不仅嗜杀成性。”

  “还掌控欲极强。”

  “你们一天上几次茅房都被皇帝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大明王朝的官员一定很痛苦吧?”

  长孙无忌都忍不住为大明的官员鞠了一把同情泪。

  “俸禄少。”

  “每天上朝还提心吊胆的。”

  “生怕一个不小心,白天竖着上朝,晚上横着回去。”

  “你们每天都胆战心惊的吧。”

  长孙无忌突然话锋一转,朝端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拱了拱手,奉承道:

  “相比之下,我贞观一朝的官员就幸福多了。”

  “陛下仁慈宽厚,群臣各司其职,都能安心为国效力。”

  “君臣一心,才能将大唐刷成世界顶流。”

  长孙无忌突然跪了下来,朝李世民三拜三叩。

  “我长孙无忌感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赶紧学着长孙无忌的样子,跪了下去,三呼:吾皇万岁。

  ……

  【监视程度能到达什么地步呢】

  【官员今天上了几次厕所,吃的什么饭,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皇帝都了如指掌】

  ……

  大明位面。

  群臣和百姓全都傻眼了。

  虽然知道锦衣卫、东、西厂、内厂在监视百官和百姓。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对他们监视已经到了这种的程度。

  群臣欲哭无泪。

  “这,这还有什么隐私可言?”

  “这官当的真憋屈。”

  此刻,大明王朝所有的臣子心头都在滴血。

  “我想穿越到大唐,去当李世民的臣子。”

  ……

  【比如朱元璋召见太子老师宋濂】

  【无意间问他:你昨天都跟谁在一起吃饭】

  【宋濂一五一十回答】

  【朱元璋听后非常满意】

  【随后让太监拿出一份宋濂昨天请客的人员名单和菜单跟他对照】

  【里面的内容与宋濂所说,一字不差】

  天幕话音刚落,大明王朝所有的臣子都向宋廉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那眼神仿佛在说:宋大人,你真不容易啊。

  宋濂擦了擦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想起那一日的惊心动魄,依旧感到后怕不已。

  “我特么是一个无欲无求的清流啊。”

  “用得着防我像防贼一样吗?”

  “我到底是个臣子。”

  “还是你朱元璋的生死大敌啊。”

  这些话宋濂只敢在内心默默吐槽,他小心翼翼打量着朱元璋的脸色,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大明一朝的臣子都不容易啊。”

  “所以……活该后面的帝王死在臣子手里。”

  “要是老夫有这个能力,我都想屠龙了。”

  ……

  大宋位面。

  赵匡胤整个人都不好了。

  “朱元璋玩的这么变态?”

  “一天天净盯着臣子鸡毛蒜皮那点小事。”

  “你不累吗?”

  ……

  【朱元璋想杀掉一个臣子,不管你清廉不清廉,有没有异心】

  【他想让你死,从你家里找出点什么“证据”,太容易了】

  【就连宋濂这样谨小慎微的忠臣,都能被他提防】

  【最后也很难善终】

  宋濂再次傻眼。

  我都这样了。

  你还想咋样?

  不会为了除掉我。

  陷害我吧。

  堂堂一国之君,为了除掉臣子。

  要使用这种腌臜手段???

  【朱元璋找不到宋濂的过错,就从他的儿孙下手】

  【他杀了宋濂的孙子,逼宋濂犯错】

  【宋濂依旧清流】

  【最后没了办法的朱元璋将70多岁的宋濂贬到了茅州】

  【让其病死在茅州】
  http://www.c8e.cc/13978/6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