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少年强则国强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太爷爷,”她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说,“您放心,我会好好保管太奶奶的东西,也会照顾好家里人。”

  傍晚时分,南川、南驰等人陆续赶到。

  一进灵堂,看到遗像,这些平日里流血不流泪的汉子,全都“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哭声压抑而沉痛。

  “太爷爷……”南川是长孙,趴在灵前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红了,“孙儿不孝,没能在您跟前送终……”

  其他人重孙子也跟着磕头,灵堂里的哭声此起彼伏,连守在门口的战士们都红了眼眶。

  他们大多是听着南老爷子的传奇故事长大的——他十八岁参军,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身上的伤疤比军功章还多。

  他建国后镇守边疆,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跟战士们同吃同住,他退休后还总去军区大院,给年轻军官讲战术……这样一位将星,终究还是抵不过岁月。

  夜里,老宅的院子里亮起了长明灯,昏黄的光晕在石板路上铺开。

  几个小家伙被司玥带回了房间,可嫣嫣怎么也睡不着,偷偷溜到灵堂外,趴在窗台上看着里面的遗像,小声说:“曾爷爷,我不怪你了,游乐园我可以等明年再去,你要是想太奶奶了,就去看看她吧。”

  守灵的南汐听到这话,捂住嘴别过头,眼泪又涌了上来。

  第二天一早,军区的同志送来了南老爷子的生平简介,打印在素白的纸上,字字句句都是传奇:“南征北,1890年生,1912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团长、师长、军区司令员……参加战役百余次,荣获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五次……1988年离休,离休后仍关心国防建设,资助贫困学生……享年一百一十五岁……”

  “爸这一生,值了。”南战放下简介,看着遗像,眼眶通红,“他总说,能看到国家富强,比什么都强。”

  三天后,追悼会在军区礼堂举行。

  黑底白字的横幅悬挂在正中,“沉痛悼念南振邦同志”几个字格外醒目。

  2005年9月8日,秋阳穿过薄雾,洒在京城的街道上,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凝重。

  这一天,从清晨的早间新闻到午后的报纸版面,从街头巷尾的电子屏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南征北。

  这位享年115岁的老将军溘然长逝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全国上下激起层层哀思。

  《新闻联播》早间档的片头曲刚落,主播便以低沉肃穆的语调播报了这则消息:“我国著名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原东XX区司令员南征北同志,于2005年9月8日下午3时15分,在京逝世,享年115岁。

  南征北同志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奉献的一生……”

  屏幕上随之出现南征北同志不同时期的照片:青年时穿着粗布军装,眼神坚毅地站在战壕边。

  中年时身着将军礼服,在授勋仪式上庄严敬礼。

  晚年时坐在老宅的藤椅上,抱着一个小女孩,脸上漾着温和的笑。

  一张张照片串联起一个世纪的风雨,让无数观众红了眼眶。

  各大报社也出版了南征北逝世的消息。

  2005年9月12日,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京城的主干道已经戒严。

  沿街的商铺早早歇业,卷帘门上贴着素白的挽联;居民楼的窗口挤满了人,手里攥着小白花,眼神肃穆地望向街道尽头。

  今天,是南振邦老将军的遗体送往烈士陵园的日子。

  上午八点整,送葬的车队缓缓驶来。

  最前方是两辆开道的摩托车,骑手身着礼服,神情庄严。

  紧随其后的是载着南老爷子遗像的先导车,黑底相框里,老将军穿着军装,目光如炬,仿佛仍在注视着这片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土地。

  灵车是一辆改装过的军用卡车,覆盖着鲜红的党旗,南老爷子的遗体安卧在特制的灵柩中,被战士们稳稳地护在中央。

  他依旧穿着那身笔挺的将军礼服,肩章上的金星在晨光中闪烁,与车头上悬挂的黑纱白花相映,透着一股悲壮的威仪。

  南家子孙跟在灵车后,南战拄着拐杖,背脊却挺得笔直,沈心悦搀扶着他,眼眶红肿。

  南博森一身戎装,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记忆的节点上。

  南汐抱着太爷爷生前常看的那本《孙子兵法》,书页边缘已经磨得发白,她的指尖轻轻划过封面,仿佛还能触到老人留下的温度。

  车队驶过长安街时,沿街的武警战士齐刷刷地立正敬礼,钢枪的枪托砸在地面,发出整齐划一的“砰砰”声,像是在为老将军送行。

  街旁的人群里,有人忍不住哭出声来,很快被周围的人轻轻按住——这里需要安静,需要用最肃穆的方式,送别这位百岁将星。

  “是南老爷子……”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颤巍巍地说,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胸前别着几枚褪色的军功章,“我跟他打过仗,那会儿,他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给了我……”

  旁边的中年人递过一张纸巾,轻声安慰:“张叔,您别难过,南老这是归队了,跟牺牲的战友们团聚去了。”

  车队行至王府井路口,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突然举起了横幅,上面写着“南爷爷,谢谢您”。

  他们是南老爷子资助过的学生代表,今天特意请假来送行。

  领头的女孩声音哽咽:“南爷爷总说,要好好读书,报效国家,我们都记着呢……”

  灵车缓缓驶过,车窗里,南家子孙对着孩子们轻轻点头。

  南汐看着那些年轻的脸庞,忽然想起太爷爷说过的“少年强则国强”,原来他早已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了这片土地上。

  最动人的场景出现在军区大院附近。数百名退伍老兵自发地站成两排,他们中有拄着拐杖的老者,有坐着轮椅的中年人,甚至还有被家人搀扶着的伤残军人。

  当灵车驶过时,他们挣扎着站直身体,举起布满老茧的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http://www.c8e.cc/14040/4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