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侯府小丫鬟 >第514章 私心、义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14章 私心、义举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尤清含蓄地笑了笑,“妾身白日都在铺子里照看生意,不常在家。可否将地址更换一换?换成杨桥街玉清楼可好。”

  杨桥街玉清楼是她开的首饰铺子。

  她也有私心,她自己捐了银钱,若真能得到嘉奖,便不想让姚家沾光。

  姚家并未善待于她,就连夫君,在她为难时,也不曾为她说过一句话。

  她若有荣光,自己独享最好。

  “可。”余梦非回道。

  敏香这才提笔将尤清的名姓以及所捐献之物录了上去。

  册子呈到尤夫人跟前,她细细看了。

  上面详细记录了她的名字、籍贯、街铺地址、捐献了多少银钱、衣物、捐献时间、地点等。

  后面还留了一栏经手人未填。

  她们今日出门,谁也没带这么多银钱在身上,只能叫通判夫人派人去她们府上取。

  等取了,这些银钱经了哪些人的手,用于何处都要一一记载。

  尤清接过敏香手中的毛笔在末尾写上自己的名字,又摁上手印。

  剩下的几位夫人互相看了眼。

  大家既然已经知晓了其中好处,那册子上的名字排名自是越靠前越好。

  越靠前,便越能叫人记住。

  前面林安人已经占了首位,尤夫人有能耐有魄力率先出头拿下第二位,这第三也不错。

  几位夫人争着上前。

  “余夫人,妾身愿捐献白银八百两......”

  “妾身愿捐献白银五百两,冬衣五百件......”

  “妾身愿捐献粮食五千斤,柴火五千担......”

  “妾身愿捐献冬衣千件,木炭五千斤,白银二百两......”

  挤上前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余梦非与林岁安起身,站到了门外,将位置让了出来。

  看着堂上的十几位夫人争抢着上前登记自己要捐献的钱财物品。

  余梦非朗声道:“诸位不要急,叫敏香慢慢写,大家今日慷慨解囊,福州的百姓也会一一记在心中。”

  闻言,林岁安灵光一闪。

  “阿姐,我有个小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林岁安笑着道。

  “有什么好主意快说来,跟我装什么?”余梦非催促她。

  “既然想叫福州百姓记住这些夫人的善举,不若咱们与知府大人商议一二,将此回这些义商捐献了多少银钱用大纸写出来。贴在城中告示牌上或是城门口或是粥棚等处,叫百姓真真切切看到这些义商的义举。说不定,还能鼓励更多人来捐款。”

  “好主意!如此一来,捐钱的义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名声。旁人看到扬名的好处,若真有更多人前来捐款,说不得连朝廷的赈灾银都用不上多少,你说,廖知府和你姐夫此回要得到多大的嘉奖?”余梦非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圣上对有功之人从不吝啬。”许或站在不远处,扫了眼屋子里的景象,看向林岁安的目光中带了几分欣赏。

  又拱了拱手对余梦非道:“余夫人大义。”

  诸位夫人登记完,不少人起身告辞,要回去尽快将钱财要捐献的物品准备好。

  尤夫人留在最后,她走到林岁安与余梦非身旁,福了福身。

  “听闻林安人开着首饰作坊,此回来福州,不知是想买货还是卖货?”

  “本是带着作坊的首饰,想在福州寻几家铺子代为售卖。入了福州,又瞧见福州的珍珠贝壳极好,便也想买些原材料回去,叫作坊加工成首饰。只是,珍珠贝壳好买,贝雕师难求。”林岁安笑着道。

  愿意做出头鸟的人可不多,这尤夫人极慷慨又有胆识,值得相交。

  林岁安知晓她名下便有两家首饰铺子,玉清楼,她记得,她去瞧过,生意好,风评佳。

  现在尤夫人特意来问,当是想与她合作,林岁安便将自己来福州要做之事说得详细些。

  “林安人若是不嫌弃,有空可去杨桥街玉清楼瞧瞧。若是安人瞧得上,便考虑考虑与妾身合作一二。”尤夫人笑着福了福身,沉吟了片刻,又道:“至于贝雕师,妾身手下倒是有几人。安人若是需要,妾身赠两名给安人便是。”

  林岁安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不仅合作的首饰铺子有了着落,连贝雕师也寻着了。

  虽说尤夫人带着些攀附自己目的,但二人合作本就是为了利益,有目的才更稳当。

  “赠便不必了,尤夫人要是愿意割爱,小女子愿按照市场价购买。”林岁安道。

  尤夫人笑着点了点头,“妾身便先回去准备捐献的钱财物资,等安人得空,妾身再请安人与通判夫人吃茶。”

  说罢,尤夫人才施施然离去。

  待诸位夫人离去,余梦非派了敏香和家中管家带着护卫去各家收取要捐献的银钱。

  那些捐献衣物柴火的夫人,多是手下有成衣铺子、绣坊或是柴铺或是炭铺等。

  目前能拿出多少御寒的衣物、柴火便拿多少,其余的再尽快补上。

  一车一车的粮食、柴火、衣物被运到府衙的库房中。

  府衙的兵士立即便去通知了廖知府。

  廖知府就在城外,忙匆匆赶回。

  瞧见这么多粮食和御寒的物资被运尽府衙,都有些吃惊。

  见余梦非在一旁指挥,忙上前问她。

  “余夫人,你这是?”

  “廖大人,这是福州城中与妾身交好的夫人们给受灾的百姓捐赠的钱财、粮食以及御寒的物资。请廖大人先着人清点一二,御寒的衣物一时间不能全送来,不过那些夫人们会尽快补来。”

  余梦非一边指挥着众人运东西进来,一边将登记着那些夫人捐赠的册子递给廖知府。

  廖知府接过,细细看了。

  好家伙,没想到福州的夫人们这么有钱。

  “廖某多谢余夫人费心操持,我夫人远在京都,家中有老母幼子照看,这些年身边就一个妾室。这些事她终究办不了,此番多谢余夫人善举。”廖知府拱手作揖。

  “廖大人严重,这只是我那些好姐妹的一番心意罢了,也是为了福州百姓。”

  余梦非与廖知府互相推许了几句。

  福州繁忙,府衙更是人手短缺,廖知府便让余梦非在后方调配这些物资。

  林岁安带着通判府的丫鬟婆子,雇了不少百姓,开始在福州府城外搭建粥棚。

  而许或,则去寻了廖知府,商量张贴义商捐献银钱的告示之事。

  一车车粮食和柴火运来,城外搭起了七八个粥棚。

  这些粥棚已经升上火,大锅里熬上了粥水。

  剩下还有些粥棚在搭建中。

  余梦非清点完物资,便来城外帮忙。

  廖知府亲笔在大纸上写上了捐献钱财的义商的名字。

  待廖知府写完,许或又拿出一个册子。

  赫然是本在余梦非手中,记录那些夫人捐献银钱的册子。

  “廖知府,你身为父母官,当一视同仁。女子有贡献,咱们不能随意无视或磨灭。”许或笑着道。

  廖知府笑呵呵地硬着头皮将诸位捐献了钱财的女子的名字也写在了大纸上。

  文吏拿去抄录百份儿,贴在福州府城各处告示栏上、城门口。

  又往各处县里快马送了一份儿过去,叫知县张贴在告示栏中。

  且还请识字之人,每日朗读三遍给所有百姓听。
  http://www.c8e.cc/14203/4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