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第375章 人丑读书多,忆昔兵仙旧策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75章 人丑读书多,忆昔兵仙旧策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青州的局势,急转直下。

  由于王通移兵战略要地黎阳城,曹操不得不将原本想要派往青州的曹仁和乐进召回官渡,其它原本计划派往青州的军队,也改道前往官渡。

  小小黎阳城,牵制住了曹操的十万兵力。除此之外,吕布也率军赶到下邳,牵制住了彭城的曹洪的三万兵力。最后就导致曹操进入青州的军队,只有进入济南的于禁的三万军队。

  青州的袁谭旧部,士气非常低落,很难抵挡王军(王通的军队)锐利的兵锋。

  王军四路大军:

  其一,韦卫、韩猛从清河郡南下攻打平原郡。

  其二,赵云、张合从渤海郡南下攻打乐安郡。

  其三,黄忠、甘宁从东莱郡往西攻打北海郡。

  其四,张辽、臧霸从徐州往北攻打北海郡。

  四路大军,尽皆高歌猛进。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王军四路,高歌猛进。)

  ……

  袁尚和蒋奇到达青州后,立即进入州治临淄主持青州大局。在许攸的帮助下,收得临淄守军两万。

  谋士许攸对袁尚道:

  “临淄曾是齐国的都城,城池高大坚固,不如将周边各县兵力和粮草物资,尽皆收拢到临淄,凭借高大的城墙,消耗敌军的兵力。”

  话音刚落,蒋奇便出言反对道:“我看不妥,若收回各郡县兵力,临淄就被变成了一座孤城。纵然城池高大坚固,也久守必失。”

  “这是丞相的意思!”

  许攸道:“现在王通屯兵黎阳,吕布又兵逼彭城。从战略上考虑,丞相需要用临淄来牵制王通的兵力,并消耗王通的兵力。

  现在,王通在青州放了十万大军,若是让这十万大军轻松占领青州,收降数万青州兵,再乘胜南下兖州,必会为丞相增加巨大的军事压力!”

  “这……”

  袁尚有些胆怯,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邺城之战,让袁尚至今心有余悸,现在再对上王通的军队,难免有些胆气不足。

  但是,此刻的袁尚,实际上已经成为傀儡,曹操只不过想要他这个袁谭小弟的身份。让他死守临淄,消耗王通的兵力,牵制王通的军队。

  哪会管他的死活?

  听说是曹操的意思,袁尚也不敢反对,只好问道:“收拢周边的守军,能收拢多少人?”

  “少则三万,多则六万。”

  “有这么多?”

  “是的。”

  许攸道:“自老主公仙去之后,大公子便一直在扩充军队。兵力最多时,可用于对外开战的机动兵力达十二万,用于守备地方的军队,亦达十万之众。

  如今虽屡遭失败,但是,经过多次补充,整个青州的总兵力至少还有十二万。许某估算了一下,如果只是收拢临淄周边兵力,大约能收拢三万兵力。如果有其它各郡兵力来投,最多应该可以收拢大的六万。”

  袁尚想了一下,临淄原本有守军两万,若是能再收得三万,那就有了五万兵力。

  临淄城的坚固程度,非同一般。

  汉末时期的北方四大坚城,分别是:范阳、临淄、邯郸、邺城。临淄城建城始于商朝,一直是青州地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战国时是齐国的国都,后来就一直青州的治所。

  在北方四大坚城中,仅次于有“固若金汤”之称的范阳城,位居第二。

  有五万大军守城,应该也是足够了。

  但是,城池再坚,守军再多,也需要粮食。

  便又开口问道:“粮草如何?

  “回禀三公子。”

  许攸抱了抱拳道:“临淄城中粮草颇多,若收集周边各县粮草,应该可以供五万大军吃用一年。”

  “可城中还有十几万百姓,百姓也是要吃粮的。如果百姓无粮,城内必乱。”

  “无妨。”

  许攸笑道:“只要放开城门,允许百姓出城,百姓们知道临淄将成为两军交战之地,自会出城逃往乡下躲避战乱。”

  “好吧。”

  袁尚无奈地点了点头。

  此时的袁尚,很不情愿留在临淄。但是,现在他已经不再是一路诸侯,只能听从曹操的安排。

  ……

  王通的四路大军,推进得很快。

  赵云和张合的四万人马,很快便横扫乐安郡,再向南兵逼临淄城外。

  此时,在收拢了周边各县兵力,以及从乐安溃退下来的袁军之后,袁尚在临淄城内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了五万五千余人。

  城内的百姓,被袁尚抽了五千青壮用于协助守城,其余的百姓,则全都逃出城去。如此一来,这临淄城便变成了一座只有军队的要塞坚城。

  ……

  “庞军师可有破城之策。”

  面对高大坚固的临淄城,赵云不愿发动强攻,问求计于军师庞统。

  庞统笑了笑,对赵云道:“将军别急,且待庞某先给你讲一段往事。”

  随后,便站起身来,侃侃而谈道:“楚汉之争时,韩信在维水之战中获得大胜,继续兵进临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见临淄城垣高大坚固,恐一时难以攻下,便仔细查看地形。期间,韩信见临淄地方南高北低,城南二十余里的牛山脚下有一条河,名曰淄河。

  淄河自南折而北流,经临淄城东,水大而湍急。韩信看罢,心中大喜,顿生一计。遂让兵士们连夜挖掘河道,意欲引淄河水向北,以淹临淄城。

  当时,城南十余里去有一村,名叫永流庄村,因此村正是处于韩信引水冲灌的途经之处,村里人们得知汉军要挖河道淹临淄城,尽皆大恐。

  村里有一儒生,名叫晏曾,此人甚是聪明。见此情景,便召集村民,对村民道:“吾村南边有两座山,只需将山谷再筑高些,再顺着南也山脚往东再挖一道沟渠,决堤后的河水便会绕道流回淄河。永庄村民闻言,连夜筑谷,并开挖沟渠。

  翌日,韩信令人掘堤后,率军直到临淄城下,不曾想,临淄城依然如故,别说滔滔大水,就连个水珠儿都没见……”

  “军师是想引淄水灌城?”

  “正是!”

  “不可,主公素来以德服人,恐伤及百姓。”

  “无妨。”

  庞统笑道:“庞某早已让黑冰阁的人去看过了。历经战乱,永流庄已无一村民定居。而且,临淄城中的百姓,也都被袁尚赶出了城外。

  此天欲亡袁尚也,将军切莫迟疑!”

  ……

  赵云从其言,引淄河之水灌城。

  袁军淹死者达两万余人,另有三万余人被俘投降。

  蒋奇战死,许攸被俘。

  袁尚死于乱军之中。至此,袁氏三子,仅有断了一条腿的袁熙被王通安置在并州。

  在袁尚败亡之后,各地袁军旧部士气再次大泄,要么投降,要么逃向济南郡或泰山郡投靠于禁。

  十几天之后,于禁见大势已去,也放弃济南郡,退回泰山郡,凭借泰山山脉的关隘,与王通的军队对峙。

  自此,北方四州。

  幽、并、冀、青,尽归王通所有,王通虎视中原之势已成。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王通当前势力范围。)

  (备注:别只看地方大小。要看耕地面积和人口。“八山一水一分田”,地方再大也没用。)

  ……

  喜欢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http://www.c8e.cc/14420/3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