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086章 整军备战北进江淮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086章 整军备战北进江淮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中郎将地位最高的为伏波中郎将,最低为果毅中郎将,果毅中郎将以下就是少卿将军,伏波中郎将以上为广武上将军。

  中汉上将军限额为51人,按照高低顺序为:

  冠军上将军

  镇国上将军、定国上将军、保国上将军、辅国上将军

  抚军上将军、中军上将军、镇军上将军、护军上将军

  抚东上将军、抚南上将军、抚西上将军、抚北上将军

  镇东上将军、镇南上将军、镇西上将军、镇北上将军

  定东上将军、定南上将军、定西上将军、定北上将军

  平东上将军、平南上将军、平西上将军、平北上将军

  宁东上将军、宁南上将军、宁西上将军、宁北上将军

  安远上将军、安众上将军、安抚上将军、安夷上将军

  征寇上将军、征虏上将军、征狄上将军、征夷上将军

  平寇上将军、平虏上将军、平狄上将军、平夷上将军

  建威上将军、建武上将军

  振威上将军、振武上将军

  奋威上将军、奋武上将军

  扬威上将军、扬武上将军

  广威上将军、广武上将军

  冠军上将军以上就是最高级别的军事统帅大将军军衔,额定十二人,非过世不得递补,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卫国大将军

  骠骑大将军、骁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

  安东大将军、安南大将军、安西大将军、安北大将军

  征东大将军、征南大将军、征西大将军、征北大将军

  按照张鹿安的主张,当前阶段还是在“创业时期”,要给部下将领以一定的上升空间,大将军只是暂时设定五位,以元勋于七为安北大将军,张鹿声为征东大将军,陈利六为征南大将军,令狐云湘为征西大将军,张华为征北大将军。

  近来表现优异的大将索忠信则是获得了冠军上将军的军衔,水师提督黄蜚则是镇国上将军的军衔,薛去疾为定国上将军;

  水师总兵周朝瑞为伏波中郎将,施琅为楼船中郎将,水师副将孟大江为寿春将军,水师副将牟国卿为施州将军,水师副将杜永和为许昌将军。

  张鹿安发文鼓励高级将领早立新功,明确规定“非军功不得封侯”,任何人都有获得更高的军衔和贵族封号的可能。

  在张鹿安的刻意营造的氛围之下,整个中汉国大军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对于北伐的呼声日涨,张鹿安趁此机会,在命令丘无极和杨丕烈整顿好禁卫军以后,将卫国军扩军到十军,将各军的将领进行了微调,具体如下:

  卫国军第一军,总兵李英雄、副将马德;

  第二军,总兵贾三省,副将廖广德;

  第三军,总兵廖自忠,副将韩文;

  第四军,总兵张胆,副将杨斌;

  第五军,总兵于六,副将李应详;

  第六军,总兵张应举,副将鲍国祥;

  第七军,总兵仇有光,副将牟国栋;

  第八军,总兵赵良栋,副将覃远;

  第九军,总兵黄廷,副将张全;

  第十军,总兵张勇,副将罗蕴章。

  将步军协扩充了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和第三十协,将步军营的数量扩充到90个,分别任命了相应的将官。

  卫国军扩编后,从浙江兵和徽州兵中挑选了部分精壮士兵、再从之前的清军俘虏中挑选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士兵编入,将卫国军十军整编满员。

  卫国军整编完成后,除了于六的第五军在赣州、赵良栋的第八军在四川镇守外,其余还有八个军的机动兵力。

  中汉国皇帝张鹿安决定采用轮战模式,正式任命征西大将军令狐云湘为江淮道行军大总管、冠军上将军索忠信为副总管,统帅卫国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和第六军四个野战军,外加江苏省军“苏军”、江西省军“赣军”大部、浙江省军“浙军”、镇江府兵、常州府兵、太平府兵、宁国府兵、徽州府兵等地方军,合计十万陆师,开始在安庆至镇江一带集结待命。

  与此同时,也完成了“镇”改“军”的水师第一军,在总兵薛去疾的率领下,开始进入长江下游一带,对北岸的清军阵地进行侦察。

  中汉国皇帝张鹿安,开始将军队的指挥棒,挥向了江淮清军的头上。

  由于中汉国的宣传机器,堂而皇之地发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声称中汉国将会集中大军百万北进江淮,令江淮清军的最高统帅班布尔善第一时间获知了相应情报。

  班布尔善连忙将全面进攻改为全面防守,重点防备信阳、光州、六安、庐州、滁州、扬州、泰州、海门长达一千五百里的防线。

  随着中汉国的开国立号,清廷内部也发生了细微变化,开始出现一些主张与中汉国南北分治的声音,但是却被主持军事的鳌拜所制止,鳌拜坚持道:

  “自古以来,只有打出来的国家,哪里有谈出来的邦国?”

  清廷大臣苏克萨哈和索尼原本主张全力“镇压蓼匪”,但是此刻也有了新的想法,建议效仿金、宋,以秦岭淮河为界,建议严守淮河防线,将防御重点放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带,并让从湖广战场逃出去的图海和报仇心切的杰书二人尽快“收复”重镇南阳。

  鳌拜却驳斥道:

  “如今不可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们应该集中全力在江淮战场与敌军决战。”

  “江淮战场水网密集,我大清赖以为生的骑射根本毫无用武之地,奴才还是建议在淮河以北与敌决战。”

  清廷大臣索尼建言道。

  正是由于清廷内部的反复争论,使得清廷始终下不了将决战地放在江淮的决心,清国康熙皇帝用他那还算稚嫩的声音对布木布泰说道:

  “皇祖母,孙儿现在最想的还是尽快恢复祖宗之地,到时候咱们就是进可攻、退可守了。实在不行的话,等汉人打过来了,我们还可以回来辽地去。”

  “皇帝,尽快收复辽地是正确的,而且岳乐也干的很好,来信说即将攻下锦州城,一旦拿下锦州,那么我大清就可以长驱直入盛京。

  但是如今我们早已经入主中原,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夺取天下,不能白白丢了祖宗的基业。”

  正是在积极进取的布木布泰的坚持之下,清廷开始逐渐选择支持鳌拜的主张,先是委派杰书和图海组织大军围攻南阳,再从山东、山西、河南和北直隶往江淮增兵,准备与中汉国大军在江淮一带进行决战。

  (本章完)
  http://www.c8e.cc/14427/11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