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第二次明倭战争 11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朱翊钧手持奏折,反复阅读着上面的文字,脸上难掩喜色。

  “李成梁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朕该怎么赏赐他呢。”

  “算了,他赏无可赏了,对了,李如松一月前,不是在蒙古烧荒,遭到的抵抗,而后,打了一场小胜仗吗?”

  “朕就赏赐李如松……”

  丰臣秀吉,被逮到了,这对于倭国来说,可以说是一场重大的打击,对于大明朝来说,意义非凡。

  丰臣秀吉是底层出身,而后,统一倭国。

  不管是现在,还是放在倭国的历史上,都是独一档的传奇人物。

  而现在,这样的传奇人物,被大明朝俘虏了。

  那倭国的历史,是不是也可以终结了……

  陈矩看着朱翊钧那么高兴,心中略微有些不解,不就是一个倭酋吗。

  不过,皇爷高兴,作为奴婢的,也应该有所表示。

  他连忙躬身道:“皇爷洪福齐天,这才让前线将士得以建此奇功。”

  “洪福?”朱翊钧轻笑一声:“朕哪有什么洪福?这都是将士们用命搏来的。”

  说着,他仔细看了看奏报上的日期。

  “按照李成梁的说法,这个丰臣秀吉还有十日左右便就能到北京,正好赶在册封太子之前。"

  他沉吟片刻,对陈矩道:“把王家屏叫来。"

  “奴婢遵旨。”陈矩领命躬身退下。

  不多时,礼部尚书王家屏急匆匆赶来,躬身行礼:“臣参见陛下。”

  “王爱卿平身。”

  说着,朱翊钧将奏折递给陈矩,由陈矩将奏疏转交给了台下的王家屏:“你看看,李成梁把丰臣秀吉给逮着了。”

  王家屏接过奏折,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陛下圣明!此乃天佑大明!倭首就擒,实乃陛下威德所致!”

  “这是一件喜事,朕想着让礼部筹办一场进献俘虏的大礼。”

  “是,陛下,臣下去以后便准备。”说着,王家屏顿了顿,试探着问道:“陛下,既然元凶已获,陛下是否考虑...就此罢兵?也好让将士们早日还朝,与家人团聚。”

  “罢兵?”朱翊钧眉头一皱:“王爱卿,朕找你来是商议献俘大典之事,退兵与否,朕自会与五军都督府及申阁老商议,各司其职,臣职要明。”

  王家屏闻言,连忙躬身:“臣失言了。献俘大典之事,臣定当尽心竭力。”

  “这才像话。”朱翊钧面色稍霁。

  “去吧,好好准备。”

  “臣遵旨。”王家屏躬身退下。

  待王家屏离去,朱翊钧又拿起那份奏折,喃喃自语:“丰臣秀吉...有趣,有趣……”

  “怎么处置呢……”

  “杀,与不杀,这是一个问题……”

  一旁的陈矩闻言,赶忙回复道:“皇爷,这个倭酋的生死,就是陛下的一念之间,倭国的存亡,也是陛下的一念之间,杀,或不杀,都是圣恩。”

  陈矩拍马屁的水平,明显没有冯保高,有的时候,想要讨好天子,那马屁都是硬拍的,给天子的情绪价值,并不高,但,朱翊钧还要配合演出,再怎么说,也不能打击下面人的积极性。

  他转头看向陈矩,轻声笑了笑:“你说话中听,以后多说些。”

  “哎,是,皇爷。”陈矩点头应是,心里面美美的。

  ………………

  在北京城的一处雅致宅邸中, 前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正躺在院中的凉椅上小憩。

  秋日的阳光透过葡萄架洒下斑驳的光影,两个小侍女轻轻为他打着扇子。

  今年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冯保,虽然头发全白,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退下来后,他便在这宅邸中安享晚年,日子过得甚是惬意。

  正在冯保小憩之时。

  他的老管家匆匆忙忙走来。

  “老祖宗,老祖宗...”老管家轻声唤道:"宫里来人了。"

  冯保缓缓睁开眼,语气慵懒:“让他过来吧。”

  “是,老祖宗。”

  不一会儿后,一名小太监便在老管家的引领下,到了冯保的身边。

  那小太监非常有眼力见。

  远远的看到老祖宗后,便赶忙行礼。

  “小的冯衮,见过老祖宗。”

  冯保听到这小太监名叫冯衮,看了他一眼:“你是冯安的儿子,还是冯时的……”

  “禀告老祖宗,小的是冯安的孙子。”

  “地下凉,起来吧。”

  “哎,谢老祖宗。”

  冯衮起来之后,便开口说道:“老祖宗,陛下差小的来问您,册封皇太子的圣旨,想请老祖宗您来宣读。问您身子骨可还硬朗?能不能出席大典。”

  听完,这“重孙子”的话后,冯保眼中精光一闪,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坐起身来:“宣读圣旨?老奴虽然年迈,但这点事还是做得来的。”

  他顿了顿,又道:“更衣,老奴这就入宫谢恩。”

  冯衮连忙劝阻:“老祖宗您歇着吧,陛下特意叮嘱了,说天凉了,不必入宫谢恩。”

  冯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缓缓点头:“回去禀告陛下,老奴定当准时出席册封大典。”

  冯衮躬身退下后,冯保重新躺回凉椅,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虽然已经退下来了。

  但在宫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

  这不仅仅因为他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更因为他开创了一个先例,太监正常致仕后仍可享受恩养。

  当然,这也是朱翊钧有意为之。

  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太监一旦离开皇帝的身边,就相当于丧失了全部的权力,往往下场凄惨,不是去守皇陵,就是去南京。

  但冯保的安然退隐,让许多宫里面的太监看到了希望,只要忠心办事,即便老了也能安享晚年。

  因此,宫中许多太监仍然视冯保为楷模,逢年过节都会来拜访请教。

  就连一些朝中大臣,也会在年节时送来礼物,以示敬意。

  而冯保每过一两个月就会得诏入宫,跟陛下聊聊天,说说话,有的时候,天子还会有问题请教他。

  “老祖宗,可要再用些茶点?”小侍女轻声问道。

  冯保摆摆手,闭上眼睛:“不必了,让我再歇会儿。”

  秋风吹过庭院,带来几分凉意…………

  ……………………

  看到大家的催促,老李无言以对,现在老李,二十天没有休息一天了,保证两更,已有些艰难,爆更的事情,老李一直记着,要是有机会休息的话,会努力的。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http://www.c8e.cc/14440/10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