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第261章 没有可以不可以,只有需不需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1章 没有可以不可以,只有需不需要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不必如此。”李雪儿说。

  李青也说:“是啊,不必如此。”

  李雪儿蓦然抬头。

  李青已然打着哈欠往厢房走,一边说着:“李家人丁兴旺,我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自是有偏爱的,同你爹娘兄长一样,你也是被偏爱的一员,你少些遗憾,我便也少些遗憾……不必如此。”

  李雪儿没再吭声,不知在想些什么……

  次日。

  辰时末,海瑞登门。

  许是少年老成的缘故,已知天命数年的海瑞较之当初,反而没有明显的变化,还是身材偏瘦,皮肤黝黑,面部线条僵硬,给人一种不好说话的感觉。

  李青打趣道:“许久不见,你也学会人情世故了?”

  海瑞僵硬的面部线条柔和了几分,打开食盒,一一取出酒菜,道:“早就想请先生吃酒了,奈何多年来,始终没有合适机会。”

  摆好菜碟,为李青斟上酒,海瑞也坐了下来。

  “当初先生要海瑞做官,做大官,如今,海瑞倒真是做了大官。”

  海瑞感慨道,“我一个举人,能走到这一步……说实话,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除了应天巡抚,还兼任了什么官职?”

  “应天府右都御史。”

  “正二品,嗯…,这可得喝一个,恭喜恭喜。”李青举杯与他碰了下,一饮而尽,笑着说,“你才五十余岁,再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可不要知足啊。”

  海瑞哑然,继而苦笑道:“海瑞做不得京官,也不想做京官,此次朝廷如此破格提拔,大抵也是缘于此。”

  李青沉吟了下,点点头道:“海瑞做海瑞就好了。”

  “知我者,先生也。”海瑞含笑说。

  又数杯之后,

  海瑞问道:“先生可还要奔波?”

  “唉…,人不找事,事找人啊。”李青放下筷子道,“过些时日我还要出海一趟,短时间大概是回不来了。”

  海瑞点点头,并未流露出惋惜、不舍、心疼之色,只是道:“先生辛苦。”

  李青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没再跟徐阶闹别扭吧?”

  海瑞苦笑摇头。

  随即,海瑞正色道:“如今的松江府,单论繁荣程度已不弱应天府多少,随着时间推移,松江府将超越应天府,苏州府,杭州府,成为大明第一州府,这只是时间问题。”

  李青并不怀疑,这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经济导向。

  “先生,海瑞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青好笑道:“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弯弯绕了?”

  “实在有些冒昧……”海瑞难得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为何不让李家先一步押宝松江府呢?”

  海瑞的想法很简单,李家再如何富,都不可能去为富不仁,还会反哺百姓,不是因为李家人好,而是因为有李青。

  而且,这许多年来李家的所作所为,也充分验证了这点。

  海瑞并非是出于对李青的私人情感,更非偏爱李家,只是觉得如此,于社稷,于百姓更好。

  可海瑞也知道,如此会让李青更为操劳。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李青只需对李家家主严加管教即可,如今李家分了家,各自为伍之下,李青的‘工作量’将会大大增加……

  “除了李家永青侯这一支重注押宝松江府之外,诸多李家人丁似乎并未意识到这点,当然了,其他大富也还未有动作。”

  海瑞分析道,“以海瑞之见,这主要是由于应天府是李家的产业集中地,且科研基地也在金陵,无形中误导了诸多富绅,使其产生了误判……”

  好一通分析之后,

  海瑞说道:“客观来说,目前的松江府还不是最富足的,与金陵,苏州,杭州还有一段差距,可这是因为前者底子太薄,后者底子太厚,随着时间推移,前者终将超越后者。”

  “是这个道理。”李青点点头。

  “所以……?”

  “李家已经分了家,我不会再干涉了。”

  “……先生不妨再考虑考虑。”

  李青失笑道:“你觉得我是把精力用在李家小辈儿上好,还是把精力用在大局上好?”

  海瑞哑口无言。

  “人啊,不能太贪心,抓大放小,才是明智的选择。”李青淡然道,“再有就是……凭什么活该李家富?这何尝不是致力于阶级固化?”

  海瑞怔然许久,苦笑点头:“还是先生的境界高,海瑞浅薄了。”

  “呵呵……非是你浅薄,你也只是在其位,谋其政罢了。”李青轻笑道,“大明富绅何其多,把希望寄托在李家一家,既是对李家的不公,也是对大明诸多富绅的不公,不是吗?”

  海瑞缓缓点头。

  “喝酒喝酒。”

  “敬侯爷!”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海瑞趁着气氛又说起大明日报之事。

  “先生,海瑞对大明日报,与张大学士,赵大人有意见分歧,可海瑞也不敢笃定自己是对的,还望先生解惑。”

  “说说看!”

  海瑞呼出一口酒气,叹道:“如今工商业兴隆,各产业发展良好,百姓日益富足起来,可民间风气却不再淳朴,以至于宗族之间,都没了亲情味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简单概述了下客观存在的情况,海瑞说道:

  “张大学士、赵大人认为,这种现象于国而言很不利,欲以大明日报为载体,倡导百姓宗族之间团结……”

  “这挺好啊。”李青笑着说,“同宗同族之间,总有人日子过得好,有人日子过得不好,如能通过朝廷的宣传,宗族之间团结友善,互帮互助,既稳定了江山社稷,也减少了朝廷负担,比如,遇上突发状况,可以通过宗族的帮助度过难关,如百姓能自己度过难关,朝廷也能少些赈济支出,用于其他地方……且如此,也更方便朝廷管理……。”

  海瑞欲言又止。

  “先生真觉得好?”

  李青只是笑了笑,道:“说说你的见解。”

  “海瑞以为不然!”

  海瑞抛出观点,予以论述:“如此是能达到先生说的效果,可如此,无异于又加强了氏族的力量,进而使得乡绅愈发势大,当然了,随着朝廷开创商会,可以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通过管控大富,进而管理乡绅……如此的确更方便、更高效进行管理。可,百姓呢?”

  “说下去!”

  “海瑞以为加强氏族力量弊大于利。”海瑞皱眉道,“海瑞出身贫寒,对村野宗族的了解也更深刻,不可否认,宗族之间关系紧密,的确有利好的一面值得肯定,可同时也多了不公平的现象,简单来说,真正利好的是大家族的族长。”

  海瑞凝重道:“这就考验族长的素质和品德操守了,如家族的族长品德高、能力强,自然对宗族成员好处多多,可如果家族族长自私自利,宗族成员则会更加艰难,甚至会出现,族长拉拢日子过得好的一方,欺负乃至压榨日子过得不好的一方。”

  “嗯,你说的很对。”李青颔首。

  海瑞继续叹息道:“张大学士、赵大人的出发点是好的,其实于国而言也是好的,可对百姓却不怎么友好,虽然我也对人人好利、人心浮杂十分忧心,可如此……即便能有效缓解风气败坏,我也不愿意看到。”

  李青:“因为如此会丧失更多的公平!”

  “先生此言,一语中的!”

  海瑞深以为然道,“人心浮杂,人人好利,人人攀比……这固然不好,可相对来说,保证了最起码的公平,虽然不可避免会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愈弱’的情况发生,以至于宗族之间因眼红,导致相互仇视,进而造成诸多矛盾,但海瑞仍以为这样也比那样好。”

  “早些年,海瑞还未入仕途的时候,见过太多日子刚刚好起来的人家,被同族更穷苦之人又给拉了下去。”

  海瑞怅然叹道,“我也知道朝廷艰难,张赵两位大人是为了减轻朝廷的负担,以便更好的造福于民,可……他们的立足点太高了。”

  言罢,海瑞又自嘲道:“换言之,是海瑞的格局太低了。”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海瑞口干舌燥,连着饮了两杯水酒,呼出一口气道:“先生以为……哪个更好?”

  “都好!”李青笑呵呵道,“区别在于,张居正他们是想着先让朝廷好起来,再由朝廷反哺百姓;你是想着先造福于民,再反哺朝廷。嗯…,都是好的。”

  海瑞愕然。

  印象中,李先生一向干脆利落,表达观点从不模棱两可,更不和稀泥。

  可今日……

  “还请先生明言!”

  李青玩味笑道:“我不明言了吗?”

  “……先生怎地如此随意?”

  “不是我随意,而是你太瞧得起自己了,张居正几人也是。”李青说道,“你的主张不会成功,张居正几人的主张亦不会成功,如此大势,不是个人能左右的。”

  “你不行,张居正也不行;当然,我也不行,朝廷、皇帝,亦不行。”

  李青说道,“没有可以不可以,只有需不需要。”

  “?”

  “百姓需要,它就能存在,百姓不需要,它就不存在!”

  海瑞蹙眉沉思……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http://www.c8e.cc/14596/22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