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全剧终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再看苏我虾夷,李世民看了眼李承乾问道:“太子,这倭国的皇室该如何处置?”

  听见李世民将处置权交给李承乾,大家都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思虑一番后,对李世民道:“父皇,要不将倭国皇室就待在京城吧,毕竟倭国还有几百万的百姓。”

  “想要统治倭国,还需要他们倭国皇室的帮助。不如就封一个诚义郡王,不赐封地,朝廷俸禄照常给,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诚以郡王?”李世民蹙眉。

  大臣们也是十分不解,这是什么郡?

  大唐都是按照州郡封王封爵,这诚义郡闻所未闻啊。

  李承乾解释道:“无封地的爵位自然是不能够按照地名来算,而且颉利也该提一提爵位了,主要是让他们在长安城不受歧视。”

  “要不就叫归顺郡王吧。”

  额......

  好像有几分道理。

  大臣们微微颔首,虽然有一个郡王的名字,但无封地。

  无非就是一个名号,大家也没有多在意。

  而且大唐现在连年赋税上涨,养两个郡王也是没什么问题。

  李世民看大家都没有异议,便同意了:“既然如此,左仆射就封倭国这个什么天皇为诚义郡王,然后封颉利为归顺郡王。”

  “至于倭国使臣苏我虾夷......”

  听见自己的名字,苏我虾夷抬头看向了李世民,眼神中全是期待。

  天皇都封王了,他应该不用死了吧?

  不料,李世民眼神一寒道:“联合渊盖苏文对大唐图谋不轨,制造暴乱,使大唐海军损兵折将,腰斩吧。”

  “刑部复议后,直接执行。”

  “喏。”房玄龄和一众大臣纷纷对李世民拱手。

  倭国一事算是了解了,李世民让众人散去之后。

  李承乾便回了东宫。

  已经一年多没有回来了,偌大的宫殿还是那么的整洁。

  叹息着坐在了摇椅上。

  这一年,可把他累坏了。

  不料王泉此刻匆匆跑来,手中还捧了一个盒子。

  “太子殿下。”王泉喊道。

  “嗯?”李承乾本来都眯着要睡着了,忽然有人喊他,他睁开眼道:“有何事?”

  王泉兴高采烈的捧着盒子道:“太子殿下,这是潮州特区送来的,说是太子殿下要的东西,这儿还有一封信。”

  潮州特区?

  起身,李承乾打开了盒子一看。

  顿时整个眼神呆住了。

  这不是......枪吗?

  王泉也认出来了,当初他可是和李世民、李承乾去了造船厂。

  还亲眼看见过这玩意儿。

  怎么把这东西送来长安了。

  李承乾拿了起来,重量不错,摸了摸枪身,一点都不扎手,光滑的很。

  拉了拉枪栓。

  咔嚓~

  空洞的咔嚓声传来,李承乾眼前一亮。

  旁边还配有子弹。

  看见这种大玩具,第一时间当然是试一试。

  李承乾立即装子弹,上膛。

  走到了崇教殿外面,看见不远处的一棵树,确认附近没人。

  哒哒哒~

  哒哒哒~

  嚯。

  惊动了东宫的侍卫赶过来,可看见太子殿下在把玩一个类似于火枪的东西,他们都没有靠近。

  直到一梭子子弹打完。

  李承乾这才朝天举着枪哈哈大笑。

  “哈哈,这玩意儿是好东西啊。”

  看见李承乾如此开心,王泉自然也是开心的,然后将信双手奉上道:“太子殿下,还有信。”

  “嗯。”李承乾意犹未尽的将枪丢给了王泉。

  打开信件来看。

  重复的看了三遍,李承乾这才确认他看的没错。

  生产线出来了。

  “哈哈。”李承乾兴奋的握住了王泉的双肩摇晃道:“王泉,你知道吗?枪的生产线被黑宗哲他们弄出来啊,哈哈哈哈。”

  “弄出来了,弄出来了,哈哈哈,这么多年,终于弄出来了。”

  说着说着,李承乾便泪流满面的笑道。

  谁也不知道他这些等这个机会等了多久。

  哪怕是晚上做梦,他都在想,自己拿着枪驰骋沙场的样子。

  而东宫的动静传到了张阿难耳朵里。

  听见描述,张阿难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立即去和李世民汇报了。

  李世民也是震惊,虽然知道张阿难不敢肯定,但他还是放下了手中一堆还未处理的奏折来到了东宫。

  正好看见李承乾兴奋的在原地蹦跶。

  旁边的王泉已经被他摇的七荤八素,站都站不稳了。

  可以看见,王泉怀里抱得就是枪。

  本来有内侍要通传,李世民拦住了对方,走过去就把王泉怀中的枪给一把抢了过来,粗鲁的不行。

  李承乾转身看见李世民,完全不分大小王的就上前抱起了李世民的腰,哈哈大笑道:“父皇,父皇,大唐有枪了,大唐再也不怕打仗了,哈哈哈。”

  被这一举动吓到的李世民很快冷静下来。

  看着李承乾如此开心,就知道他对这枪抱有多大的期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何止是他抱有希望,李世民一样抱有希望。

  让李承乾把自己放下来,看着手中的枪,立马伸手询问王泉要子弹。

  子弹有很多,毕竟有了生产线,子弹再也不会缺了。

  王泉立马握了一把子弹递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兴奋的李承乾也是帮李世民压子弹。

  就这样,两父子在东宫试了一下午的枪,虎口都磨出茧子了。

  可太过兴奋,根本感觉不到疼痛。

  或许是已经麻木了。

  试完枪,李世民便下令,派了一队锦衣卫长期驻扎潮州特区,专门保护枪支。

  李承乾也说道:“父皇,枪是绝密,需要严格的管理,从制造,然后到运送,数量必须要把控。”

  “若是枪支丢了,对大唐和皇室极其的危险。”

  “儿臣以为,要比把控雷霆更严,这样才能以免出现意外。”

  “之所以把枪支放在潮州特区,那也是因为长安城不定因素,雷霆炮体型大不太好弄,基本上生产都是有定数的,可枪支不像雷霆炮,一定要严格管控。”

  “嗯。”李世民微微颔首,对张阿难道:“朕就将枪支保护和运送的任务交于你们锦衣卫,若是有事,朕第一个拿你问罪。”

  “需要人手十六卫里随便挑选,银钱户部也可支取,唯一的要求就是太子所说,枪支的管控必须要严格。”

  “喏。”张阿难表情严肃的应道。

  自然也清楚这枪支对大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三月过后。

  长孙皇后回宫,听闻了李泰监国期间干的事,也是一顿耳提面命。

  知道了李世民的处罚,长孙皇后甚至感觉都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靖在鞑靼作战,传来了好消息。

  有无限炮火支援下,哪怕是很冷的冬季也是顺利的拿下了鞑靼。

  而剩下的韦室根本就不在话下。

  李承乾和李世民研究了几日,打算一次性解决北方之患。

  从潮州特区运送了一批枪支,在郊外安排了秘密训练。

  也就千人之数。

  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之前猛虎营的人,然后又从十六卫挑选了几百名好手,组成了特种队。

  李世民还询问特种队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也解释了特种队的作用。

  跟锦衣卫差不多,只不过锦衣卫负责的是大唐内部,而特种队针对的是外部。

  有了枪支的加持,土制的手雷也有了。

  不能与后世的特种队想比,可李承乾组织的大唐特种队,已经是超越千年时代了。

  这是一件秘密的事情,只有几个亲近之人知晓,要么就是武将们有所猜测,可也猜不到具体干什么。

  经过几个月的特训,在李世民检阅后,直接开赴了战场。

  那就是薛延陀和回纥。

  李道宗的五万兵马为主力,而特种队隶属于各个军种之外,属于独立的军种。

  直属皇帝。

  看李承乾如此懂事,李世民也放心极了,上交了猛虎营,那他就把东宫的配置拉满。

  直接从原先的六千人,扩充到了一万五千人。

  也就是李承乾还能亲自挑选九千人。

  当然有军事学院的人,他们可是未来大唐的精锐。

  同时军事学院除了学习军事,李承乾也是特意安排了枪械的书籍,让他们了解枪支和大炮。

  甚至把海军基地的教官喊过来教学培养一批新的海军将领。

  贞观十一年。

  回纥、薛延陀、韦室尽数被大唐所灭。

  这三地也被发展了为了新的特区。

  而鞑靼则和高句丽并未成为新的特区,如今的北方只剩下了新罗。

  新罗吞并了百济后,实力也壮大了。

  虽然是盟友,可李承乾知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

  所以进一步的对新罗的经济开始蚕食。

  让大唐会所的商贾们,尽量的去新罗和倭国进行交易,将他们进行绑定。

  贞观十二年。

  大唐对吐蕃、西域、真蜡、掸国、骠国出兵。

  主要真蜡和掸国、骠国在高句丽的事情上竟然敢背叛盟约,断大唐粮道。

  要不是岭南的粮食,恐怕高句丽一战,都不能维持下去了。

  更加别说灭了鞑靼、韦室了。

  李靖、程咬金、李道宗等人也是两年未曾回长安了,在外的队伍也是越来越壮大。

  每灭了一个国家,就收编一部分军队,一直在扩充。

  当然也是李承乾意思。

  用大唐人去打损失的是大唐,用那些曾经的敌人去打,消耗的永远是敌人。

  也就是这一年,所有人都发现了,不管大唐打谁,对面的主帅或者君主都会莫名其妙的死去。

  贞观十三年。

  李世民在李承乾的劝说下,前往泰山封禅。

  途中还微服私访了不少地方。

  而李承乾则是开始监国。

  贞观十三年之后,李世民几乎是带着长孙皇后、李渊周游了大唐,而李承乾正式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监国历程。

  直到贞观十五年,李渊的离世。

  这位大唐开国皇帝,硬生生的推迟了六年在离世,李承乾觉得这是喜丧,可他不能说。

  大唐举国哀悼。

  李承乾下令全大唐需要哀悼三日,所有的酒楼等娱乐场所关闭三日,若是有发现不关门者,按律处置。

  就连龙城也躲不过去。

  自从李渊逝世后,李世民几乎是不理政了,一心的想要出征。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唐的海军来到了巅峰。

  铁甲舰拥有了二十余艘,枪支从特种队一千人,如今也扩张到了万人之多。

  大唐所有的府兵也慢慢改成了募兵制,虽然遇到了阻碍,可李承乾在李世民不在的时候一力主张。

  而且大唐的铜钱,慢慢的开始加入了银元,上面刻有李世民的像。

  并且李渊的像银元也发放了不少,也算是对李渊的哀悼。

  要让大家知道大唐皇帝的样子。

  李世民非常支持这一点。

  同时还有金元,完全改变了铜钱货币的制度。

  就连封爵都做了改变,未来没有实封只有虚封,也就是只有名头,没有封地。

  就算是王爷。

  如李泰和李恪,他们也不会有封地,甚至连百人的侍卫都不会有。

  王爷没有封地,那么食邑从何而来。

  那就是大唐集团成立了大唐皇室基金会,由李恪为基金会的会长。

  未来所有的皇子每月只能去领取一千贯,多了没用。

  当然也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入朝为官,但需要靠科举。

  看李承乾连自己兄弟都下手,五姓七望和关陇士族在朝中更不敢吭声了。

  发现他比李世民还狠,再怎么说都是血脉相连,竟然直接让这些皇子成了沽名钓誉的王爷。

  每月一千贯,李承乾觉得不少了。

  能成材的,存两年钱去做生意,几代之后未必不能成为富豪呢。

  这一点长孙皇后挺支持的,只是李世民觉得李承乾有些心狠。

  特别是李泰要找李世民哭诉,长孙皇后每次都将他搪塞回去了。

  失去了封地就算了,这每月一千贯,王府都维持不下去。

  可李承乾不管。

  以后还有更狠的,只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在,不然他一撸到底,王爷名号都给你撸掉。

  贞观十八年。

  听说大食国的壮大,萨珊王朝来唐求援。

  李世民得知后,匆匆赶回了长安,打算亲自领兵出征。

  就从海上出击。

  这一次把能带上的武将全都带上了,李靖年纪大了,不料李世民眯着眼威胁人家说:“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李靖冷汗瞬间出来了,心里也开始如唐俭一般有了自己这辈子最痛恨的人:司马老贼。

  “老臣请举病行矣。”就算是病死在路上,李靖也要去啊。

  听完后,李世民开心大笑了。

  还封李靖为卫国公。

  加上李承乾为李靖刊印的兵法传遍大唐,在李靖死后,李承乾也改成了卫公兵法。

  李世民也不是故意为难李靖。

  只是作为皇帝,有疑心病很正常。

  当初司马懿不一样是人家的老师,可推翻了魏朝不一样狠辣无情。

  虽然李靖是李承乾名义上的老师,可李世民猜不透人心,也不敢去赌,只能这么说。

  要不是李承乾够优秀,恐怕他不止针对李靖,满朝文武都会清理干净。

  贞观十九年。

  李世民带着大唐海军一路西去,过五关斩六将,时不时便传来了封这个岛,封那个岛的。

  一下子,大唐的海域图里,多了几百座李世民赐名的岛。

  在所有岛上,李承乾还让人去安排埋碑。

  只要大唐境内之地,所有的地方都需要埋碑,而且不是一块两块,是十几块十几块的埋,生怕后人不知道。

  这算是李承乾的小恶趣。

  李明达也快乐的长大了,长孙皇后开始着急李明达和城阳、新城的婚事。

  李世民不在,只能找李承乾询问。

  李承乾表示再养养。

  如今的大唐公主,不是奉旨成婚,都是按照公主自己喜欢的挑,关于出嫁的嫁妆,也没让户部出,也不让礼部准备。

  全都由大唐集团负责。

  按照李承乾的原话就是:“皇室是皇室,朝廷是朝廷,朝廷是对百姓负责,而不是对皇室负责。”

  这话,收获了不少百姓的好感。

  长孙皇后也没在意,谁让李承乾有钱呢。

  那些皇子也不敢吭声了,就连那些疼爱的妹妹,嫁妆不是朝廷准备的,他们能说什么。

  只能说:“阿兄,你够狠。”

  贞观二十年。

  大食国吃了大唐先进武器的亏,节节败退,发来了议和书。

  前方的李世民已经杀疯了,就丢给李承乾一句话:“此事自己做主。”

  短短六个字,他就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各种理由推脱,就是不提正事,让大食国的使臣无可奈何。

  贞观二十一年。

  大食国传来了灭国的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贞观二十二年。

  萨珊王朝背刺大唐,李世民统领十万海军灭之。

  贞观二十三年。

  李世民想去西边看看,不料遭遇了拜占庭帝国,一场遭遇战打的拜占庭哭爹喊娘。

  送来议和书。

  李承乾张大了嘴,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西渡了。

  贞观二十四年。

  李承乾灭西突厥和更北边的几个部落,自此北方之患彻底灭绝。

  不过李承乾好奇,李世民怎么这么能活。

  也对,没磕丹药了。

  贞观二十五年。

  大唐赋税超过一万万贯,货物流通至拜占庭帝国。

  直到贞观四十五年。

  李世民转悠了全世界,回来了。

  头发花白的和李承乾、长孙皇后炫耀自己是第一个走这么远的皇帝,能称得上千古一帝了吧?

  说完,便咳嗽不止。

  然后太极宫传来了几声钟声。

  李世民崩~

  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

  当年,长孙皇后因伤心过度,也与世长辞。

  谥号:文德皇后。

  大唐举国哀悼。

  李承乾悲伤的食不下咽,不管王泉等人如何劝说,整整三日未进食。

  一年内失去双亲,确实悲痛。

  九嵕山开始动工。

  可李承乾却已经秘密的安排特种队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棺椁运送往振洲。

  在振洲,他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处皇陵。

  而九嵕山只不过是衣冠冢,更多的是李承乾不想让后世之人打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振洲的景色,李世民喜欢,长孙皇后也喜欢。

  登基。

  李承乾登基后,首先就是废除了所有王号。

  大臣们惊恐不已。

  再后面更惊恐的是,成立内阁首府,由马周成为第一届首相。

  朝政等全由马周处理。

  大唐每年拿出三成赋税补贴军费,军队依旧由李承乾掌控。

  成立了军机处。

  也就是彻底将文武分裂。

  将六部彻底拆分,未来没有六部。

  而马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州县代表,由百姓投票选举。

  再有代表五年后参与首相选举。

  内阁就是专门监视首相的,有罢相之权。

  李承乾的时代正式开启。

  年号:天启。

  并且让官员从秦皇登基开始计算,到如今具体多少年,成立公历,让百姓只需要记住公历就成。

  毕竟古代通信有时间差,公历的话,百姓就知道那一日是新皇登基。

  全书完~

  喜欢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http://www.c8e.cc/14910/8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