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坚定的决心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让我监国?”

  刘据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惊吓,怎么就突然要监国了呢?

  还要在后方筹措粮草,保障大军后勤,这是他能做好的事情么?

  “怎么,不敢么?”

  卫子夫知道消息后,心中好似有块悬着许久的大石头终于落在地上。

  刘彻让太子监国,他自己出去打仗,足以反映出他对刘据的信任。

  对于双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

  对于儿子的惊讶他也能够理解。

  和刘彻相比,刘据对权力的欲望和野心都要小很多。

  要是换成刘彻当太子,他的第一反应一定很惊喜,说不定还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当初窦太后还在的时候,刘彻刚登基就要大刀阔斧的改变治国思想,险些导致皇位被废。

  刘据绝对干不出这样的事情。

  “母后,我怕我做不好,影响前方战事。”

  “事情有些突然,但你先想想,你父皇亲征乌孙的话,都需要你做些什么?”

  刘据想了想,打仗方面,好像不需要他承担太多责任。

  后勤保障由河西生产建设兵团来负责,从那里运送粮草远比从长安运送粮草方便得多。

  运输距离能缩短很多,路上的消耗也会减少很多。

  他作为监国太子,只需要处理日常政务即可。

  “多谢母后指点。”

  刘据浑身舒畅,他怕自己处理不好后勤问题,耽误前方战事。

  “而且桑弘羊会留在长安,你不会处理的话,交给他处理就好。

  作为一名掌权者,你不需要精通所有事物,能找到有能力的人才就好。

  桑弘羊久经考验,非常可靠。

  你老师没来的时候,朝廷的军费都靠桑弘羊来筹措。”

  桑弘羊,大汉第一镰刀,刘彻的后勤保障专家。

  而且他的寿命足够长,刘彻驾崩后,一直活到汉昭帝时期,最终还是因为权力斗争失败而亡。

  卫子夫早已知道,桑弘羊是个命长的,堪称大汉顶级牛马。

  而且卫霍陆三人也不会全都前往乌孙,至少会留下一个在长安,辅佐太子监国。

  ……

  朝堂上,对刘彻亲征的争议很大。

  “陛下万金之躯,怎能亲赴险地。我大汉兵强马壮,战无不胜,派遣一两名大将就能让乌孙国灰飞烟灭。

  陛下在长安静待凯旋即可。”

  皇帝亲征,事情太过重大,大臣们几乎都不同意。

  而且他们也不理解,明明派遣卫霍陆三人之一就能办到的事情,陛下为何非要亲征不可。

  就为了体验打仗的感觉么?

  倪宽等人强烈反对,讲明各种利害,把乌孙国说的一文不值,坚决拒绝刘彻御驾亲征。

  “陛下亲征其实另有好处。”

  陆鸣要找些理由出来,总不能说就是为了陪刘彻去玩一圈吧。

  “西域小国众多,各怀心思。

  陛下亲征之时,可以让各国派遣军队跟随大汉一同讨伐乌孙。

  到时候,就是大汉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联合各国共同讨伐不臣。可以讨伐乌孙,自然就可以讨伐别的西域国家。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西域国家的军队,还会是他们自己的军队么,都得叫汉协军才行,大汉兵锋所指,他们都要听命而行。”

  汉协军!

  大汉朝堂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个称呼。

  天下共主,联合讨伐不臣。

  “还能这样么?”

  陆鸣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就这么办。”

  刘彻下了最后决断,“朕意已决,由太子监国,大将军卫青辅佐太子处理朝堂政务。

  富民侯陆鸣,大司马霍去病随朕出征。”

  朝会之前,几人已经开会商议过。

  卫霍陆三人至少要留下一个,刘彻思来想去,还是留下卫青最好。

  因为卫青最老。

  相比于陆鸣和霍去病,卫青的年龄几乎比他们俩大上一倍,早年征战下,身体的损耗比较大。

  这些年虽然一直在调养,但身体状况和另外两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而且卫青最稳重,由他辅政,刘彻也更放心。

  当然,刘彻给出的理由是卫青稳重,关于他最老的事情,一个字都没有提。

  谁能甘心服老呢?

  ……

  乌孙国都城。

  “大禄王请放心,乌孙国有事就是我们康居国有事。

  大汉要是敢派人来进攻,我们康居国不会坐视不理的。

  咱们两国联合,足足有十几万精锐骑兵,只要做足准备,汉朝人的火器也拿咱们没办法。”

  乌孙国之所以敢再次提出和亲的要求,并且对大汉进行威胁。

  康居国的盟约给了他们很大的勇气。

  大禄王哈哈一笑。

  “汉朝人没有给我们修建坎儿井,却想不到我们自己派人学了回来。

  那东西简单得很,效果却是真的不错。

  如今乌孙国人口增长,兵力充沛,是时候让大汉认识一下我们的实力了。”

  大禄王哈哈大笑,上次求亲失败后,他就等着今天。

  让汉朝人看看,乌孙是何等的强大,大汉当初的选择是何等的错误。

  “对于大汉的火器,我们可以选择在雨天和他们开战。

  雨水能克制他们的火器,要是不下雨的话,咱们就分散主力,不和他们进行正面决战。

  汉军要是敢来,后勤保障也难以持久,咱们可以一直拖着,就是不打。

  时间一长,他们就会退兵的。

  必要时候,我们要放弃都城,跑到草原上到处游走。

  汉人的火器自然派不上用场。”

  为了应对大汉的火器,双方也是绞尽脑汁,连都城都可以放弃。

  “还是希望汉朝人能聪明一点,用和亲就能解决的事情,没必要开战。

  大汉女人那么多,给我们几个怎么了。”

  乌孙国和康居国设想的很好,认为大汉很有可能妥协。

  “他们妥协的话,以后咱们可以借助汉朝人的名义继续扩张。

  要是他们不妥协,就让他们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惨痛的教训面前,他们会妥协的。

  毕竟他们绝不会想到,乌孙已经做好了放弃都城的准备。

  到时候带走所有粮食,留给他们一座空城,在后勤上拖垮他们。”

  他们已经做好最充足的准备,有最坚定的决心。

  但却想不到,大汉的决心更加坚决。

  (这几天往返医院,陪着孩子输液,在输液大厅码字。)
  http://www.c8e.cc/14920/11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