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风里雨里沙苑等你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渭水与洛水交汇处,沙苑地界,夕阳将水面染成血色。

  刘璟勒住战马,玄甲精骑如黑色潮水般在他身后戛然而止。一万铁骑经过三天疾行,人困马乏,战马喘着粗气,士兵铠甲上沾满尘土,但每个人的眼神依然锐利如初,仿佛出鞘的利刃。

  "好地方。"刘璟轻声道,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眼前这片水网密布的土地。渭曲蜿蜒如蛇,芦苇丛生如海,泥泞的沙土地在夕阳下泛着微光,仿佛暗藏杀机。他翻身下马,战靴陷入湿软的沙土中,发出轻微的噗嗤声。

  "大王,此地..."胡僧佑皱眉打量着四周,语气中带着忧虑,"水网纵横,泥泞不堪,不利于骑兵作战啊。"

  刘璟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莫测高深的笑容:"正是要它不利于骑兵。"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土,任其从指缝间流下,"高欢的鲜卑铁骑天下闻名,若在平原对决,凭我军的一万人马,胜算几何?"

  胡僧佑一怔,随即恍然大悟,眼中闪过钦佩之色:"大王英明!以地制骑,妙啊!"

  "传令,"刘璟站起身,目光如炬,"全军下马,就地扎营。派出所有斥候,我要在日落前看到沙苑的详细地图,每一处水洼,每一丛芦苇,都要标注清楚!"

  夜幕降临时,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刘璟站在刚绘制完成的地图前,手指沿着渭曲滑动,仿佛在抚摸情人的肌肤。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他点出几个关键位置,每个点都是水道转弯处,"都要设伏。芦苇丛是最好的掩护,足以藏下千军万马。"

  黄法氍忍不住问道:"大王,我军只有一万,高欢至少有二十万之众,如此分散兵力是否..."

  "兵不在多,在精;地不在广,在要。"刘璟打断他,语气从容不迫,"沙苑通道狭窄,高欢大军无法展开,兵力优势反而成了累赘。二十万人挤在这泥泞水网中,就是二十万只待宰的羔羊。"

  他转向传令兵,声音斩钉截铁:"立即给长安送信,让刘亮把武库内所有重甲和宿铁刀都送来。再给华州唐邕传令,调五千州兵前来支援。记住,要熟悉地形的本地人。"

  "大王,"王老生有些犹豫,"如此大动干戈,若是高欢改变进军路线..."

  刘璟轻笑,眼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高欢性急,又自恃兵多,必走沙苑。这是通往长安最近的路,他等不及绕道。此人骄横惯了,绝不会把我们这一万人放在眼里。"

  长安城内,尚书台灯火通明。

  刘亮接到军报,立即召集各部官员,声音凝重如铁:"汉王要在沙苑决战,武库所有重甲、宿铁刀,三日内必须装车完毕,运往沙苑。"

  "军师,"兵部尚书崔昂面露难色,"全部重甲?那长安守备..."

  "长安有城墙,用不着重甲。"刘亮斩钉截铁,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沙苑若败,要这些重甲何用?届时高欢大军兵临城下,你我都是阶下囚!"

  五日后,刘亮亲自率领五千押运部队抵达沙苑。当看到堆积如山的军械时,连久经沙场的汉军老兵都目瞪口呆。

  "乖乖,"一个满脸疤痕的老兵抚摸着崭新的宿铁刀,眼中闪着敬畏的光芒,"这可是武库压箱底的宝贝啊,老子当兵十年,第一次见这么多宝刀。"

  刘璟迎上前去,用力拍了拍刘亮的肩膀:"亮弟,辛苦了。这一路可还顺利?"

  刘亮躬身行礼,风尘仆仆的脸上带着疲惫:"大王有令,岂敢怠慢。"他压低声音,"长安诸公都很担心,二十万对两万,不如再调些兵马..."

  "放心,"刘璟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高欢虽众,但沙苑就是他的葬身之地。你让尚书台准备好封赏事宜,等我捷报。”

  这时,华州刺史唐邕率领的五千州兵也赶到营地。这些州兵虽非精锐,但多是本地人,熟悉沙苑地形,个个都是活地图。

  "好!"刘璟大喜,握住唐邕的手,"唐刺史来得正好,让你的兵做向导,带精锐熟悉地形。我要每个将士都成为沙苑的'土地公'。"

  次日清晨,刘璟做出一个让所有将领震惊的决定。

  "全军换装,化骑为步。"他命令道,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战马全部送往潼关,交由守将妥善照料。"

  帐中一片哗然。玄甲精骑是大汉最精锐的骑兵,放弃战马等于自断一臂。

  "大王三思!"老将王老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脸色因激动而涨红,"我军所长在骑兵,为何要步战高欢?"

  刘璟不慌不忙,走到帐外,指着泥泞的土地:"这样的地形,骑兵冲锋得了吗?战马陷入泥泞,就是活靶子。"

  他又指向茂密的芦苇丛:"这样的环境,骑兵施展得开吗?芦苇比人还高,进去就迷失方向。"

  众将沉默,不得不承认汉王说得在理。刘璟继续说道:"高欢必以为我会用骑兵突袭,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重甲步兵据险而守,以逸待劳,这才是取胜之道。"

  他看向唐邕:"唐刺史,你率州兵在芦苇丛中开挖陷坑,布置绊索。要让高欢的每一步都付出代价。"

  又对王僧辩说:"王将军,你带人去附近砍伐树木,制作箭矢。我要每个士兵配备三百支箭,让箭雨遮天蔽日。"

  最后对高昂道:"二弟,你负责训练士兵使用重甲。很多人不习惯这么重的铠甲,你要让他们在三日内行动自如。"

  命令下达后,沙苑顿时变成一个大工地。士兵们砍芦苇、挖陷坑、练阵型,忙得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士兵的号子声、军官的指令声此起彼伏,仿佛一支庞大的工匠队伍而非军队。

  但令人惊讶的是,刘璟自己却显得格外悠闲。每日清晨,他必在营中巡视,与士兵闲话家常。

  "老张,你家小子的病好了吗?"他记得一个老兵的家中琐事,语气亲切自然。

  "大王还记得?"老兵受宠若惊,手足无措,"好了好了,多谢大王派去的太医。小子说长大了也要从军,跟着大王打仗。"

  午饭后,刘璟常拿着钓竿到渭曲钓鱼。有时一坐就是半天,鱼篓空空也不在意,仿佛不是来打仗,而是来游玩的。

  "大王真有雅兴。"唐邕忍不住对刘亮说,眼中带着不解。

  刘亮笑道:"大王这是在安军心呢。主帅从容,将士自然不慌。你看士兵们,还有之前的紧张吗?"

  果然,看到汉王如此淡定,士兵们的紧张情绪渐渐平息。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跟着大王打仗,就是死了也值。这仗打完,老子也要学大王钓鱼去。"

  这日傍晚,刘璟钓到一条三斤重的大鲤鱼,当即命人在营中架起大锅,熬制鱼汤。

  "来,都尝尝。"他亲自给士兵盛汤,动作自然如家常,"等打败高欢,我请你们喝长安最好的酒!管够!"

  营中欢声笑语,仿佛不是大战前夕,而是节日聚会。士兵们围着篝火,喝着鱼汤,听着汉王讲当年起兵的故事,士气在不知不觉中高涨起来。

  但夜深人静时,刘璟独自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烛光在他脸上跳跃,映出眼底深处的一丝忧虑。

  "大王还在担心?"刘亮悄声走进大帐,递上一杯热茶。

  刘璟轻叹,接过茶杯:"二十万大军,岂是儿戏。我表面从容,实则如履薄冰啊。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万千性命。"

  "大王已有必胜之计?"

  "计策是有,但战场瞬息万变..."刘璟的手指划过沙苑地形,"就看高欢会不会按我的预料行事了。若是他谨慎些,绕道而行,这番布置就白费了。"

  刘亮坚定地说:"大王乃天命之子,高欢必入彀中。"

  随着时间推移,沙苑的防御工事日渐完善,变成一座巨大的死亡陷阱。

  芦苇丛中,暗藏无数绊马索和竹签阵;渭曲岸边,搭建起隐蔽的箭楼,弓箭手可以居高临下射击;狭窄的通道处,挖掘无数陷坑,坑底插着削尖的竹竿,上面巧妙覆盖芦苇和浮土。

  最令人叫绝的是,唐邕建议利用沙苑的水网,开挖数条引水渠。

  "一旦开战,"唐邕解释,"可放水淹没低洼处,进一步限制敌军行动。泥泞之地,人马难行,正是我军以少胜多的良机。"

  刘璟大喜,拍着唐邕的肩膀:"此计大妙!立即施行。我要让高欢的骑兵在泥泞中挣扎,成为我军的活靶子。"

  士兵们日夜赶工,虽然辛苦,但看到精心构建的防御体系,每个人都充满信心。工事越是完善,他们越相信汉王能够带领他们创造奇迹。

  "高欢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一个年轻士兵一边磨刀一边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老兵笑道:"小子,仗可不是光靠工事就能赢的。不过...有大王在,咱们确实胜算很大。老子打了半辈子仗,从没见过像汉王这样用兵的。"

  与此同时,刘璟亲自监督"特殊部队"的训练——由玄甲精骑整编的五千重甲步兵,每人配备宿铁刀和特制大盾。这些曾经的骑兵正在适应新的作战方式,虽然笨重,但防御力惊人。

  "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刘璟对这支精锐说,声音如钢铁般坚定,"像钉子一样钉死在通道口,一步不退!让高欢的骑兵在你们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誓死效忠大王!"五千人齐声呐喊,声震四野,连芦苇丛中的水鸟都被惊起。

  夕阳西下,刘璟站在高处,望着初具规模的防御体系,嘴角终于露出真正的笑容。沙苑已经从一个普通的水网地带,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只等待猎物的到来。

  "兄长,”他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就在沙苑等你过来,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这场盛宴,我已经为你准备妥当了。"

  远在黄河对岸,高欢大军正在陆续渡河。谁也不会想到,在沙苑这片不起眼的土地上,一场惊天大战正在酝酿。而刘璟,这个看似从容的猎人,已经布好了所有的陷阱。
  http://www.c8e.cc/15351/4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