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祖珽斗孙腾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朝会结束后。

  邺城角落的一间厢房内,烛火摇曳,将祖珽伏案疾书的身影投在墙上,如同一个正在编织阴谋的幽灵。

  祖珽此刻的心情既兴奋又谨慎。笔尖在绢帛上飞快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毒蛇在草丛中穿行。

  "好个孙腾,果然老奸巨猾。"祖珽冷笑一声,停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元俊一死,他立即回朝,打乱了我所有布局。"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不过这样也好,元俊一死,高欢称帝的障碍又少了一个。"

  写完最后一行字,他将密信卷成细卷,用特制的火漆封好。这时,窗外传来轻微的扑翅声。祖珽轻轻推开窗棂,一支特制的竹哨在他唇边发出几乎听不见的音调。片刻后,一只灰鸽悄无声息地落在窗台上,红宝石般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微光。

  "告诉大王,计划有变,但大势仍在掌握之中。"祖珽低声自语,将密信塞入鸽腿上的铜管。他抚摸着灰鸽的羽毛,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高欢称帝之日,就是河北大乱之时。汉王的大业,就要成了。"

  灰鸽振翅而去,很快融入茫茫夜色。祖珽望着孙腾府邸的方向,眼中闪过算计的光芒:"孙老狗,就让你先得意几日。待我推动高欢称帝,看你还能翻起什么浪花。"

  次日朝会,太极殿内气氛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站在御阶下的高欢身上。这位实际掌控北魏大权的丞相,今日穿着绛紫色朝服,腰佩玉带,显得格外威严。

  孙腾率先出列,苍老但依然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元俊畏罪自尽,当另立新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元氏宗室,"然观元氏宗室,皆庸碌无能之辈,不足以承大统。"

  群臣窃窃私语,谁都听出孙腾话中有话。几个元氏宗室成员面露怒色,却敢怒不敢言。御史中丞崔劼站在孙腾身后,微微点头示意。

  高澄站在父亲身侧,敏锐地注意到祖珽正在朝臣中悄悄使眼色。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他的眼睛。果然,几个官员立刻出列附和:

  "孙公所言极是!如今天下大乱,非雄才大略者不能安天下。"

  "丞相功高盖世,当承大统!"

  "臣等恳请丞相顺天应人,登基称帝!"又有几人跪地高呼,声音在殿内回荡。

  孙腾脸色微变,他本想先立个傀儡皇帝,慢慢巩固自己的权力,没想到有人抢先一步推动高欢称帝。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劝进的官员,似乎在记住每一张面孔。

  高欢抬手制止了众人的劝进,沉声道:"此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安定朝局,处理朝中政事。"他的声音平静无波,让人看不出真实想法。

  退朝后,高欢单独留下孙腾。两人在偏殿对坐,侍从奉上茶点后悄然退下。

  "孙公如何看待今日之事?"高欢缓缓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孙腾躬身道:"老臣以为,称帝之事不宜操之过急。宇文泰在许昌虎视眈眈,若丞相贸然称帝,恐给其口实。"他仔细观察着高欢的表情,继续道,"不如先立一年幼的元氏宗室为帝,丞相继续摄政,待时机成熟再行禅让之礼。"

  高欢点头不语,心中却在权衡。他已年过四十,何尝不想称帝?但孙腾的顾虑也有道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看清朝中各方势力的态度。

  离开丞相府,孙腾回到自己的御史大夫府邸,立即召来心腹崔劼。

  "查查今日带头劝进的是哪些人,背后可有指使。"孙腾面色阴沉,"特别是那个最先跪地喊'登基称帝'的,我要知道他最近都和谁来往过。"

  崔劼躬身应诺:"下官这就去查。不过孙公,依下官看,这背后恐怕有高人指点。那些劝进的官员平日里并不亲近,今日却如此步调一致..."

  孙腾冷笑一声:"自然是有人在暗中操纵。你去查便是,我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我面前耍这种把戏。"

  与此同时,祖珽也在自己的宅邸中暗中行动。

  他召来几个安插在各大世家的绣衣卫,低声吩咐:"加大力度散播舆论,就说高王若是不称帝,就是辜负天下苍生之望。可以在酒肆、茶楼等地多安排些人讨论,务必让这种说法传遍邺城。"

  "指挥使放心,"一个绣衣卫笑道,"我们已经买通了几家说书人,明日就开始讲'真龙现身'的故事,影射丞相乃天命所归。"

  祖珽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记住,要做得自然,不能让人看出是刻意为之。"

  这时,一个年轻绣衣卫犹豫道:"指挥使,孙腾那边似乎也在行动。听说他正在联系元氏宗室,想要推举一个年幼的皇帝..."

  祖珽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孙腾这是自寻死路。你去散播消息,就说孙腾想要复辟元氏,架空丞相。"他冷笑道,"我倒要看看,高王听到这个消息会作何感想。"

  数日后,高澄悄悄来到祖珽的住处。这位年轻的世子穿着便服,只带了两名贴身侍卫。

  "孝征近日可听说朝中的风波?"高澄开门见山地问道,目光锐利地盯着祖珽。

  祖珽故作惊讶:"世子指的是?"

  "有人极力推动父亲称帝,又有人暗中阻挠。"高澄意味深长地说,"孝征以为,父亲该当如何?"

  祖珽沉吟片刻,道:"世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如今天下四分,丞相雄踞河北,正是开创基业的大好时机。若一味顾虑他人看法,反而错失良机。"

  高澄点头:"孝征所言极是。只是孙腾那老狗处处阻挠,实在可恨。"年轻的世子眼中闪过怒意,"他以为还是父亲刚起兵的时候,什么事都要听他指手画脚!"

  祖珽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孙公毕竟是老臣,顾虑周全也是常理。不过..."他压低声音,"若是丞相有意,属下倒有些办法可以让孙公改变主意。"

  高澄立即来了兴趣:"哦?孝征有何妙计?"

  祖珽微微一笑:"孙公之所以反对,无非是担心称帝后自己的地位不保。若是能让孙公相信,新朝建立后他仍能位极人臣,甚至更加尊荣..."

  高澄若有所思:"孝征的意思是..."

  "我愿替世子出面,和这个老头谈一谈,毕竟新朝建立后仍需几个老臣装点门面。”祖珽道,"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孙公明白,阻挠大势所趋并非明智之举。"

  高澄离开后,祖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深知高欢的野心,只要稍加推动,称帝之事必成。而一旦高欢称帝,孙腾这样的老臣必然失势,到时候...

  孙腾府中,老臣正与心腹密议。

  "必须阻止高王现在称帝。"孙腾斩钉截铁地说,"一旦称帝,世子上位,我等老臣必然被边缘化。去找元氏宗室中有威望者,推出来作为新君人选。"

  崔劼皱眉道:"可是孙公,元氏宗室中稍有威望的都已被丞相排除在外,剩下的不是年幼就是庸碌之辈..."

  "那就找一个年幼的!"孙腾打断他,"越是年幼越好控制。重要的是要有元氏血统,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与此同时,祖珽也在加紧行动。他通过绣衣卫的渠道,将孙腾寻找元氏宗室的消息悄悄散播出去,暗示孙腾有复辟元氏的心思。

  这场无声的较量在邺城各个角落展开。孙腾利用御史台的权力,以各种理由弹劾那些积极劝进的官员;祖珽则通过门客网络,在士族和民间散布各种传言。

  丞相府中,高欢独自站在廊下,望着远处的宫墙。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整个邺城。

  "父亲究竟在等什么?"高澄忍不住问道,"如今朝中劝进之声日盛,为何还要犹豫?"

  高欢没有回头,缓缓道:"等一个最佳的时机。等天下人都觉得,我称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转身看向儿子,"澄儿,你要记住,最高明的棋手,不是急着落子,而是让棋子自己走到该去的位置。"

  高澄若有所思:"父亲是说,让孙腾和他们..."

  "让他们去争,去斗。"高欢淡淡道,"我们只需要冷静观察,在最合适的时候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孙腾和祖珽,究竟谁能技高一筹?而高欢,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一切,都还悬而未决。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http://www.c8e.cc/15351/5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