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洛阳朝议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四月初三的洛阳,晨起便飘着淅淅沥沥的雨雾,将宫城的朱红宫墙浸得发暗。

  紫薇城大殿内,烛火噼啪作响,映得殿中那方传国玉玺泛着冷润的光泽 。

  这方真玉玺被裴元峥置于御案左侧,与御案上那份墨迹未干的密报形成刺眼对比,成了朝会最沉重的开场白。

  殿外的雨丝被风卷进殿角,带着湿冷的潮气,却远不及殿内凝滞的气氛。

  裴元峥身着紫色四爪龙纹朝服,腰系镶虎纹玉带,目光扫过殿下文武。

  (小课堂:隋朝无蟒袍,但有权臣 “龙纹朝服” 的定制空间。只要不触碰“五爪龙纹 明黄色”这个禁忌就行。)

  “长安密报,四月初九,李渊父子要扶杨侑登基。”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满殿波澜。

  御座上的杨侗猛地攥紧龙椅扶手,指节泛白得几乎要嵌进紫檀木的纹路里。

  在听到 “杨侑登基” 四个字之时,他的呼吸骤然急促,胸口剧烈起伏。

  “裴卿!杨侑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凭什么僭越称帝?”

  杨广嫡长子、元德太子杨昭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杨倓被宇文化及挟持,那他杨侗排行老二,自然是被拥戴称帝的不二人选。

  在杨侗心中,比他小的杨侑,有什么资格也来称帝。

  虽然都是傀儡皇帝,但至少他也是唯一的皇帝。

  若杨侑也称帝,那岂不是天有二日,全部乱套了。

  “朕…… 朕才是大隋正统!”

  他加重语气,刻意拔高的声调里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辩解。

  这 “正统” 二字,是他这么久以来最坚实的依靠。

  杨侑也是元德太子之子,也是杨广的孙子,一旦他在长安穿上明黄龙袍,天下人便会疑惑。

  到底谁才是杨广真正认可的继承者?

  是留守洛阳的杨侗,还是长安城里的杨侑?

  “他若登基,天下人谁还认朕这个皇帝?”

  这句话出口时,杨侗的声音里终于泄露出傀儡的无力。

  他太清楚这 “正统名分” 的脆弱 。

  他的帝位是裴元峥给的,兵权在裴元峥手里。

  朝政在裴元峥掌控下,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这一点点 “正统符号”。

  若是连这符号都被杨侑分割,他便成了洛阳城里的笑话。

  一个连 “正统名分” 都保不住的傀儡皇帝,凭什么让天下诸侯臣服?

  凭什么让隋室旧臣效忠?

  凭什么在裴元峥面前,还能保留最后一丝 “皇帝” 的体面?

  他的话里满是傀儡的无力,却也精准戳中了洛阳政权的命脉 。

  杨侗虽无实权,却占着先行登基的正统名分,这是洛阳政权区别于长安李渊这些诸侯的核心标识。

  一旦杨侑在长安登基,哪怕是李渊扶持的傀儡,也会将 “大隋正统” 的名分撕成两半。

  长安说 “杨侑是元德太子幼子,血脉纯正”,洛阳说 “杨侗是先帝托付的东都之主,有实绩支撑”,天下诸侯便会陷入 “认谁不认谁” 的观望。

  而他这个 “洛阳皇帝”,便会从 “隋室正统的象征”,沦为 “裴元峥挟制的另一个傀儡”。

  连最后一点存在的价值,都要被杨侑的登基稀释。

  裴元峥抬眼看向杨侗,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

  “陛下放心,臣召集群臣,便是要议阻截之策。”

  “只是眼下岩绿城战事吃紧,飞虎军和枭隼军皆在前线,若再调大军去长安,恐遭突厥偷袭,反倒让渔翁得利。”

  这话一出,殿下文臣武将的议论声渐渐平息,目光纷纷聚焦到几位核心重臣身上 。

  左仆射陈平、右仆射狄仁杰、颍川都督李靖……

  还有许久未曾出席朝会的楚王裴仁基、司徒裴矩,此刻都端坐在两侧,神色各异却都透着凝重。

  左仆射陈平率先出列,手中握着一卷奏疏。

  “大帅所言极是。”

  “突厥大军如今与我军在岩绿城僵持,随时可以再次增兵,所以飞虎、枭隼二军不可妄动。”

  “而冀州军区王猛都督那边也需防备多股势力,不可随时抽调。”

  “所以此时贸然与长安开战,绝非良策。”

  很快,户部郎中姚崇立刻起身附和,。

  “大帅,陈仆射所言极是。”

  “开年以来,我军先征瓦岗,又夺太原,如今又陷入与突厥大战之中,对粮草消耗极大。”

  “就算洛口仓的存粮再多,也经不起这般消耗。”

  “若此次再支撑大军赴长安,洛阳粮仓恐见底啊。”

  “且长安周边关隘 —— 潼关、武关、萧关,均由李世民心腹驻守,布防严密,我军若强行进军,怕是未到长安,便已损兵折将。”

  他的话戳破了 “大军阻截” 的不切实际,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狂熊大将军魏延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

  他性格火爆,声音也带着冲劲。

  “照你们说的,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杨侑登基?”

  “末将愿率五千锐卒,星夜奔袭长安,直取李渊父子狗头!突厥那边,让他们再撑几日便是!”

  “不可!”

  颍川都督李靖立刻出言阻止。

  他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刀。

  “魏延将军,长安防务非比寻常,李世民的玄甲军擅长伏击,你率五千人奔袭,无异于自投罗网。”

  “而且有密报传来,段志玄已率五千玄甲军埋伏在长安城外,专防我军异动,这分明是早有准备。”

  魏延还要争辩,楚王裴仁基却缓缓开口。

  他之前卧病在床,刚有好转,此次也是因长安之事破例出席。

  “文长,稍安勿躁。”

  他看向裴元峥,目光中满是支持。

  “本王以为,大军不动,不等于无计可施。”

  “长安城内暗流涌动,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父子三人本就各怀鬼胎,杨侑登基不过是他们暂时的权宜之计。”

  “咱们若能在长安搅乱局面,让大典办不成,或是办得‘名不正言不顺’,便也算阻截成功。”

  司徒裴矩立刻附和,“楚王所言极是。”

  “杨侑登基,需按礼制举行祭天、献册、受玺三礼。”

  “若能破坏其中任一环节,或是让天下人知晓他的没有玉玺 ——”

  他看向御案上的真玉玺,语气加重。

  “那他的帝位便成了笑话。”

  “老夫建议,派精锐潜入长安,一来探清李渊父子的虚实,二来伺机破坏大典筹备,若能策反长安城内不满李家的官员,更是上策。”
  http://www.c8e.cc/15352/6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