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建造砖窑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痢疾这种“瘟疫”的风波彻底平息,武陵县百姓的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

  街头巷尾的哭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叫卖声、说笑声,连茶馆里都坐满了人,聊着瘟疫过后的日子。

  苏康坐在县衙正堂,看着案上整理好的吏治清单 —— 以前爱偷懒的衙役被训诫后规矩了,私下收好处的小吏也退了赃款,整个县衙的风气焕然一新。

  可他没闲着,心里早就盘算着更要紧的事:“光安稳不行,得让百姓的日子有奔头,先从建工坊、搞生产开始,先烧青砖、再炼铁、最后制水泥和玻璃,一步一步来。”

  当天下午,苏康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铺开几张厚实的麻纸,研好墨,凭着脑子里的现代记忆画起图纸来。

  他使用的是鹅毛笔。

  先画砖窑,他蹲在纸上比划,窑身画成圆筒形,下面留着进火的“火门”,中间分三层窑床,每层都标着“留三寸通风缝”,顶上还画了个倾斜的烟囱,旁边写着“烟囱高丈二,排烟更顺”。

  接着画炼铁高炉,他先粗粗勾勒出鼓风的木风箱,又在旁边标注着“炉底垫耐火泥”;水泥窑和玻璃窑也没落下,尤其在玻璃窑旁边特意写了“需石英砂、纯碱,窑温要够”的小字。

  画到半夜,桌上摊了五六张图纸,每张都密密麻麻标着尺寸和注意事项。

  苏康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拿起砖窑图纸看了又看,想起以前在纪录片里见过的土窑结构,又添了句“窑壁用黄泥混合碎陶片,耐烧”,这才满意地放下笔。

  第二天一早,苏康便让人去请鲁琦和他兄弟鲁钰。

  鲁琦兄弟俩是武陵县有名的手艺人,鲁琦擅长木工和器物改造,上次盖学堂时设计的上推窗就很出彩;鲁钰则懂些烧窑的门道,以前帮着百姓烧过土坯,对火候把控有经验。

  两人接到消息,早饭都没吃完就往县衙跑,一进门看见桌上的图纸,眼睛瞬间亮了,凑过来翻来覆去地看,手指在图纸上轻轻摩挲。

  “大人,这砖窑的样子,跟咱们以前见的土窑差太远了。”

  鲁钰指着图纸上的分层窑床,眉头微微皱起,“以前的窑就是一口大土坑,砖坯堆在一起烧,要么外层烧糊,要么里头夹生。您这分层留缝的法子,真能烧匀?”

  “能不能烧匀,得试了才知道。”

  苏康笑着把砖窑图纸推到他们面前,“我就信你们兄弟俩的手艺,先从砖窑开始搞,烧出青砖来,以后盖房子、修道路都能用。这图纸你们拿回去,有不明白的随时来问我。”

  鲁琦攥着图纸,手心都出了汗,激动得声音都有点颤抖:“大人放心!我们兄弟俩肯定琢磨透,不辜负您的信任!”

  图纸交出去,苏康又带着周文彬、王刚和鲁琦去选工坊地址。

  几人骑着马在苗岭周边转了两天,最后选定了苗家寨附近的一片荒地 —— 这里离苗寨不到两里地,山脚下就有小溪,取水方便;荒地有上百亩大,足够建好数十个工坊;而且靠近山脚,以后开采石墨、高岭土和煤炭也省劲。

  苗家寨的阎武听说苏康要建工坊,主动带着十几个族人前来帮忙。

  他们扛着锄头、镰刀,把荒地上的杂草、碎石清理得干干净净,连地里的树根都挖了出来。

  阎武擦着汗对苏康说:“苏大人,您要的那什么‘石墨’,我们寨后山上就有,黑亮亮的,以前孩子们还拿来画画。我跟我爹带着人去采,保证按您要的量送过来,绝不耽误事!”

  苏康连忙道谢:“辛苦你们了,开采的时候注意安全,需要镐头、箩筐就跟县衙说,我让人给你们送过去。”

  接下来的半个月,鲁琦兄弟俩带着十数个技艺娴熟的工匠,在荒地上搭起了简易工棚。

  他们照着图纸砌砖窑,先用木杆搭好架子,再用黄泥混合碎陶片和匀,一块一块往上砌窑壁。

  苏康没事就往工地跑,有时蹲在旁边看他们砌窑,想起什么细节就补充:“窑床的砖要错开砌,别留直缝,不然容易漏火”、“火门旁边再砌个小土台,方便放柴火”,等等,诸如此类。

  鲁琦听得认真,有时还会跟苏康争论。

  在建造砖窑烟囱时,两人就曾为烟囱的倾斜角度吵了起来。

  鲁琦觉得烟囱直着建更省事,苏康却坚持要倾斜十五度:“直烟囱排烟慢,火劲上不来,倾斜点能让烟顺更快,窑里温度才均匀。”

  最终,鲁琦也只能妥协,半信半疑地按着苏康说的去做。

  等砖窑快砌好时,试着点了把火,见到黑烟顺着倾斜的烟囱“呼呼”往外冒,鲁琦才服了气:“大人还是您懂行,这烟囱果然比直的好用!”

  砖窑砌好那天,鲁琦特意杀了只鸡,炖了锅鸡汤,请工匠们和苏康一起享用。

  大家围着土灶,捧着粗瓷碗,喝着鲜美的鸡汤,聊着烧砖的事。

  鲁钰说:“明天就开始和泥制坯,我已经让人去山脚下挖黄土了,那土黏性大,烧出来的砖肯定结实。”

  苏康点点头,又叮嘱:“泥要和得软硬适中,最好用脚踩匀,再醒上半天,不然砖坯容易裂。”

  第二天一早,工匠们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十几个人把黄土堆在空地上,泼上溪水,光着脚在泥里踩踏,“啪嗒啪嗒”的声音老远都能听见;踩好的泥被揉成面团大小,再放进木模子里压成型。

  木模子是鲁琦连夜赶做的,方方正正,正好能压出半尺见方的砖坯。

  砖坯脱了模,整齐地摆在晒场上,就像列队的小兵。

  晒砖坯的日子最熬人,得盯着天气,怕下雨把砖坯淋坏。

  有天傍晚突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苏康正好在工地,赶紧喊着工匠们收砖坯。

  大家抱着砖坯往工棚里跑,苏康也抱起两块,跑得满头大汗,砖坯上的泥蹭了他一身,活像个泥人。

  鲁琦见了,连忙说道:“大人您歇着,这点活我们来就行!”

  苏康却笑着说:“多个人多份力,早点收完踏实。”

  等砖坯晒到半干,终于能进窑了。
  http://www.c8e.cc/15781/2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