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你不知道的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众人知道杨元嗣接下来要说正题了,都放下了筷子,洗耳恭听。

  “不知道这位是?”

  杨元嗣指着那位站起来的青年问道。

  萧干起身道:“这是我的侍卫统领,耶律阿古哲,有万夫不当之勇。”

  杨元嗣放眼去看,阿古哲身高八尺开外,面色古铜,身材孔武有力。

  阿古哲上前一步,行了个军礼,道:“不知道王爷给我们的是什么富贵?”

  杨元嗣环视全场,缓缓道:“辽国已经覆灭,不知道都统以后有什么打算?”

  萧干眼珠转了几转,故意说道:“族中长老多数意属金国,我在左右为难……”

  杨元嗣哈哈大笑,却不说话。

  刘十三站在他旁边,帮腔道:“我阿哥笑话你不说实话呐。”

  “刚才阿古哲说在座的都是爽快人,那我也不妨直说了。”

  “你们现在只有一条路能走了,就是归附大宋。”

  杨元嗣的声音很大,他说完之后,所有的人都看向萧干。

  萧干干笑几声,“王爷先喝酒,其他稍后再谈。”

  杨元嗣知道他这是同意了自己的提议,具体系列需要详谈。

  宴席散后已经到了二更时分,萧干就迫不及待的找到了杨元嗣。

  随同他而来的只有阿古哲和另一个精瘦的年轻人,是萧干的外甥乙室巴斤。

  萧干来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要看看自己能卖个什么价钱。

  郭药师现在是春风得意,在大宋朝廷上风光无限。

  他投入了童贯门下,简直被当成了燕云的柱石。

  据说常胜军的军力达到了十几万人,粮饷充足。

  李处温作为燕京留守,走的是蔡京的门路,活的也是十分滋润。

  正是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奚人才想着投靠大宋。

  现在跟这些人谈判,杨元嗣心里已经有了底。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比较单纯的,比起前世那些刁钻的客户好应付的多。

  你只要了解到了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稍微加一点筹码就可以了。

  萧干的需求很简单,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同时给整个奚族争取到一块生存之地。

  杨元嗣能给他的要比这些还要多,所以谈判进行的就非常顺利。

  当萧干听到大宋朝廷可以给自己一个蔚州节度使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他以前在辽国的南院,最高职位是枢密副使,名义上是军方的二把手。

  可是谁都知道,南京的所有军务都是耶律大石说了算,他就是个摆设。

  大宋的节度使也分为虚名和实名,虚名节度使只是个荣誉称呼。

  但是实封的节度使就不一样了。

  郭药师现在就是范阳节度使三年之内连土地赋税都不用交。

  萧干要是能争取到蔚州节度使,所有奚人都要感谢他八辈祖宗了。

  “王爷说的话可当真?”

  萧干端着茶杯的手都不太稳了,茶碗和茶碟相碰,发出“叮当”的声音。

  杨元嗣忍住笑意,严肃说道:“当然当真,不过要用些手段。”

  “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肯定如你所愿。”

  萧干立即起身,给杨元嗣行礼道:“王爷请教我,奚人全族必不忘你大恩!”

  杨元嗣的策略也很简单,就是让萧干待价而沽。

  以他对大宋朝廷的了解,如果萧干全族直接投降,那么顶多能有个统制官的职位就不错了。

  但是只要表现出在金国和宋国之间摇摆,统战价值就会迅速提高。

  杨元嗣还特别嘱咐,不要提这些是自己的主意,也不要让人知道自己来过蔚州。

  萧干站在头脑里完全一片空白,甚至都有些开始感激杨元嗣了。

  阿古哲的思维还比较清醒,说道:“王爷如此无私为朝廷着想,实在是大宋之福。”

  这个家伙倒是比萧干聪明的多。

  杨元嗣知道如果没有个合合理的解释,他不会放下心里的疑虑。

  毕竟咱在大宋可没有一心为公的官员了。

  杨元嗣站了起来,满面忧愁道:“我对朝廷忠心耿耿,怎奈本朝体制如此……”

  “如果这次还是以我的名义上书请附,必定会有人大做文章,反而影响你们……”

  萧干高喊道:“不能落了王爷的功劳,就以……”

  杨元嗣还没等他说完,直接摆了摆手,“我现在只愿家财万贯,平安一生才好。”

  他表情萧索,又展颜笑道:“别忘了我的那份利,我还要在蔚州城内开个大店呢!”

  此时不光萧干,阿古哲和乙室八斤都沉浸在杨元嗣出色的演技中,

  无法自拔。

  经历了短暂的沉默,萧干拍着胸脯道:“王爷对我们奚族大恩,无以为报,金银财宝任凭拿取。”

  杨元嗣当然也不是冲着他点儿金银财宝来的,他仔细跟萧干说了张固安的联络方法。

  这些奚人虽然汉化已久,但是大宋朝廷和辽国南院也不是一个数路。

  张固安在汴梁可谓是八面玲珑,杨元嗣早给他传递了消息。

  萧干按照杨元嗣的指点,走了高俅的门路。

  徽宗果然大喜,这又是一件开疆拓土的壮举。

  萧干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蔚州节度使的职位,还得到了一大批赏赐。

  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还需要杨元嗣解决的问题就剩下了耶律大石和耶律定。

  杨元嗣不能在蔚州多耽搁,只住了三天就在萧干等人恋恋不舍的目光中出了城。

  在出北门的时候,杨元嗣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一闪而过。

  等他追上去的时候,却发现那人已经完全没了踪影。

  刘十三摸着后脑说道:“那人好像是郭淮山的样子,好久不见,我也看不真切。”

  杨元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脸上一片阴云……

  他跟刘十三都是一人双马,很快就追上了花荣。

  耶律大石的队伍还在缓慢的前进,花荣的骑兵一直控制着马速跟在他们后面。

  杨元嗣问道花荣,最近辽军的动向如何。

  花荣叹了一口气,说道:“耶律大石将晋王耶律淳宰了,头都挂在杆子上好几天了。”

  杨元嗣知道这是他们内部出了矛盾,并不意外。

  耶律大石看起来是完全要另起炉灶了,耶律淳估计还想着重振大辽的荣光呢。
  http://www.c8e.cc/15922/3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