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无疑是一场豪赌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巴基斯坦南部的车间,在深夜的寂静中,依然倔强地亮着灯光。

  灯光下,努尔·艾哈迈德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

  他是一位来自俾路支省的青年技工,也是“星火计划”的首批本土操作员之一。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芯片内部的每一个细微结构。

  深夜,其他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努尔和他的团队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他们正在调试一条新封装线,这条生产线对于整个车间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今天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

  “努尔,你看这个参数,好像有点不对劲。”团队里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指着屏幕上的数据,皱着眉头说道。

  努尔凑过去仔细一看,果然,数据显示“努尔1型环境适配包”在雨季高湿环境下出现了参数漂移。

  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整个封装线的良品率大幅下降。

  “我们联系一下杭州总部,看看有没有远程支持。”另一个人提议道。

  努尔摇了摇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时间不等人,我们自己解决!”

  他深知,等待远程支持可能会耽误很多时间,而且他们遇到的问题,只有他们自己最了解。

  他决定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干就干,努尔立刻翻出了白天分享的开源框架文档。

  这份文档是华芯科技的技术骨干白天提供的,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芯片封装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努尔像一块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文档中的知识。

  他认真研究着文档中的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各种想法在他的脑海中碰撞、融合。

  突然,他眼前一亮。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将本地的气象数据与芯片的封装过程结合起来,重新建模,或许可以解决参数漂移的问题。

  说干就干,努尔立刻开始行动。

  他调取了俾路支省的气象数据,仔细分析了雨季高湿环境对芯片封装的影响。

  然后,他开始在电脑上编写新的脚本,对芯片的封装过程进行优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努尔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仿佛忘记了时间和空间的存在。

  为了验证新脚本的效果,努尔甚至在无尘室的角落里搭建了一个微型测试舱。

  他将芯片放入测试舱中,模拟雨季高湿环境,然后运行新脚本,观察芯片的性能表现。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终于,在凌晨三点,新版本的脚本成功运行了!

  数据显示,芯片的良率稳定在98%以上!

  努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他们成功了!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克服了技术难题,保证了封装线的正常运行。

  他迫不及待地将成果上传到全球协作平台,并在附言中写道:“这次,是中国老师教的方法,我们自己的答案。”

  远在杭州的华芯科技总部,白天收到了努尔上传的更新包。

  他立即组织团队进行评审,经过仔细的分析和验证,他们确认努尔的优化方案完全可行,甚至可以适用于东南亚、非洲等多个高温高湿地区的产线。

  白天兴奋地找到楚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楚总,我认为应该将努尔的优化方案纳入‘火炬导师计划’的标准课程,让更多的工程师学习和借鉴。同时,我建议设立一个‘南方技术贡献榜’,每季度公示由发展中国家工程师主导的十大改进案例,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工程师参与到技术创新中来。”

  楚墨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你的想法很好,就按你说的办。”

  白天激动地说道:“这不是我们的胜利,是星火真正落地的声音!”

  与此同时,在德国柏林,一位名叫小野真美的独立科学伦理研究者正在整理“南方技术叙事”的访谈资料。

  她一直关注着华芯科技的“星火计划”,并对该计划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当她看到努尔的日志记录后,深受触动。

  她连夜撰写了一篇题为《当边缘成为中心》的评论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

  在文章中,小野真美指出,“华芯模式”的真正突破不在于技术输出,而在于“认知主权”的归还——即让受援国工程师从执行者转变为问题定义者。

  她认为,这种模式能够真正激发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潜力,促进全球科技的共同发展。

  这篇文章发布后,迅速在国际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联合国科技与发展署官网也转载了这篇文章,并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

  然而,就在“燎原机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暗流也在涌动。

  雷诺通过老周遗留的情报网截获了一份加密通讯。

  这份通讯显示,在英国私募合伙人被捕后,“灰隼”残余势力紧急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

  在会议上,他们一致认为,“燎原机制”已经构成了战略级的威胁。

  因为该机制使技术控制权彻底碎片化,他们无法再通过收买个别节点来实现瘫痪。

  经过一番密谋,他们决定启动一项名为“断根行动”的计划。

  他们计划以慈善基金的名义,资助一批南线合作国的本土NGo,鼓动他们发起“反对外国技术霸权”运动,目标是逼迫政府终止与华芯的合作协议。

  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夜景,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看来,有些人真的坐不住了。”他喃喃自语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开始行动吧……”

  楚墨端坐在会议桌前,指尖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听雷诺汇报完“灰隼”残余势力的动向。

  他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丝毫惧色,反而闪烁着一丝玩味。

  “断根行动?有点意思。”楚墨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们怕的是技术控制权分散……那就让他们更怕一点。”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高管,语气平静地说道:“飞鱼,立刻执行。公开‘燎原机制’的所有运作流程,包括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每一个项目的评审标准,以及每一项成果的归属条款。同时,邀请ItU(国际电信联盟)派遣观察员,参与我们的年度审计。”

  团队成员面面相觑,显然对楚墨的决定感到意外。

  公开所有信息,这无疑是将自己置于聚光灯下,任何瑕疵都将无所遁形。

  楚墨淡淡一笑,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他们怕的不是钱,是透明。那就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让他们无计可施。”

  当晚,巴基斯坦南部工厂的车间里,努尔正疲惫地伸着懒腰。

  突然,协作终端的屏幕亮了起来,自动推送了一条新消息——“华芯科技创新基金申请指南(俾路支省特别版)”,标题赫然写着:“你的问题,你来解决。”

  屏幕微光映在他黝黑的脸上,仿佛一簇不灭的火星,在他眼中燃烧。

  他缓缓点击了“申请”按钮,一行小字浮现出来:“请上传您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设想,最高可获得100万美金的研发经费支持。”努尔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同一时间,信息安全主管推门进来,对着楚墨低语了一句:“楚总,巴基斯坦多家地方媒体……”

  楚墨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继续说下去。

  “我知道了”,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楚墨的话音刚落,一种无形的压力便像蛛网般,迅速在华芯科技内部蔓延开来。

  公开“燎原机制”的所有运作流程,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赢了,便能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输了,则可能万劫不复。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中,远在巴基斯坦南部工厂的努尔,正沉浸在“华芯科技创新基金申请指南”带来的希望中。

  屏幕上跳动的文字,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他追逐技术梦想的道路。

  他那双常年沾满油污的手,此刻却小心翼翼地在键盘上敲击着,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然而,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

  第二天清晨,巴基斯坦多家地方媒体,如同事先排练好一般,突然集中火力,报道了一则耸人听闻的新闻。

  新闻标题极具煽动性,诸如“星火计划是糖衣炮弹?”、“警惕!华芯科技的数字殖民陷阱”、“巴基斯坦半导体产业,谁来守护?”等等,充满了阴谋论的色彩。

  更令人不安的是,新闻中还附上了一段经过精心剪辑的会议录音。

  录音中,一些模糊不清的声音,被刻意解读为“中方人员”正在讨论如何通过技术入股,变相控制巴基斯坦的半导体产业链,甚至还模拟出“我们必须掌握投票权”之类的敏感言论,极力渲染一种“技术霸权”的氛围。

  一时间,舆论哗然。

  努尔所在的工厂周边,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抗议横幅,上面用乌尔都语和英语写着各种标语,诸如“拒绝技术殖民”、“扞卫民族产业”、“滚出巴基斯坦”等等。

  一些不明真相的工人,也开始受到蛊惑,情绪变得焦躁不安,生产节奏受到了严重影响。
  http://www.c8e.cc/15968/6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