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第268章 跟着胡大老爷果然吃香喝辣!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8章 跟着胡大老爷果然吃香喝辣!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就算你们升官快又如何?

  等老子慢慢爬上去时,怕不是要给诸位坟头添土了。

  拜访过胡大老爷后,郭翔这帮人当真开了窍。

  什么党争站队都是虚的。

  只管埋头办事,自有胡大老爷撑腰,该得的半分不会少。

  其余闲事,一概不理!

  说来也怪,他们这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做派,偏就入了朱元璋的法眼。

  锦衣卫密报呈上御案,皇帝看着奏章直摇头。

  可这般踏实肯干的劲头,终究让朱元璋龙颜大悦。

  既然他们只求应得之份——

  那便如他们所愿!

  朱元璋金口一开,此事就此定夺。

  自此郭翔众人死心塌地,恨不得在额前烙个"胡"字。

  交代完郭翔等人的前因后果,脉络已然明晰。

  这群人哪个不是人精?

  实乃大明开国年间真正的栋梁之材。

  虽够不上名垂青史,放在官场里也是拔尖的人物。

  既聪明又能干,平日自然谨守本分。

  会友馆的出现更令他们如获至宝!

  原本只打算拍拍胡大老爷马屁,谁知进去后发现受益的竟是自己。

  此处依旧延续胡大老爷一贯作风——

  坦坦荡荡,毫不掩饰。

  郭翔等人简直欣喜若狂。

  跟着胡大老爷果然吃香喝辣!

  还是堂堂正正地享用。

  瞧这馆子里,各衙门各品级的同僚济济一堂。

  最令人感到惬意的,莫过于后院那个专供皇家与胡家使用的小院。

  虽未明言,却在字里行间道尽一切。

  胡大老爷,忠心可鉴!

  有了这处所在后,不仅生活便利许多,更重要的是无形中增添了不少交际机会。

  同是会友馆的成员,下朝后在此打打麻将、品品茶,有何不可?

  若是偶然相遇闲聊几句,又有何妨?

  今日遇上胡大老爷,还能聆听他的"指点",实属意外之喜。

  郭翔望着眼前一众欲言又止的同僚,深深吸了口气。他闭目凝神,细细回味着胡大老爷方才的嘱咐,缓缓开口道:"既然诸位对事关陛下的论断没有异议,那便接着探讨胡相的其他提示。"

  他依旧闭着眼睛,低声道:"近期一年内务必安分守己,争取做出些政绩。"

  "说不定哪天,机遇就会降临诸位头上。"

  "毕竟大明永远需要能办事的人!"

  说到此处,郭翔猛然睁眼:"我们逐条分析。首先,为何限定一年之期,还强调要有政绩?"

  "说句不中听的,虽然我等不及胡相,但比起其他官员,办事能力总归略胜一筹吧?"

  众人闻言,不约而同地露出自豪之色。

  确实,这一点他们胸有成竹。

  正是凭借实干精神,他们才能步步高升。

  见无人接话,郭翔只得继续阐述己见:"依本官之见,其中暗含两层深意。"

  "其一,必有重大变故,胡相才会敦促我等尽快建功。"

  "其二,定有千载难逢的机遇将至,否则胡相何必特意强调政绩?"

  "这说明在胡相眼中,我等过往的作为尚显不足,若机遇来临,恐难斩获应得的好处。"

  众人闻言,皆震惊地望向郭翔。

  官场之上,建功立业谈何容易?

  这绝非单凭能力就能成事。

  一个好汉尚需三个帮,岂有独木能成林之理?

  若要在一年内做出成绩,免不了要四处求助。

  那可是要欠下人情,甚至是天大的人情。

  而人情债,有时最难偿还。

  但既然这番见解源自胡大老爷的"指点",众人心中自然多了几分计较。

  见众人仍在沉思,郭翔继续剖析第二点:"再者,胡相所言'说不定哪天好运降临',这个说法,颇值得玩味!"

  "咱们心里都清楚,这种大范围的官职晋升来得如此突然,多半是朝了变故。"

  "若是寻常调动,风声早该传出来了。"

  "否则交接事宜无从准备,后续安排也难办。"

  "可这次升迁旨意直接从御前发下,除了圣意,本官实在想不出其他缘由。"

  "这里就有个疑问:陛下为何突然要提拔这么多官员?"

  "总不会像李善长案那样,再来一次大清洗吧?"

  提起这事,在座众人虽都曾在那桩案子里获益,仍不免背脊发凉。

  那场景实在骇人。

  前些日子还在眼前趾高气扬的上司同僚,转眼就成了亡魂。

  这简直荒谬至极!

  偏生在座诸位都尝过其中甜头。

  若是有功无过,说不定真能平步青云。

  毕竟他们已亲历过一回。

  郭翔说到这里,已是殚精竭虑。

  "最后一点,胡相说大明永远缺办事的人!"

  "依本官看,这就是在安抚我等。"

  "照旧例行事,虽不能大富大贵。"

  "但保我等仕途坦荡总没问题。"

  "换言之,胡相明示我等:圣意未改,我等路子走对了,坚持即可!"

  "本官说完了,诸位看看可有疏漏?"

  郭翔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眼底已无方才的轻松。

  他对胡相知之甚深。

  在座众人里,唯有他借公务之便与胡相深谈过几次。

  因此他明白胡相的忌讳。

  只要不涉及与圣上对立,胡相其实很好相处。

  甚至几句奉承就能让他开怀。

  今日话说得这般隐晦,只可能事关圣上。

  而且是胡相认为绝不能外泄的御前消息。

  想到这里,郭翔心头突跳。

  莫非......圣体抱恙?

  若真如此,太子继位确实是个机会。

  只是这猜测,未免太骇人听闻?

  郭翔的揣测看似荒诞。

  却阴差阳错触及了真相。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回旋镖在空中打转。

  不过这些琐事,胡大老爷早已抛之脑后。

  这事与他毫无干系。

  说到底,他不过是念在往日情分,又见对方做事勤恳,才随口劝了两句罢了。

  他可有说过什么犯忌讳的话?

  或是讲了什么不该讲的?

  都没有!

  那不就得了!

  实际上,仅仅过了一夜,胡大老爷正舒舒服服地带着一群美人儿在会友馆吃喝玩乐,而后回府悠闲了几日。

  另一边,朱元璋却沉着脸,神情冷峻地盯着手中的奏报。

  良久,他才抬头看向毛骧。

  “惟庸这话,可有问题?”

  “他让郭翔他们踏实办差,日后自有好前程,这话难道错了?”

  毛骧此刻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怎么一看到胡大老爷与官员接触,就急匆匆跑来“告状”了呢?

  真是昏了头了!

  胡大老爷的圣眷,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厚。

  不过,毛骧也不是无话可说,他一脸肃然道:

  “皇爷,卑职在监察会友馆时,已发现端倪。”

  “这会友馆不仅常有官员频繁聚集,有结党营私之嫌。”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与商贾勾结。”

  “那些商贾借着打牌、缴纳会费、宴饮等名目,暗中行贿。”

  “虽数目不大,但此风不可长啊,皇爷!”

  朱元璋紧锁眉头,盯着奏报,神色凝重。

  显然,这两件事都触犯了他的忌讳。

  然而……事情牵扯到胡大老爷,况且这会友馆的事,他此前还说过无妨,如今反悔去找麻烦?

  他朱元璋虽时常不讲理,但也是看人的。

  至少对胡大老爷,多少还得给几分颜面。

  毕竟,这是真正的老兄弟,又是儿女亲家。

  想到这儿,朱元璋挥了挥手。

  “行了,毛骧,你先退下吧!”

  “这事儿,咱得和惟庸好好谈谈。”

  毛骧咂咂嘴,心中又是羡慕又是无奈,只得老实离开。

  他很清楚,自己可没胡大老爷这样的待遇。

  若再啰嗦,说不定反要挨收拾。

  胡大老爷来得倒是很快。

  毕竟,他眼下闲得很。

  一到御前,朱元璋便将毛骧查出的奏报递给他。

  “你自己先瞧瞧!”

  “咱知道你不为这些破事,但咱想听听你的看法。”

  胡大老爷接过宋利递来的锦衣卫密报,刚刚展开便微微扬起了眉梢。

  会友馆果然被盯上了。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

  这处产业不仅归属胡府名下,更是众多官员时常往来的场所,自然成了情报汇集之地。

  胡大老爷仔细阅览完密报内容,沉吟片刻后对朱元璋提议道:

  "陛下,不如召太子殿下前来。"

  "臣等三人共同商议此事更为妥当。"

  "有些要事应当让储君知晓。"

  朱元璋闻言再次蹙起眉头。

  他仍示意宋利前去传唤太子。

  待宋利匆匆离去后,朱元璋转向胡大老爷问道:

  "此事为何非要太子参与?"

  "似乎并非什么紧要大事。"

  胡大老爷神色坚决地摇头。

  "此事确实需要太子在场。"

  "臣想与陛下和太子探讨朝廷大政。"

  "若太子在场,有什么见解可直接提出。"

  "若是缺席,待他日后登基发现政令不合心意..."

  "恐怕会直接更改新政。"

  "因为他无从知晓当初制定时的考量与缘由。"

  "只要觉得不合时宜,自然会按自己的意思修改。"

  朱元璋凝视着胡大老爷,许久才缓缓颔首。

  这个道理他自然明白。

  但此刻朱元璋心中另有疑虑。

  '惟庸为何对标儿如此上心?'

  '莫非真在期盼朕早日禅位?'

  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让朱元璋心头火起。

  他强压下翻涌的怒意。

  生怕一时冲动将胡大老爷推出午门问斩。

  朱标很快赶来。

  或许是宋利告知此事关乎父皇与胡大人共同商议的要务。

  能让两位长辈同时召见,必然是非同小可之事。

  行礼过后,胡大老爷便将那封密报递到太子手中。

  "殿下先看看这个。"

  "此物正是今日议事的起因。"

  朱标接过密报仔细阅读,眉头渐渐紧锁。

  朱元璋望着爱子这般神态,心中暗自欣慰。

  '不愧是朕的太子,颇有朕年轻时的风范。'

  胡大老爷懒得与他们父子绕弯子,径直点明道:

  "此事暴露出两大隐患。"

  "其一,官员眼下或许尚未结党营私,但日后必生事端。"

  "轻则联手办事,重则串通欺瞒。"

  "这般情形,迟早要现形。"

  "其二,官员借我那场地,已与商贾勾连。"

  "虽说眼下只是小利,往后呢?"

  "难保不会利欲熏心,酿出更大祸事?"

  "商人图利,官员也想搏个前程!"

  "这两个问题,便是咱们要解决的!"

  朱元璋与朱标同时拧紧眉头。

  胡大老爷所言之事。

  必定会成为现实。

  父子二人对此深信不疑。

  这等事早已屡见不鲜。

  非关他人引诱。

  纯粹是人性贪婪使然。

  想到此处,朱元璋头皮发紧,盯着胡大老爷道:

  "惟庸,你非要标儿过来,究竟有何打算,直说便是!"

  朱标诧异地望向岳父。

  未料自己不在场仍被牵连。

  胡大老爷却神色自若,坦然面对父子二人:

  "陛下、太子,此事归根结底是吏治问题。"

  "尤以肃贪反腐为重!"

  "虽说陛下严刑峻法,剥皮实草震慑众人。"

  "但不得不承认,贪腐之事至今未绝。"

  "今日要议的,是定下一套章程。"

  "这套章程须得周全,行之有效。"

  "不仅要贯彻洪武朝,更要延续至太子继位。"

  "这正是臣请太子到场的原因。"

  "太子若明白制定此制的初衷,知晓其中关节。"

  "将来即便要改动,也不至于越改越乱!"
  http://www.c8e.cc/15975/2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