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他是真怕啊!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胡大人拍着胸口说道。

  朱元璋闻言正要发怒,见他风尘仆仆的憔悴模样,又心软下来。

  "瞎想什么!"

  "朕身子好得很!"

  "是有要事与你商议,才急召你回来!"

  胡大老爷听闻此言,随手抄起一张圆凳坐下,不耐烦地说道:

  "既如此,何必这般火急火燎?"

  "我这不是怕您老人家有个好歹嘛!"

  胡大老爷咂了咂嘴,转头对着侍立一旁的宋利吼道:

  "宋利!你是怎么做事的?"

  "这点眼色都没有?"

  "没瞧见我茶饭不思的模样?"

  "快去备些茶点来!"

  "记着!不要点心,让御膳房正经做些吃食,饿得紧了!"

  宋利平白挨了顿训斥,满腹委屈却不敢发作,只得眼巴巴望向朱元璋。

  朱元璋见状连忙吩咐:

  "去吧,让御厨照胡爱卿的口味准备。"

  宋利暗自瞥了胡大老爷一眼,匆匆领命而去。

  见宋利灰头土脸地退下,胡大老爷这才舒展身子,拖着圆凳挪到御案前,懒洋洋地趴在上面问道:

  "陛下,这会儿清净了,到底出了什么要紧事?"

  "不是臣多心,依臣对陛下的了解,除非龙体欠安这等大事,您断不会如此着急。"

  朱元璋望着眼前这个毫无臣子仪态,困得睁不开眼的胡大老爷,终于明白他为何如此惊慌。

  确实,胡大老爷慌了神。

  他心知肚明,自己在大明逍遥快活的底气,一是倚仗系统相助,二则源于对"历史"的先知先觉。

  虽说他一直提防着朱元璋,但只要这位不突然发疯,自己便性命无忧。

  毕竟他胡大老爷从不触碰朝堂禁忌,整日里只顾着摆弄些无伤大雅的嗜好。

  这些消遣连律法都未曾触犯。

  若连这都要管束,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正因如此,随着对朱元璋的了解日渐加深,胡大老爷活得越发恣意。

  谁知突然接到圣躬违和的讯息,怎能不叫他方寸大乱?

  他是真怕啊!

  生怕一觉醒来,这世道变得面目全非。

  长生未得,退路未备。

  多少奇思妙想尚未实现。

  怎就平地起风波了?

  吓煞人也!

  朱元璋察觉到胡惟庸发自心底的惶恐,先是一怔,随即展颜而笑。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温暖而欣慰的笑容,眼中还带着几分感动。

  他轻拍胡惟庸的肩膀,笑道:“哈哈,还是惟庸懂咱的心思!”

  “若是寻常小事,咱顶多写封信与你商议。”

  “但这次不同,咱当时是真慌了!”

  “不骗你,咱竟然怕了!”

  “这一怕,咱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得找你们这些老兄弟商量!”

  “不光是你,徐达也被咱叫来了。”

  胡惟庸一听,猛地直起身子,急切道:“快说!究竟何事?”

  “什么事能吓到你?”

  “当年战场上刀光剑影你都面不改色,如今当了皇帝,反倒胆小了?”

  朱元璋闻言,笑得更加开怀。

  果然啊!

  还是胡惟庸、徐达这些老兄弟最懂他!

  这一刻,朱元璋终于放下了连日来的忧虑,笑着说道:“不急,先不提这事!”

  “你既已回来,咱君臣联手,还有何可惧?”

  “你先用膳,吃饱了咱再细说!”

  胡惟庸非但没解惑,眉头反而皱得更紧。

  朱元璋竟忧心忡忡,直到见他才稍缓——这说明此事连皇帝都束手无策。

  这结论着实骇人!

  堂堂大明开国之君,竟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简直匪夷所思!

  这可是朱元璋啊!

  不谈权势,单论他的性子——岂会轻易认输或低头?

  他向来信奉“一力破万法”!

  若问题棘手,便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杀得够多,问题自然消失!

  可如今,竟让他感到棘手?

  这事得多麻烦?

  光是想想便令人脊背发凉!

  即便宋利奉上御膳房精心准备的五菜一汤,皆是胡惟庸最爱之物。

  可他心不在焉,食不知味,草草扒完一碗饭,便直直望向朱元璋。

  意思很明确——

  饭已用完,该谈正事了!

  “你啊,这性子可真够倔的!”

  “总说我急躁,我看你这脾气也不见得比我强到哪儿去!”

  “得了,动身吧!”

  “这事得叫上标儿一块儿商议,毕竟是他最先察觉的!”

  朱元璋瞧着胡大老爷抹抹嘴随手丢开碗筷的模样,忍不住斜睨了他一眼,顺口埋怨了两句。这些年来背负的骂名,到底让他心里憋着股闷气。

  此刻放松下来,可算逮着机会说上两句,自然不肯放过。

  胡大老爷此刻哪有闲心计较这些。

  他现在满脑子就一件事——

  必须立刻查个水落石出!

  这火烧眉毛的关头,他连半刻都等不及了。

  看着胡大老爷沉默不语的模样,原本焦躁的朱元璋反倒舒坦了几分。仿佛所有烦恼都转嫁到了对方肩上似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君臣二人一路无言,晃晃悠悠地来到了东宫门前。

  朱标早已接到通报,早早站在宫门口恭候。

  “参见父皇、伯父!”

  “嗯!”

  朱元璋含笑摆手,胡大老爷也点头示意。

  不过众人并未前往正殿,而是在朱标引领下转向了侧殿。胡大老爷老远就注意到这侧殿不同寻常——四周密密麻麻站着持刀执戟的禁军,将整座殿宇围得铁桶一般。

  看来此事非同小可啊!

  朱标此刻也是面色凝重。显然这些日子为这事没少费神。父子俩这副郑重其事的模样,更让胡大老爷心头一紧。

  这里头究竟藏着什么?

  至于这般兴师动众?

  总不会真有辆坦克跟着穿越过来了吧?可要真有坦克,他们又是怎么把这铁疙瘩弄进侧殿的?

  胡大老爷脑子里天马行空地冒出各种荒诞念头。可当朱标推开殿门,他刚瞥见里头物事第一眼,顿时垮下脸来。

  “就这?”

  朱标激动地指向殿中央那物件,声音都提高了八度:“伯父有所不知,道衍送来的此物非同寻常!它......”

  “能有多稀罕?不过射程远些、射速快些、不易炸膛罢了!”

  没等朱标说完,瞅见那两个大木轮中间熟悉的铸铁管,胡大老爷失望得直撇嘴。刚才连歼二零都幻想过了,结果就这破玩意儿?

  唉......

  不过正因如此,他心底那丝无人觉察的忧虑终于消散了。

  他还怕有个穿越者同乡带着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过来呢。

  现在看来,不过是些番邦的外来物件罢了。

  胡老大爷是安心了,可朱元璋父子却震惊地盯着胡大老爷。

  “等等!”

  “惟庸,你认得这东西?”

  朱元璋此刻觉得自己格外无用,同时又庆幸把胡大老爷叫来是对的。

  自己担忧了好几天的事,到了胡大老爷这儿,光看他那态度就知道不必发愁了。

  很简单——若这东西真对大明有重大危害,胡大老爷绝不会是这般轻松模样。

  胡大老爷走到那门发射过多次的大炮前,拍了拍冰冷却厚实的炮管。

  “没见过,但一眼就能看出它和咱们的大炮有何不同。”

  “毕竟枪炮这些东西,我从前闲来无事时琢磨过。”

  朱元璋一脸木然地望着他。

  “这就是你的理由?”

  “因为你琢磨过,所以一眼能辨优劣?”

  “那要是交给你,你还能造出更好的?”

  一听这话,胡大老爷的摸鱼神经立刻拉响警报。

  不妙!

  老朱又想给人派活了!

  此乃摸鱼人之大敌!

  好在他演技精湛,上辈子没少忽悠精明的大老板,于是故作遗憾地摇头。

  “仿制容易!”

  “但要造出更好的,难!”

  “光有想法没用,得有手艺精湛的工匠才行!”

  朱元璋父子闻言稍显冷静。

  可朱标年轻机灵,突然抛出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伯父,您能否为大明培养一批能工巧匠?”

  “或者想法子让我大明的工匠将来也能造出这等利器?”

  “说真的,孤看到道衍送来这番邦大炮的威力时,心都在滴血!”

  “孤就怕将来某日,大明会面对手持这等武器的敌人!”

  胡大老爷听完,一阵无语。

  他斜了朱标一眼,又瞥向朱元璋,却发现老朱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这一看,让他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糟糕!

  这爷俩不会真要坑老子吧?

  搞什么鬼?

  这是要打造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啊!

  再不济也得整出个手工制造系统!

  还得附带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功能!

  这得是多大的摊子?

  你们父子俩居然想甩给老子?

  你们知道这活儿有多要命吗?

  老子是来混日子、求长生的,不是来当驴使唤的!

  见胡大老爷板着脸一声不吭,朱元璋搓搓手,决定亲自出马。

  没辙!

  自家那憨儿子怕是搞不定胡惟庸这老狐狸!

  "惟庸啊,嘿嘿,那什么,给咱讲讲呗!"

  朱元璋这会儿哪还有半点帝王威仪。

  他搂着胡大老爷的肩膀,嬉皮笑脸地指了指旁边那门本该载入史册的弗朗机炮。

  胡大老爷可不上套,咂咂嘴看着凑过来的朱元璋:"先叫人弄点吃的。"

  "刚才在谨身殿提心吊胆的,根本没尝出味儿。"

  "现在踏实了,又饿了!"

  朱元璋闻言不怒反喜:"哈哈哈,好说好说!"

  "这事儿简单,咱这就安排!"

  "正好咱这几天也是吃不好睡不香!"

  "被你一说,咱也饿了!"

  "标儿,去吩咐御膳房,按咱和惟庸的口味备些酒菜。"

  "待会儿边吃边聊!"

  朱标起初被这俩老狐狸的突然变脸弄得一头雾水,直到瞥见父皇使的眼色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胡大老爷既然有闲心惦记吃喝,说明他们眼中的难题对人家根本不算事儿?

  想通这层,朱标顿时如释重负。

  有个靠得住的长辈真他娘舒坦!

  此刻朱标由衷感激父皇当年没对这位伯父下狠手。

  要是真杀了,如今找谁商量大事去?

  想到这儿,朱标乐颠颠地跑去张罗饭菜。

  那欢实劲儿,要不是待会儿要谈正事,怕是要把太子妃和刚出生的朱允炆都拽来凑热闹。

  朱标无需亲自操办,东宫的内侍自会处理妥当。

  他接过宋利递来的茶壶,笑着靠近两位长辈,为他们各斟一杯,随后温和地说道:

  「伯父,我明白您只是不愿多生事端。」

  「月儿也曾向我提起不少事。」

  「细细想来,您的做法并无不妥。」

  「操劳了大半生,如今图个清闲,也是人之常情。」

  胡大老爷端着茶,听罢眉头一扬,斜睨朱标,打趣道:

  「不错啊太子!」

  「接下来该说‘但是’了吧?」

  朱标原以为言辞得体,却被这句话噎住,一时语塞。

  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http://www.c8e.cc/15975/2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