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还场西风(一)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夏侯渊带去出立军营的五万人,最终有一半没能回到邺城。

  城外的曹魏军营,也在大火中,燃烧殆尽。

  作为先锋大将,黄忠阵斩夏侯,拔除敌营,也算是功德圆满。

  至于城高墙后的邺城,自然不是黄忠这五万先锋部队要去啃的。

  而走到半路的士颂,也在这时候,得到了两个消息。

  “黄老将军,老当益壮,不让古之廉颇啊。”

  邓芝等人看到前线发回来的战报,一个个莫名兴奋。

  夏侯渊,在司马懿的态度,如今暧昧不明的情况下,就是曹魏最后一根擎天支柱。就这么让黄忠一刀砍了,对于曹魏的打击,对于楚军士气的振奋,非同一般。

  对于黄忠斩夏侯,士颂当然开心。

  但,对于另外一个消息,也让士颂唏嘘不已。

  那就是,在幽州的曹魏幽州大都督司马懿,派人暗示,愿意有条件投降,送上幽州。

  而季汉丞相诸葛亮,为了一句“唇亡齿寒”,考虑大局,直接带上了十万季汉老弱残兵,真就敢渡过黄河,前来邺城支援。

  “这司马懿,果然还是那个小人。”

  “这诸葛亮,果然还是那个心有格局之人。”

  周围的人,对于诸葛亮率领十万季汉军来救援曹魏的事,都不怎么在意。

  在他们看来,诸葛亮就算是再如何厉害,那季汉的十万老弱残兵,在凶悍的西楚虎狼之师面前,也不值一提。

  也只有贾诩,对士颂的心思再了解不过。

  “这腹黑心狠的小子,只怕是在感慨世事的不如意吧。”

  大军依旧在向前缓慢行军,距离邺城越来越近。

  贾诩打马走到士颂身边,笑道:“大王是在为司马懿和诸葛亮之抉择而烦恼。”

  士颂心说,我能不烦吗?

  我想要把司马懿全族杀光,但司马懿现在占了幽州和辽东,甚至不顾曹丕死活,开始向北面扶余国,也就是后世的东北地区用兵。

  他给自己的条件,就是把这些地盘全部献给自己,换他司马懿自己的一条狗命,保住他司马家的血脉传承。

  不得不说,这选择,非常的司马懿。

  历史上的司马懿,眼看魏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那他司马懿天天嘴巴上大喊“我司马懿是大魏国的忠臣。”

  等到有机会了,他立刻背叛曹魏,掌握大权,架空曹家故主。

  现在这个时空的司马懿,也是一样。

  眼看曹魏已经日薄西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他也想要踩着曹魏的尸体,为自己谋划利益。用曹魏的幽州,换他司马懿的活路。

  对于士颂而言,自己的内心深处,本能的厌恶司马懿。

  但从整体利益上出发,接受司马懿的投降和归顺,可以轻松拿下幽州和辽东,甚至东北地区,都由司马懿去给自己拼下来。

  付出的代价,就是要让司马懿和他的儿子们活下来。

  “我想杀了司马懿,还有他的子孙后代,一个不留!”

  士颂对贾诩,没有任何需要隐藏的,自己的那点心思,早就被司马懿看穿了。

  贾诩笑道:“宁可开战拿下幽州和辽东,也要灭了河内司马家的根吗?”

  士颂没有犹豫片刻,重重颔首。

  而贾诩接着又笑道:“另外,大王一心想要将诸葛孔明纳入麾下,从荆南建立基业开始,直到现在,都对这诸葛亮颇有好感。”

  “可偏偏,这诸葛亮明知天下大势不可违,明知这季汉已经成了空壳,他就是不降。”

  说到诸葛亮,士颂又是一阵无语。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季汉都已经到了这份上了,他为了能让季汉江山维持住,居然率军渡过黄河,往邺城方向而来,要来救援曹魏。

  也是让士颂颇为无语。

  “这诸葛亮为保全季汉传承,也是豁出来了啊。”

  贾诩却笑道:“大王,甘宁徐庶的部队,一路急行,已经到了邺城周边,和黄老将军汇合。并州军陈到,唐瞬部,应该也快到了。”

  “等我们主力大军到达,我楚国主力大军三十万,集中于一处。”

  “若能击败诸葛亮,拿下邺城,则天下统一,再无阻碍。”

  “那时候,若能活捉诸葛亮,则季汉几乎可算灭国,大王也可慢慢说服孔明,效力我楚国。”

  说到这里,贾诩停下了,他提点士颂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邺城一战,就是最终一战了。

  士颂立刻醒悟过来,若是自己击败诸葛亮,拿下邺城,这天下,还有谁可以拦住自己。

  捉住诸葛亮,慢慢劝说就是。

  至于幽州,呵呵。

  自己拿下了天下除去幽州的所有地盘,他司马懿即便是不投降,幽州其余的人,也会选择投降。

  他司马懿,根本就没有和自己讲条件的资格。

  自己那时候,直接开出幽州诸将投降的条件,就是献上司马懿父子兄弟的人头,自然有人会去杀了司马懿。

  归根结底,还是实力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司马懿不管不顾曹魏,一方面是他没有信心能拦住自己,击败自己。另外一方面,司马懿也是在为他自己寻求一条活路,那就是开拓东北地区,逃到北疆更东北地区去。

  但士颂,却嘴角轻笑,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而且,在他看来,这是自己和贾诩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郑先生。”

  士颂把郑度喊到了自己的身边,小声嘱咐起来。

  “沈修他们,潜去辽东,防着点司马家的死士。然后,找机会杀了司马。”

  说到这里,士颂忽然停下,本来想要说,杀了司马懿。

  但士颂这个心思歹毒的人,转了口风。

  说到:“找机会,杀了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虽然这两小子现在才不过几岁,但也给我杀了。”

  “我士颂这里,可没有不杀幼儿的规矩,何况这两人还是司马兄弟。”

  是的,士颂想要先诛心,再杀人。

  郑度瞟了一眼自己的亲家贾诩,默认这种歹毒的建议,来自这位“毒士”。然后拱手应下,前去安排人联系“影爪卫”,布置这针对司马家的算计。

  而贾诩,却一言不发,他都已经习惯了,给士颂一些见不得人的肮脏手段背锅。

  对于世人而言,士颂是仁义之主,但偏偏被自己这个歹毒的谋主给带坏了,总弄一些挖人祖坟,灭门灭族的事。

  深秋的北风,呼啸着掠过中原大地,卷起枯黄的落叶和尘土。

  意识到邺城这一战,将会是决定性一战的人,可不只有士颂和贾诩。

  至少季汉这边,诸葛亮心中,早已经察觉到了这点。

  看着庞大的军队,从黄河下游渡河后,沿着古道向西北行进,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沉默不语。

  背后的“汉”字大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老兵赵五拄着长矛,一瘸一拐地跟着队伍前行。

  他年近五十,鬓角已经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和战火留下的痕迹。

  从黄巾之乱后,他就混迹于行伍之中。

  从陶谦担任徐州牧他就在军中效力,后来投降过曹操,最后,在刘备麾下安顿下来。

  “赵老头,还能撑得住吗?”

  “还吹牛自己是从前赵云将军的同族,只怕是早就出了五服的关系吧。”身旁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少年兵,一边关切询问,一边打趣。

  赵五吐出一口带着沙尘的唾沫,嘿嘿一笑:“小子,老子打仗的时候,你爹都还穿开裆裤呢!这点路算个啥?”

  “告诉你,打仗,多半的时间,都在不断地行军中度过,最后真正拿刀枪上阵,差不多几个时辰就决定了胜负。要有耐心啊。”

  话虽说得漂亮,但他的腿脚,确实不太灵便了。

  去年与楚军交战,是他这样的老油条,第一次受重伤。本应退伍回乡的他,听说丞相募兵,还是咬牙回到了军中。

  “可咱们为什么要去救曹魏啊?不都说曹操当年还屠戮我们徐州吗?”

  少年不解地问道:“曹魏不是我们的敌人呢吗?”

  赵五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那辆四轮车上的身影:“丞相说过,唇亡齿寒。楚国要是灭了曹魏,下一个,就轮到咱们季汉了。”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随即又兴奋地说:“不过我听说,楚王治下赋税轻,对百姓极好,大家的日子过得不错。要是楚国统一天下,我们不就能太平了?”

  赵五沉默了。他何尝不渴望太平?

  这几十年来,他见证了太多的死亡和离别。

  他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战场上,老婆也在逃难途中病逝。

  如今他孑然一身,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安度晚年,不再颠沛流离。

  楚国统一天下,或许真的能带来太平。

  但一想到刘备和诸葛亮,赵五又觉得心头不是滋味。

  先帝刘备,仁德爱民,丞相诸葛亮,执法公正,体恤百姓。

  这样的明主,难道不该得到天下吗?

  是的,对面那楚王士颂,似乎口碑也不差。但他想不通,为何这样的人物,不能同心协力,一起治理天下,非要分个输赢。

  毕竟只是最底层的士兵,即便是年岁大一些,有了一些认识,但终究看不清本质。

  刘备和诸葛亮,他们想要的,是护卫“汉”这个牌子。

  但这个牌子的背后,不仅仅是皇帝姓刘这么简单,还有诸位在这个牌子后面,既站在百姓头上吸血,获得利益,还要骂老百姓是贱种的门阀世家。

  曹魏那边好点,是想要给一些小门阀世家崛起的机会,把汉朝背后的门阀世家换上一批。

  而士颂这里,则是要颠覆这些固化的阶层,给底层百姓上升通道。

  不论这个上升通道能开多少年,他全力建起一个制度,杀光一大批门阀世家。在新的门阀形成前的这四十五年,百姓的日子会好上许多。

  再留下针对门阀世家的清理计划,或许他建立起来的这制度,又能维持更长一段时间。

  “别瞎想了。”

  赵五最终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咱们当兵的,只管听从号令。丞相让咱们救魏,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多问。

  就在这时,中军传来号令,大军停止前进,就地扎营。

  赵五和身边的少年郎,如释重负地放下行囊,开始和同伴们一起搭建营帐。

  夜幕降临,中军大帐中灯火通明。

  诸葛亮与一众谋士将领,正在商议军事。

  邓艾指着地图,向诸葛亮和众人进行讲解说明:“丞相,我军距邺城尚有五日路程。据探马回报,楚军三十万大军,不日即将汇合,定然能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西楚那边,也应该已经得到了我军动向,如今并未猛烈攻城,而是在邺城外修筑营地。楚国这边,各部人马汇集后,应该也需要时间整合。”

  是啊,楚军这边,士颂麾下的主力大军,并州那边赶来的部队,海军登陆后,一路从渤海郡穿插过来的部队,虽然集中了起来,但还真是需要时间,恢复调整。

  只是想到西楚那三十万大军,不论战兵辅兵,个个器械精良,帐内的气氛,就变得凝重起来。

  刘晔抚须沉吟:“丞相,楚军势大,若正面交锋,我军胜算渺茫。”

  “不如采取游击战术,袭扰其粮道,迫使士颂分兵,我们在外围消灭楚军护粮的部队,或许能为邺城缓解一二压力。”

  阚泽却表示反对:“子扬之策虽稳,但恐怕难以有效。”

  “我军既然北上来援,就不能让曹魏孤军奋战。否则,届时邺城失守,我军反而危险。”

  “依某之见,不如先遣使往幽州,说动司马懿南下。先补上我们和楚军间的兵力差。”

  陈震却笑道:“德润此计虽妙,但却不熟悉司马懿其人。这人明明是曹魏之臣,如今假称晋王,割据幽州和辽东,显然是在给自己铺路。”

  “若是他真的率军南下了,指不定站在那边呢?”

  “若非他上了士颂的必杀名单,这老小子只怕早就投降了西楚。”

  季汉这边,最后能带在身边参谋的谋士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诸葛亮静坐主位,羽扇轻摇,目光深邃地注视着地图,仿佛在权衡每一个方案的利弊。

  身边,诸葛瑾和诸葛恪这对父子,老老实实地垂手恭立,不发一言,没有参与到争论之中,让诸葛亮心中略微宽慰。

  “听闻鲁子敬生前,有意重点培养恪儿,可惜孙权自己作死,让恪儿没有成长的机会。”

  前番东吴灭亡前,孙权果然是派出诸葛瑾,暗中去找过刘备求和,争取一丝希望。

  结果秣陵城破,孙权投降,刘备这边都没有给出回应。

  倒是看在诸葛亮的面上,接纳了诸葛瑾。

  后面和西楚的拉扯谈判中,也把诸葛瑾的家人接过去了。

  之后,诸葛瑾父子,便在徐州低调做人。

  直到,刘备去世,季汉人才凋零,诸葛亮才把自家兄长和侄儿提拔起来做事。

  而诸葛恪的表现,也的确让诸葛亮眼前一亮,觉得内政有诸葛恪,统帅军队有邓艾,冲锋陷阵有关兴张苞。

  若是给季汉发展的时间,或许依旧还有复兴大汉的可能。

  只是刘备对于诸葛恪的评价,让诸葛亮颇为犹豫。

  “诸葛恪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刘备的话,在诸葛亮脑海中闪过。

  “可陛下,如今这局势,我不用恪儿,又能有什么选择呢?”

  其实,不论军营内的谋士们如何争论,诸葛亮心中,早已有了大体的规划。

  喜欢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http://www.c8e.cc/16029/8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