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第523章 团队建设,感情加深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23章 团队建设,感情加深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骡车的轮声彻底消失在村道尽头,我拉开抽屉,取出那张折好的纸。阳光正斜斜地照进加工棚,落在桌角的登记簿上,映出一行清晰的字迹:**聚心会**。

  顾柏舟站在门口,手里还沾着麻绳的碎屑。“真要停工半天?”他问。

  “要。”我把纸展开,推到他面前,“不只是歇工,是让大家坐下来,说说话。”

  他没再反对,只是低声嘀咕:“周大林刚上手核验的事,这时候停……”

  “正因为他在上手,才更需要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做。”我抬眼看向棚子另一头。周大林正低头整理印版工具,动作利落,不再像从前那样小心翼翼地试探。

  我走出去,先去了林婶家。她正给小孙子缝裤脚,听见我说要办聚心会,针线顿了顿。“让大家都来说话?说啥?”

  “说点高兴的。”我蹲下身,“谁补过一袋米,谁提醒过一句错单,都算。”

  她抬头看我一眼,笑了:“你这是要把人心焐热啊。”

  我也笑:“本来就是热的,只是平时埋在火里,没人掀出来看看。”

  接着我去了老李头家。他蹲在门槛上抽旱烟,听我说完,皱眉:“停工?白吃饭?”

  “不是白吃。”我说,“是让大家知道,咱们做的不是苦力,是让人吃得放心的事。你那一手称米的功夫,城里人可学不来。”

  他哼了一声,烟锅在鞋底磕了磕,却没再说不。

  最后一站是周大林家。他娘卧病在床,他正端着药碗往外走,看见我愣了一下。

  “三日后午时,带家人来加工棚前空地。”我说,“不用干活,就吃饭、说话。”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药碗,轻声应了句:“好。”

  回到棚里,太阳已偏西。顾柏舟正在扫地,见我回来,问:“人都说了?”

  “说了。”我坐在长凳上,“有人觉得浪费时间,有人怕说不出话。”

  他停下扫帚:“那你不怕冷场?”

  “怕。”我坦白,“但总得有人先开口。”

  他说完,低头继续扫地,沙沙声在棚子里回荡。

  三日后,午时未到,空地上已摆好了几张拼起来的木桌。林婶带着儿媳早早来了,提着两大篮蒸饼;老李头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还拎着一坛自酿的米酒;周大林扶着他娘,慢慢走到角落坐下。帮工们陆续带着孩子、老人过来,孩子们好奇地跑来跑去,大人们拘谨地坐着,彼此点头打招呼,却没人说话。

  我端了碗热汤走过去,放在桌上。“开饭了。”我说,“今天不记账,不查单,只管吃饱。”

  大家这才动筷。饭菜不算丰盛,几样炖菜、蒸饼、咸蛋,外加一锅热汤。可热气腾腾的香味一散开,气氛松了些。

  我站起来,声音不高:“我想请大家说件事——最近,有没有哪件小事,让你觉得自己做得挺值?”

  没人应声。筷子碰碗的声音都轻了下来。

  我笑了笑:“那我先说。”

  所有人抬头。

  “上周,我男人编了个记账顺口溜,把承安念的童谣改成了‘一号米,二号袋,三号车走莫迟延’。”我看着顾柏舟,“他不识几个字,却让大伙背得比抄十遍还熟。这是我心里,挺骄傲的一件小事。”

  哄笑声响起,紧绷的空气裂开一道缝。

  顾柏舟红着脸挠头:“我就想……别让大家老记错。”

  “该记。”老李头突然开口,“那顺口溜救了我一次。前天差点把李铺子的货发成王员外家的,念着顺口溜一核对,揪出来了。”

  我冲他点头:“这就是值。”

  林婶抹了抹眼角:“我也说一个。上个月下雨,云悦家的米袋漏了一角,我夜里听见动静,起来补了三针。第二天她说谢谢,我说,这米是要进人家嘴里的,不能马虎。”

  “我补过五次!”一个小媳妇举起手,脸涨得通红,“每次都被云悦发现,还给我送粥。”

  众人笑起来。

  这时,周大林站起身,声音不大,却压住了嘈杂:“我想说一件……去年我娘病重,抓药差两包银霜粉。林婶嫂子半夜敲我家门,塞给我药,没留名。”

  林婶一愣,随即摆手:“哎呀,这算啥……”

  “算。”周大林打断她,“那天我才明白,我不是一个人在撑。我在核验每一袋米的时候,想到的不只是规矩,还有人。”

  他坐下,没人说话。

  片刻后,一个年轻帮工举手:“我……我昨天第一次独立打包二十袋,没出错。云悦姑娘看了登记本,说了一句‘不错’。我回家路上,走了两遍才进屋。”

  笑声中夹着哽咽。

  老李头忽然重重放下碗:“你们说这些,我听着……心里不是滋味。”

  所有人都静下来。

  “我干了一辈子农活,被人叫‘老粗’‘泥腿子’,连儿子都说我没出息。”他盯着手上的茧,“可今天一听,原来我称的每一斤米,记的每一笔账,都有人放在心上。”

  他抬起头,眼眶发红:“我这辈子,没干过啥光鲜事。可要是非说一件让我自己不后悔的——那就是从没往米里掺过一粒沙。”

  掌声忽然响起来,由稀疏到热烈。

  我拿起一张包装纸,举高了些:“你们知道吗?城里客人收到米,特意问这花瓣印是谁画的。我说,是一个个认真活着的人一起画下的。”

  我环视众人:“没有你们一袋袋称、一笔笔记、一夜夜守,哪来的‘悦耕记’?你们做的不是苦活,是让人吃得安心、活得有尊严的事。”

  没人说话。夕阳洒在桌上,映着残羹冷炙,也映着一张张泛红的脸。

  孩子们绕着桌子跑,大人举起碗碰在一起,笑声混着话语,在院子里飘荡。

  散席后,没人急着走。老李头和周大林坐在一块石头上,低声说着什么;林婶拉着几个媳妇教她们缝补米袋的针法;顾柏舟蹲在地上,正被一群孩子围着,教他们念那句顺口溜。

  我站在棚前,看着这一切。

  顾柏舟走过来,递给我一碗温水。“你说对了。”他轻声说,“他们愿意说了。”

  我接过碗,指尖碰到他的手,暖的。

  周大林走过来,手里拿着几只空碗。“我顺路送林婶回家,顺便把这些洗了。”

  他说话自然,像在做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我点头,目光落在他腰间——那里别着那本翻旧的《职责细则》,封皮已经磨出了毛边。

  顾柏舟忽然笑了:“你瞧,他们现在走在一起,不像帮工,倒像一家人。”

  我还没答话,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周大林猛地抬头,脸色一变。
  http://www.c8e.cc/16081/5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