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一碟花生半盅酒,明天枪毙跟我走!
推荐阅读:
花豹突击队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医毒狂妃路子野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军工科技
战场合同工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1627崛起南海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相较于朱厚照、朱厚炜一天就干一两个时辰还是他丫倒贴上班的情况,弘治皇帝这边却是一个极而不同的画面。虽然入职的不过是个小酒楼,但这人来人往的客流量一点都不少,活了大半辈子的弘治皇帝第一次体会到了另外一种充实感。
站在前台,就是库库一顿干,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不容易。
“小二!这边再加一壶酒!”
“得!来了爷!”
萧敬、刘瑾、钱安三大太监都被留在这跟着弘治皇帝,此刻那腿都快轮出残影来了。
小小的一个酒楼内,硬生生让三人走了整整一天。
临到闭门,他们这才终于得到了暂时的解放。
但脚上传来的触感告诉他们。
一切没有那么简单。
而且,这不过是刚开始,因为没有人知道他们的黄老爷这体验生活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辛苦大家了,这段时间天津卫业务繁忙,生意比较好,可能还要忙碌好一阵子。”
“要是运气好,这几年挣的钱能抵得上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钱呢。”
“所以各位,都好好干,在我老冯这,只要大家伙好好干,都能过上好日子,都能赚大钱娶老婆!”
酒楼老板是个精干的中年汉子,也是酒楼的一号厨子。
据说这干酒楼的资本就是这些年在天津卫干活攒起来的。
“现在是个好时代,在二位殿下的带领下京津地带不缺赚钱的机会,缺的就是赚钱的心、毅力。”
“冯老板,您从天津卫干活白手起家赚出的这栋酒楼的事咱们都听过八百遍了,大家伙都知道啦。”
原本便在店里干的一个姓陈的小二笑着回话,一点都没拘束感,显然冯老板相当近人跟手底下给他干活的关系处的都挺不错。
冯老板笑骂道:“那咋了,说过就不能说了吗,老子说这是为了激励你。”
“只要你现在好好干,咱们酒楼虽然不在天津卫但也能跟着吃到好处,几年给你赚够老婆本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你小子也老大不小了难道就不你想说个媳妇儿?”
“想,怎么不想,小的一定好好努力。”
陈小二笑嘻嘻的拱手,肢体语言略显夸张,看上去有些滑稽欠揍,颇有当谐星的潜力。
“你小子。”
冯老板笑骂一声摇摇头,随即态度端正了一些来到前台弘治皇帝跟前。
“黄先生,感觉如何,店里原先的老先生年龄大了现在要记得账又多,这小店才想着扩招一波,您还行吗?”
对于识字、能记账的弘治皇帝,冯老板还是很尊重的。
这年头,识字会算还是相当值钱的。
“没问题,今天的账都在这,待会稍微在整理一下便可。”
弘治皇帝点点头,这点本事他还是信手拈来的。
“黄先生果然不愧是读书人。”
翻了翻弘治皇帝递过来的账本,冯老板竖起大拇哥称赞,随即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
“咳咳......那个黄先生,过几天便是这个月缴税的时候,但是吧之前店里几张的周老那账还没来得及整理好,你看能不能加加急。”
“之前留下的账本?”弘治皇帝一愣。
“放心,工钱好说,咱老冯不是那种黑心的人。”
冯老板拍了拍胸脯,赶忙道。
“不是工钱的事。”
弘治皇帝摇摇头,随即神色莫名的看向冯老板:“冯老板你招人前之前的账居然都没有提前算清吗,万一之前的员工在账上闹出什么问题,你后续怎么处理?”
“额......这咱老冯不是第一次开店嘛,确实没什么经验,周老人还是很不错的,就是老了精力有点跟不上,想来应该不会在这种事上坑我......吧......”
话是这么说,但冯老板语气多少有些没底。
弘治皇帝摇摇头:“账本在哪,我看看。”
“好勒!”
冯老板见状,赶忙将账本递上。
“这......”
翻开老账本,弘治皇帝直感觉自己太阳穴突突,脑瓜子嗡嗡作响。
“怎么了,有问题吗?”
察觉到弘治皇帝神情似乎有点不太对劲,冯老板赶忙询问道。
“问题是没问题,就是......”
“这账记得太乱了,一些很清楚的账记得很乱。”
弘治皇帝有些头疼,要是户部敢把这种水平的账本递到他的面前,那负责算账的小伙子怕是有点棍子要吃了。
“那能整吗?”
冯老板赶忙问道。
“能。”
弘治皇帝点点头,他现在的身份是账房黄三,总不能刚上班就说干不了活。
干一行,要爱一行。
弘治皇帝直接拿过账本,凭借着多年来看账的功力很快就找到了整理的路线开始整起来。
手头忙碌着,嘴里还能抽空和冯老板进行闲聊。
似是无意,弘治皇帝说着说着突然问道:“乐亭当年我也来过,这里不是也挺苦的吗,为何现在这般繁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冯老板见到自己账务的烂摊子有人接手处理了此刻心情敞开无比,见弘治皇帝问起那自然也是乐的跟他相聊。
“这事啊,那可多亏了二位殿下,多亏了镇国府,多亏了县太爷他们。”
弘治皇帝好奇的看向冯老板:“哦?”
“黄先生你是不知道,当年俺们这那叫一个贫苦。又临近边境又要防海寇,就算几十年来朝廷迁移过来不少百姓,但大家伙的心都没有定的。”
“太苦了,苦的让人都没什么盼头。”
“就算是后来京城、天津卫因为镇国府的原因有了大发展有做工赚钱的机会,但因为户籍原因俺们也无法轻易离开乐亭。”
“直到!”
冯老板眼睛一亮。
“直到新的县太爷就任,说是要搞什么改革,乐亭是其中一个试点。”
“那时候咱们这的人也不知道啥改革不改革的,唯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因此日子更难过。”
“谁曾想,县太爷又是带人亲自下地教我们土豆、红薯这些新作物的培育方式,又是重新规划了布局跟镇国钱庄贷款修了路,还跟天津卫进行了合作,让我们这都百姓有机会去天津卫做工,也让当地成为了天津卫发展的储备力量。”
“天津卫发展的越好,越能带动我们这发展。”
“后来,新一任县太爷上任,又延续了上一任县太爷的主张,继续推进改革,推进匠人的规范化登记发展,还因此承包了一些跟朝鲜那边的基础业务加工。”
“乐亭的日子,这才在这十年里慢慢好了起来。”
言语中,冯老板满满的推崇。
按他的话说,能赶上这样的县太爷,这样的改革政策,是他们乐亭的福气。
弘治皇帝眼神中闪过一抹思索。
“跟奏疏里更不同了,且先继续看看吧。”
他低头,继续一边处理政务,一边有意无意的同他的便宜老板谈论起乐亭近些年的发展问题。
老冯也是性情,话绝对不掉在地上,谈啥说啥甚至还附上了些自己的见解。
聊政治,男人都是认真的。
一碟花生半盅酒,明天枪毙跟我走!
喜欢回大明摄政
http://www.c8e.cc/16409/11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