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四处开花
推荐阅读:
花豹突击队
战场合同工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军工科技
医毒狂妃路子野
1627崛起南海
我娘子天下第一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老爸让我从十个女神中选一个结婚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这些城池的官员们,一个个人心惶惶,就他们的这点兵力,根本就拦不住已经攻陷三座县城的匪军。匪军战斗力不如府军、卫军,一则是缺乏操练,军事素养也不够高,很多人连战阵都不懂,打起仗来就是一窝蜂地乱战而已,二来则是没有像样的武器装备,尤其是缺乏甲胄。
在冷兵器战争时期,有甲和无甲那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甚至很多时候,军队的精锐与否,都是用是否有精良的甲胄来进行衡量的。
在三座县城被攻陷之前,郑国上下包括负责剿匪的府军,都没有太将这支匪军放在心上,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甲胄,也就是在成功击败了第一支剿匪的府军之后,才略微重视了一些。
不过也就那样,那一路府军的战力并不算多强,起码有一半人没有甲胄,剩下的也都是穿着皮甲而已,经历过战斗之后,最终能够落入到匪军手中的,估计也没有多少。
毕竟幸存的府军已经将消息传了出来,他们都知道,第一支府军之所以败得那么惨,就是因为在夜间宿营的时候,遭遇了火攻袭击,很多人连衣服都没有穿,就往外跑,这要是能够打得过才怪了。
一场大火之下,那些被脱下来的皮甲很难不被波及到,被烧个精光也不是不可能的,匪军能够缴获的皮甲数量有限。
可攻陷了三座县城就不一样了,县城的府库之中,可是备用军械储备的,各种兵器暂且不提,皮甲什么的,至少也有个两三百副吧,三座县城加起来可就超过一千副,能够武装起一支千人精锐了。
有了合适的装备,匪军还真的未必就不能与府军硬碰硬一番,反正他们这些周边的县城应该是拦不住的,估计只有府城能够抵挡一二。
不提周边县城的人心惶惶,负责剿匪的三路府军,却是如遭雷击,他们这一路赶来,不但没有消灭匪军,反倒是让对方再次攻陷了县城,这可是大罪啊。
虽然他们成功收复了沦陷的县城,算是立了功,可又有城池沦陷,他们却是连匪军的毛都没有摸着,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功过相抵。
过了一夜醉生梦死日子的府军将领们,赶紧回到军营,紧急集合部队,急匆匆地就出发,仅仅只留下了少量的兵马驻守县城。
百余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若是不顾一切地急行军,是有机会在一日之内就赶到的。
可昨天晚上,吃喝玩乐之下,府军士卒很是放松,无法高强度行军,速度始终提不起来,骑马行军的府军将领们,气得七窍生烟却也无可奈何。
到了第三日,府军才赶到了被攻陷的城池,依旧是与之前一般,将府库劫掠一空的匪军早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根本就没有留下来与他们硬碰硬。
看着连耗子进来都要流泪的府库,还有身边县衙官员们的痛哭流涕,府军将领的脸色都黑了下来。
他们可不是笨蛋,地方县城的府库,实际储备与账册上的记录是绝对不一致的,匪军进城劫掠一空,反倒是帮了县衙的某些人,因为他们不用辛苦做账了,也不用担心被核查了,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往匪军头上推。
看似哭得很伤心,好像死了爹妈一般,但至少有一半是演出来的,说不定他们此刻心里正在欢呼雀跃呢,甚至于都让人有些怀疑,匪军是不是被他们故意放进城的,若不然为何他们都活得好好的,总不能是匪军心慈手软吧。
当然了,地方官员还有县衙府库的龌龊,与他们这些府军将领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如今脸色难看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地方官员为了甩锅,肯定会将县城遭遇袭击,从而沦陷的事情如实汇报上去,如此才能够让府库物资的账目彻底平衡。
但如此一来,对于他们负责剿匪的府军而言,可就没有了任何转圜的余地。
本来他们还想着与地方官员们沟通一番,上报的时候润润色,例如是与匪军大战了一场,击退了匪军,成功收复县城,或者干脆就说县衙官员组织巡丁、百姓坚持抵抗,力保城池不失,最终等到了府军的到来,迫使匪军撤离。
这般的说法,无疑是将县城沦陷的事情给遮掩了,对于县衙的官员还有他们府军来说都是好事一件,大家都不需要承担县城沦陷的罪责了,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至于说匪军的人头,那就更加简单,随便从县衙大牢中拉出一些犯人,或者在县城内抓捕一些流氓地痞什么的,人头不就有了,反正他们也并不冤枉。
可府库被劫掠一空的事情,还有县衙官员们的反应,却是让府军将领们心中一沉,知道他们的算盘是打不响了。
能够对府库的物资下手,中饱私囊,那自然不会是几名县衙官员所能够做到的,背后肯定有人帮衬,这事要是被曝出去,牵连可不小,结果被县城沦陷还要严重。
只要他们身后的人不出问题,哪怕是因为县城沦陷被罢官免职,日后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要了府库的事情曝出去,他们这些实际操作者肯定是会被第一时间灭口的,以免他们乱说话,傻子都知道如何选择。
县城虽然不是在府军手中沦陷的,但既然他们是负责剿匪的,那匪军的一切行为都与他们有关,如果不是他们没有抓住匪军的踪迹,也不会让匪军有机会再度攻陷县城。
那些如实上报的官员们,肯定会将大部分责任推到他们府军身上,减轻自己身上的罪责,说他们行军缓慢、贻误战机等等啊,这帮文臣的手段可脏着呢,不是他们这些直肠子的武将所能够抗衡的。
感觉到处境不妙的府军将领,已经没有心思与这些哭得跟个娘们的县衙官员们虚与委蛇了,随便找了一个要继续追击匪军的借口就急匆匆地离去。
他们倒也不是胡说八道,而是真的带兵出城了,也确实是追着撤离的府军而去。
当然了,他们心中很清楚,匪军撤离至少已经有一天了,留下的痕迹消失了大半,他们想要追上对方,根本就没有那么容易,可态度必须得要拿出来,若不然他们身上的责任会更大。
没有目的地追击,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好在第二日,他们终于又有了新的情报,让他们知晓了匪军的行踪。
只是所有人都宁愿没有这份情报,因为又有一座县城被匪军攻破,距离还是在三百里之外。
顾不得去想,那些没有经过正规操练,缺乏军事素养的乌合之众,是如何在短短两三天时间内就赶往三百里开外的另外一座县城的,将领们当即下令改道,不管如何,沦陷的县城,总得要收复回来吧。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三路府军可以说是疲于奔命,被匪军牵着鼻子走,不断地在多座县城之间来回行军,休息时间严重不足,军中怨声载道,身体极度疲惫。
有些脑子灵活的府军将领,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的地方,这些匪军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那么多县城遭遇袭击,甚至其中还包括有些被收复,留下了至少上千名府军驻守的县城。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一种可能是匪军行军速度极快,可以一夜之间辗转两地,而第二种可能就是匪军人多势众,兵分多路,才能够做到。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府军将领们都不愿意去相信,第一种可能是连他们都做不到的事情,这帮乌合之众若是有这个能力,完全可以与他们正面交锋,战败的极有可能是他们。
至于第二种可能那就更不可能了,郑国境内的山贼、土匪,不管背后是否有人撑腰,规模是不会太大的,撑死天也就两三千人,而且大部分的情况都被郑国掌握着。
不是无法剿灭他们,只是不想剿灭他们而已,除非对方惹出了什么大麻烦。
根据他们的情报,在这片区域活动的山贼、土匪,就算全部联合起来也最多3000人,人数并不多,根本就不可能分成多路兵马。
这些脑子灵活的将领们,已经隐隐意识到了不对劲的地方,感觉他们是落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之中,对方现在还没有发动,一旦发动,他们将会全军覆没。
不得不说,郑国将领们,还是有能人的,竟然看穿了薛仁贵的部分计划,只是他们缺乏足够准确的情报,让他们无法准备判断薛仁贵的完整计划,注定是要失败的。
看出问题的府军将领,并没有得到支持,只因为沦陷的县城越来越多,郑国皇帝已经多次发火,连连催促,他们根本就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哪怕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也必须要往里跳。
只要他们敢说这是陷阱,停止不前,最多两天,就会有新的将领带着圣旨而来,解除他们的职务,甚至还会砍掉他们的脑袋,用来震慑全军上下。
所以他们就算是猜到了什么,也只能是跟着匪军的屁股后面跑,完全被匪军操控,眼看着部队的军心、士气日渐低落,士卒变得越发疲惫,连手中的兵器都拿不稳了。
http://www.c8e.cc/16412/5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