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紧急调兵
推荐阅读:
花豹突击队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医毒狂妃路子野
军工科技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1627崛起南海
战场合同工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于虎想赶快解决堌堆庙,以便尽快救出珍珠。他决不能让一个失去记忆的妻子出现在自己身边。
更怕张龙占妻子的便宜。
柳英说张信等几个重要人物不见了,时间是了然举行法会的那一天。
那天从外边来了一个信使一样的人,随之,张信等几个人就消失了。
但张龙在稍后的时间出现过一次,之后也没了踪影。
是走了,还是留在了这儿,成为了一个谜。
如果他没离开这儿,随便找个地方一躺,你就很难发现他。这儿地下空间很大,藏一个人太容易了。
考虑到珍珠的现状,至少十天之内,她是安全的。张龙不可能对昏迷不醒的珍珠下手,他做人还是有底线的。
过了这十几天后,情况会发生巨大变化。珍珠和他结婚的事,在药物的强刺激下,她会把这一切忘记。再重新进入一段新的感情生活,也属于一个正常人的行为。
为了摸清堌堆庙的情况,于虎几乎每个晚上,都去那片区域侦察情况。
白天,则仰首北望,焦急地等待着京城方面的消息。
他不知道,他在那儿焦急等待消息的同时,送信的捕快也没有一丝放松,昼夜向京城飞奔。
来到了京城,正是深夜。
城门紧闭,事情紧急。捕快深知自己肩头责任重大,便在城门下向城楼上喊话,说自己身负重要使命,有重要书信要面交皇上。
城门官不敢怠慢,立马放下吊桥,把他放进城来,并紧急派人把他护送到皇宫。
到了皇宫,天刚好发亮。
康熙正在洗漱,听到于虎派人送来了书信,知道有重大匪情,赶忙召见。
看了书信,知道于虎又立了大功,不但找到了珍珠,还发现了一个张信经营多年的窝点,大喜过望。
他知道张信在国内有许多藏身点,但由于其隐蔽性,一般很难被人发现。
这次发现的窝点,即发现了珍珠,又发现了匪首张信等人,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异常重视。
立即派太蓝赵玉,随同这名捕快马上返回阳平,指导于虎如何平息这次事件。
要赵玉一定要精心安排,争取在那儿完成对张信等人的抓捕,以消除其对国家的危害。
只是可怜了那个捕快,下马休息了没多久,又和赵玉一起,踏上了返程。
送走赵玉,康熙马上派人去叫老皇叔多布,让他火速进宫,有大事商量。
多布听说发现重大匪情,立即赶到皇宫。
这时康熙正伏在案头,研究一张地图。
看到皇叔来了,忙把于虎的发现向他说了一遍。
说阳平发现了巨匪活动的踪迹,叫皇叔来商量应对办法。
叔侄意见出奇一致,都说应马上发兵,像对付卧龙山一样,踏平堌堆庙,活擒匪首张信,永除后患。
但是却在从哪儿调兵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多布认为从京城调兵为好,这儿兵种齐全,兵员充足。盛方和宋义二人,作战经验丰富,可二选一,让其中的一人带兵前去。保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康熙则认为不妥。
他认为张信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敌手,他在国内已经发展了数年,到处都有他的耳目。所以这次出兵,一定要慎之又慎,谨防张信听到消息,再次漏网。
为了保密起见,不建议从地方上调集力量。
实际上,县一级的地方对付张信这样的巨匪,根本无能为力。州府一级,虽有军事力量,但人员构成复杂,防密意识不强,命令下达他们那里,有泄密的风险,因此决定釆取国家行动。
以皇家的名义,临时征召能征惯战的正规军,支持这次行动。
像对付卧龙山一样,直接调用军队中的骑兵,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入战斗。
使敌方还没来得及察觉时,便对其形成包围,争取不使一人漏网。
至于所调兵力,他认为从京城调派不合适。
主要是京城离阳平太远,即使是骑兵,也要好几天才能到。
而京城里又是张信安插暗探最多的地方,甚至连皇宫里都不能牵免。
调动兵力这样大规模的行动,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而且从京城调兵,手续繁杂,加上各种物资的调拨,至少也要明天才能上路。
这对十万火急的匪情来说明显跟不上节奏了。
于是康熙决定另辟蹊径,从阳平周边调拨军队,作为执行这次任务的主力
他刚才查看了一下地图,发现在阳平不远,还真有一支驻军。
他便是刚从京都启程,赶往开封的明降将李标所部。
对于李标的使用,康熙一直处于矛盾中。
李标原先是山海关副城的守将,率五千精兵,协助吴三桂守城。
后来随吴三桂一起倒向多尔衮,在山海关大战李有成后,随军南下,立下赫赫战功。
平叛完李自成后,长期驻军湖南,成为拥有强大实力的地方军阀。
吴三桂叛乱后,曾邀请他加入,他考虑再三后,还是拒绝了,并加入康熙的平叛队伍。
由于他和吴三桂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遭到了康熙的猜疑,被调回京都。
名义上是镇守京师,实际上是把他监管了起来。
在京期间,精锐人数被调走,几万的队伍,只剩了五千多人。
所以呢,当叫说要到开封驻扎时,李标认为这是千年难遇的好机会,连夜逃离。
当来到一个叫欢城的地方时,接到圣旨,暂时不去开封,就地驻扎,至于后期去哪儿,等待安排。
其实这儿离开封已经很近了,康熙派他来这儿的目的,便是防止张信主导下的叛乱。
由于只是防范,谁也不知最初的暴动源来自哪儿,所以驻军地点的选择,就没必要有一定的准确地点了。
他们待在这儿,只是作为预备队使用,哪儿有情况,便去哪儿灭火。
调兵的使者出发后,皇叔多布也率领一干随从,化装成商人,每人一匹快马,抄近路赶往阳平。
像突击卧龙山一样,多布仍是这次行动的最高指挥官。
到了河口,见到于虎,以及前不久来到的公公赵玉,几人就目前的局势进行了紧急磋商。
于虎告诉皇叔,经过几天的侦查,这儿留守人员的情况已经摸清。
重要人物中,除了张龙和了然外,其余的都不在这儿,不知去了哪儿。
多布听了果断下令,让李标参加行动的队伍,暂缓行动,等待后继通知。
多布意图很明显,一定要在这儿发现张信后,在采取行动。
http://www.c8e.cc/16562/7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