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七七和丈夫78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七七和丈夫阿强的婚姻,就像他们开在巷口的小餐馆一样,生意好时,一切都热气腾腾;生意差时,连灶台上的火光都显得有气无力。

  春天,旅游的人潮涌进古城。阿强在后厨颠勺,七七在前面招呼客人,声音脆得像刚摘的黄瓜。她一边给客人添茶,一边回头冲阿强喊:“三号桌的客人说要加辣,你再多放一勺油!”阿强笑着回她:“加辣加钱!”油锅里“轰”的一声,火苗蹿得老高,照得他眼角的褶子都是亮的。晚上打烊,他们把卷帘门拉到一半,留一条缝让月光溜进来。阿强数完钱,抽出两张新钞,拍在七七手里:“去买那条你看了三回的红裙子,剩下的给你妈买罐好茶。”七七把钱贴在胸口,笑得像刚出锅的糖糍粑,黏糊糊地往阿强怀里钻。

  可到了七月,雨水把游客冲得稀稀拉拉。厨房顶开始漏雨,阿强拿盆接着,水滴砸在盆底,叮叮当当像催命。七七坐在空荡的店里,把昨天的剩菜扒拉成小山,又一点点摊平。阿强掀帘子进来,鞋底带的水迹像一条蜿蜒的小蛇。他盯着账本,钢笔尖在“支出”那一栏戳出密密麻麻的洞。七七试探着说:“要不把隔壁桌的特价菜撤了?利润太低……”话没说完,阿强把账本摔在桌上,墨汁溅开像朵黑梅:“撤了?那更没人来了!”七七的指尖在围裙上擦了擦,擦不掉那股油腻的委屈。晚上他们背对背躺着,中间隔着山一样的沉默,阿强的鼾声里夹着叹气,七七数着天花板的裂纹,越数越清醒。

  中秋前,突然来了个旅行团。七七把压箱底的绣花桌布拿出来铺,阿强杀鱼刮鳞,手快得像在跳舞。鱼香飘出去,勾得路人直咽口水。忙到半夜,阿强发现七七的手腕被烫出泡,他拿牙膏涂,轻轻吹气,像给猫顺毛。七七突然哭了,眼泪砸在他手背上:“我昨天梦见店关门了。”阿强把她的头按在自己肩膀上,那里有油烟和汗水混出的复杂味道:“梦是反的,你看,今天不是又活过来了?”他们把钱箱倒出来,硬币滚了一地,叮叮当当像下了一场太阳雨。

  可淡季说来就来。冬天第一场雪落下时,店里只剩一盏昏黄的灯。阿强在算账,七七把冷掉的饺子煎成金黄,油花爆开的瞬间,阿强突然说:“隔壁老王想兑咱们的店。”七七的锅铲在锅底刮出刺耳的一声。她想起春天时那对新婚夫妇,女的穿着她没舍得买的红裙子,男的给女的夹菜,袖口沾着油星也顾不上擦。那天晚上他们大吵,七七把一摞碗摔进雪里,碎片像被冻住的月光。阿强蹲在地上捡,手指被割破,血滴在雪上,像过年时没卖出去的对联。

  开春前一天,阿强半夜把七七摇醒,说梦到她穿着红裙子在空荡荡的店里跳舞。七七摸着他新长的白发,忽然笑了:“明天把门口‘转让’的牌子摘了吧,我想把菜单加上你上次说的那道藕汤。”阿强没说话,只是把她冰凉的脚揣进自己怀里,像揣着两只冻僵的鸟。

  他们的日子就这样,像古城的河道,窄窄的,却总有水在流。生意好时,水是暖的,映着两岸灯笼;生意坏时,水是冷的,飘着碎冰。但无论如何,七七知道,只要阿强还在后厨喊“起锅啦”,她就得把围裙系紧,就像系住他们这艘小船的缆绳——缆绳也许会磨手,却从来,从来没有松开过。

  七七那股“凡事自己来”的劲儿,像一根看不见的细钢丝,把她牢牢拴在灶台与账台之间。别人劝她雇个跑堂、请个帮厨,她只是摇头笑笑,像护着雏鸡的母鸡,非要把每根羽毛都数得清清楚楚。

  每天四点,天还灰着,她就骑着那辆掉了漆的三轮车去早市。车把上挂着的电子秤是她自己校过准星的,差一克都不行。她蹲在湿漉漉的地砖上,跟菜贩掰开每一片菜叶,对着光看有没有虫眼;挑肉时,她把手指按进肉里,看弹性、闻腥味,像在挑一件贴身衣裳。阿强笑她:“你比城管还严格。”她头也不抬:“我的锅灶认生,别人挑的它不吃。”

  回到店里,她先烧一锅滚水烫案板,再把菜刀浸在盐水里。阿强想帮她切姜丝,她抢过刀:“你的手昨天才裂了口子,姜汁一腌又得疼。”刀起刀落,姜丝细得像春雨,她用手背抹一把额头的汗,汗珠顺着睫毛滴进锅里,“滋啦”一声,像给一天的忙碌盖了戳。

  中午最忙的时候,前厅只剩她一个人。她左手托着五盘菜,右手还拎着一壶热豆浆,像杂技演员走钢丝,盘子与盘子之间只隔半指宽。有客人催:“老板娘,我的辣子鸡怎么还不上?”她一边回应“就来!”一边冲进厨房,阿强正被油烟呛得直咳,她把他往身后一拨,自己抄起铲子。火苗舔着铁锅,她的手腕在半空划出弧线,像写狂草,一滴油都没溅出去。菜起锅,她顺手用抹布擦净盘沿的酱汁,那抹布是她用旧t恤剪的,边缘还留着“7·7”的涂鸦——大学时阿强给她画的记号。

  晚上打烊,别的店早熄了灯,她还在后头洗抹布。阿强说:“洗衣机不是新的吗?”她把抹布按在搓板上,指节发白:“机器洗不干净油渍,客人一闻就知道。”洗到第三遍,水终于清了,她才把抹布晾在灶台旁的暖气管上,像晾一排小小的旗帜。

  偶尔也有撑不住的时候。去年腊月,她发着低烧,还硬撑着搬了一筐土豆,结果眼前一黑,土豆滚得满地都是。阿强把她按在椅子上,吼她:“你以为你是铁打的?”她喘着气笑:“铁打的锅也得我亲自开锅,不然粘底。”阿强拗不过她,只能把土豆捡起来,一个个擦干净,再默默放回她指定的位置——第三层架子,左边数第五个筐。

  她连记账都不肯假手于人。老式账本上用铅笔写得密密麻麻,每一笔后面都画着只有她自己懂的符号:三角代表“回头客”,圆圈代表“新客”,波浪线是“赊账”。月底对账,她把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阿强在旁边用手机计算器按得飞快,结果两人数字总差三毛六。她得意地挑眉:“你漏了那瓶客人自带的花生米,我按成本扣掉了。”

  有一次,阿强偷偷请了个钟点工来擦玻璃。七七站在门口,看着陌生人把抹布伸进她每天擦三遍的窗棂,突然觉得那玻璃一下子陌生了。等人走了,她又拿酒精重新擦了一遍,边擦边嘟囔:“我的店,得留我的指纹。”阿强站在她身后,看着她后颈上沁出的汗珠,像一颗颗小小的灯,亮在油烟熏黄的灯光里。

  她就这样,把“亲力亲为”四个字刻进了每天的油盐酱醋里。切菜时,刀锋与砧板的碰撞声是她的鼓点;洗碗时,水流冲刷碗沿的弧度是她的签名;甚至客人走后,她蹲在地上用指甲抠掉嵌进地砖缝的米粒,抠得指尖发红,也抠得心里踏实。她知道,这双手一旦停下,她和阿强的小船就会失去舵。所以她永远不能让它们闲下来——哪怕掌心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茧,茧里还嵌着去年除夕饺子里没剁碎的韭菜末。

  阿斗笑七七是干活的命
  http://www.c8e.cc/16586/4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