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亩产万斤
推荐阅读: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重生之大明国公
小兵活下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大乾败家子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韩氏贵公子,谈笑虏项羽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这肉肠风味独特,味道很不错。”泰元皇帝尝着秦裕给的烤肉肠和豆面豆腐。
吃的眉头微扬。
“南方的复合调料。”
“这肉肠是海鲜粉口味的。”
“加了这个,炖树皮都好吃。”
“不过,这肠是烟熏过的。”
“味道确实挺香的。”
要不是牛羊汤吃的有点饱。
秦布衣都还想再尝尝其他的。
主要是赶路太饿了。
这一停下来,就忍不住大干了两碗米饭。
一下子吃的有些撑。
不像泰元皇帝细嚼慢咽,依旧是保持着做皇帝时期的传统。
秦布衣平时忙着处理事务,虽然吃食都很好。
但他没时间细嚼慢咽。
吃东西下意识很快。
现在肚子胀了,有点郁闷。
因为秦裕这小子,带着其他兄弟姐妹,在各个摊位前排队。
分享吃食。
杂碎汤,卤肉,包子,烙饼,油炸肉,炸糯米饼……
古代的吃食,虽然比现代的花样少。
但份量扎实。
也不会出现各种人造肉什么的。
卖的什么就是什么。
这一点,吃的比较放心。
到了驿马镇后,秦布衣就吩咐了。
想吃什么自己自便。
不过不能离开驿马镇周围。
要跟在护卫身边。
专门在这边小吃街停留。
就是因为青衣卫已经清过人了。
安全问题完全可以保障。
秦布衣对小吃街的管理其实非常严格。
必须有身份户籍等级。
官吏必须确定售卖的摊贩身份。
否则是不可能在小吃街售卖吃食的。
这种官吏官吏,很容易出现官吏谋私的情况。
但是有青衣卫巡查,这种事情很少。
而且,政府有规定。
若是百姓想要售卖吃食。
官吏是必须支持的。
他们可以向地方的管理机构学习烹饪方式,以及一些职业培训。
这是大周推行了五六年的政策了。
官吏允许胡乱收钱,收税,这是个定制。
虽说也有一些官吏屡教不改,会偷偷胁迫一些百姓小贩。
但是一旦发现,是会严惩的。
而且,如今官吏都有俸禄,尤其是吏员。
收入比以前的九品官员还高。
他们用不着搜刮民脂民膏过活。
当然这类贪官污吏肯定有不少。
但大周通过改制,加上报纸宣传。
整体风向还是好的。
尤其是有火车站的区域。
当地的世族会主动管理地方的经商环境。
因为这些人不是蠢货。
以前那种干一锤子买卖的事情,就是在破坏自己家族的利益根基。
双方都想着获取利益,当然会维护本地环境。
加上秦布衣在河洛血洗过一番。
当初的土匪恶霸,基本被清理了一波。
如今的环境,其实是非常好的。
算是政通人和。
最起码,河洛这一带,还没发现什么贪官污吏的情况。
秦布衣选拔了很多底层吏员,底层退伍老卒来管理地方治安问题。
其实一般乡里乡亲,如果你没点名望,是无法选上这些吏员职务的。
要是真的是什么贪官污吏,别说青衣卫和内侍的巡查。
单是地方百姓就不会答应。
在驿马镇这边小吃街吃个东西。
其实也能变相的了解到如今一些地方上的情况。
“这肉肠和调味料多少钱一份?”
泰元皇帝吃的高兴,又好奇的问道。
秦布衣对着一旁点了点头。
一个青衣卫暗卫,小厮打扮的壮实男子走了过来。
“肉肠,在皇家商场买的话,差不多是一百二十文一斤。”
“若是自己用新鲜肉制作的话,可能将成本压到八九十文,不过会耗费不少时间。”
“至于调味料。”
“一斤差不多要个两百文左右。”
这青衣卫暗卫解释道。
“这个价格,算贵吗?”
“普通百姓,现在负担的起这样的支出吗?”
泰元皇帝关切的又问道。
虽说不是皇帝,可本能的想要关心民生问题。
“贵,也不贵。”
“普通百姓若是有一膀子力气,每日能够挣得二十文以上。”
“妇孺去洗衣做饭,每日也有个十来文。”
“若是完成官服的职业培训,有点手活。”
“最起码都能日赚五十文。”
“不仅做工卖力气赚钱。”
“若是家里有个牛马,拉点车,来回一趟,百里能赚三五十文……”
青衣卫暗卫对当地的情况了解极为详细。
基本是有问必答。
泰元皇帝听得也是暗暗吃惊。
当初,他巡视河洛。
也对百姓询问过同样的话。
可百姓们衣不蔽体,别说赚个十文几十文钱了。
很多百姓连破破烂烂的衣服都没有。
穿的是用稻草编织的衣物。
很多百姓大冬天的光着脚。
路边到处都是冻死饿死的流民百姓。
然而自从秦布衣掌控西秦之后。
百姓们基本都能有衣服穿。
虽说看着像是比较破旧一点的衣服,但也不会以前那般凄惨。
这一路走来,路上也不再有冻死饿死之人。
这是让泰元皇帝十分欣慰的事情。
“如何做到的?”
泰元皇帝忍不住望着秦布衣问道。
“培育新型粮种,使用科学种植,运用肥料,修建水利工程,提升粮食产量。”
“再进行调配南北资源。”
“富庶之地,带动穷苦之地。”
秦布衣摇了摇头。
若非水泥路和铁路修通。
南北资源畅通无阻。
倒也能让北地百姓吃饱穿暖。
另外就是现代科学种植。
“未来,真能让所有百姓吃饱穿暖吗?”
泰元皇帝期待的又问。
“能。”
“东洲的高产粮食进入了大周。”
“比如这玉米,亩产量可达六百斤。”
“土豆亩产七八百斤。”
“未来产量还能扩大。”
“五亩地,就能养活一家三口人。”
秦布衣认真说道。
“六百斤,七八百斤?”
“我们吃的那些,亩产这么高?”
“这是真的?”
泰元皇帝难以置信。
如今的玉米和土豆,属于是比较原始的植株,比不上后世的培育品种。
玉米后世亩产两千斤,如今有六百斤,已经是非常夸张了。
完爆如今米麦的三四百斤产量。
三四百斤产量,还必须是肥沃的田地,丰收时节才有。
很多时候,北方贫瘠土地,亩产不会超过百斤。
主要是古代种植方式有问题。
都是抛洒种子,没有科学种植。
也没有用肥料,产量自然低。
其实秦布衣说的玉米六百斤,以及土豆七八百斤,都是比较保守。
哪怕玉米是原始植株,按照科学种植,施肥除草,产量也绝对不会低于六百斤。
最重要的是,玉米是重要的青储饲料,对于动物养殖更加重要。
玉米棒子,玉米杆,都能喂养牲畜。
而土豆,产量七八百斤也是极度保守了。
后世土豆平均亩产三五千斤,甚至有七八千斤的高产土豆。
实验田的土豆产量,有超过万斤的。
没错,这不是放卫星。
是真的亩产万斤土豆。
这就是后世选育,加科学种植,加肥料的高产情况。
当然,那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百年内,估计是看不到这种高产度。
如今的土豆亩产,能有个一千多斤估计就差不多。
可即便如此。
这么高产的产量。
已经可以开始全面解决全国的粮食问题了。
泰元皇帝震惊六七百斤,殊不知,这是个开始。
http://www.c8e.cc/16602/8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