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悠悠岁月,一年半的变化(二)
推荐阅读:
我在大唐卖烧烤
重生之大明国公
抗日之特战兵王
不明不清
父可敌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汉世祖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首先是通过招标让富商参与进来,可以使得大明在道路建设方面的进度变得更快。其次那些因为摊丁入亩释放出来的黑户,他们没有土地和房子,甚至连家人都找不到了。
如果朝廷不出手,这些人连生活都很困难,恐怕最后只能在街上乞讨苟活。
但是通过招标,可以将相当一部分黑户安置好,让他们能靠自己的体力挣钱吃饭。
这样一来就能省下朝廷不少钱,毕竟这么多人,光是发放赈济的粮食都是不小的数目。
当然,修路这边只能安排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黑户,则是被安排到铁路修建项目。
原本这个项目是给那些农闲时期的百姓,让他们能增加一部分收入改善家里的生活。
但谁也没想到摊丁入亩能释放出这么多人口,那就只能先安排更困难的人上工。
毕竟正常百姓还能吃得上饭,而这些黑户如果放任不管,估计要饿死不少人。
所以朱标一声令下,将现有的资源首先用在这些黑户身上,确保他们能正常生活。
而这就是招标一石三鸟之中的两鸟,至于这最后一鸟,则是朝廷和魏武双赢。
建造水泥路需要大量水泥,而现如今只有四海商会得到了科技院给他们的水泥授权。
如今四海商会那些商人赚的盆满钵满,并且后续还有更多的订单等着他们赚。
同时,科技院这边也可以通过专利费赚到大量经费,用于各种项目的实践和研发。
朝廷这边除了提供材料给科技院,就不需要再拿出其他的经费补贴,省了不少钱。
只是,招标修路安置黑户的举措虽然好,但对铁路这方面却也造成了一些问题。
主要是谁也没想到这次摊丁入亩居然效果这么好,释放出了一百多万的黑户人口。
即便用修路项目安置了一部分,剩下的人数也还是比较多,只能安排在铁路这边。
问题是修建铁路一开始的计划是用倭奴,为此蓝玉那边简直就是毫无人性的安排。
一船又一船的倭奴被他送过来,偏偏铁路这边因为黑户,能接收的人手并不是很多。
原本那些黑户就已经消耗比较大了,又是工钱又是包两餐,其中的花费非常大。
这些被送来的倭奴不仅不能增加建设效率,反而还多了十几万要吃饭的嘴。
虽然魏武说了不用把倭奴当人,但毕竟也是劳动力,而且还是非常廉价的劳动力。
不可能放着这些劳动力不用,就让他们活活饿死,那不仅是浪费而且处理尸体也麻烦。
最终朱元璋和朱标商议过后,一起拍板,优先修建一条铁路作为试点。
然后召集全国的富商来京城,亲自体验一下铁路的优越性,让他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等到将来朝廷对外招标的时候,这些人才会心甘情愿的从口袋里掏钱投资。
就和修建水泥路一样,不仅能加快铁路的建设速度,而且还能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在朝廷全力支持和科技院的精诚配合下,花了大概四个月时间才完成对线路的勘测工作。
最终确定的路线是从南京到许昌,全程大概七百多公里的长的一条直达铁路。
为此朱元璋专门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到关外的魏武手中,想听一下他的意见。
而魏武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回到京城,这也是他在一年半中第一次回到京城。
经过一番彻夜长谈后,魏武说服了两父子更改线路,将线路改为南京到海州(连云港)。
原因很简单,南京到连云港的距离更短,更容易修建,其次连云港是一个大型港口。
铁路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血液流动循环系统,而大明将来是必定要开展对海外的贸易。
有一条直通海港的铁路,无论是对海外贸易,还是对外征战运送兵力和物资都会更方便。
然而等魏武召集科技院人员集体商议之后,得出的结论却是修建需要最少一年半时间。
刚开始魏武还有些奇怪,按道理来说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根本不需要花这么长时间。
顶多六七个月就够了,毕竟设计的路线距离也才三百多公里,而且修建也没那么难。
经过魏武的指点,大明不管是钢铁的冶炼技术,还是锻造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了。
完全能够生产出足够强度且规格统一的“工字型”钢轨,而且设计也没有问题。
魏武也早就将相关知识教给宋忠,并且后者很快就吃透了。
再加上朝廷的全力支持,不管是铁矿还是煤炭和木材,全都是优先且充足供应的。
而且有黑户和倭奴的存在,劳动力方面也不需要担心,要知道这才是最耗时间的事情。
经过一番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本问题是出在材料上,铁矿石和冶炼锻造是最关键的问题。
大明每年的钢铁出产是有限的,并且这些铁矿石都是每年全国需要消耗使用的。
现在突然要修建铁路,那就需要大量的钢铁,仅靠库存没有使用的那些铁矿石根本不够。
其次,铁矿石的冶炼技术虽然有,但仅靠现有的炼铁场是完全跟不上修建进度的。
对此魏武给出了解决办法,利用蒸汽机作为驱动力,将炼铁场彻底完成更新换代。
无论是炼钢还是轧钢,全部用蒸汽机代替人力,可以让冶炼和锻造的效率成倍提升。
然后在水道附近大量建设炼铁场,同时招收民间工匠做人手,维持炼铁场的运转。
毕竟钢铁这种东西即便是在后世都有大量需求,大明将来的建设也离不开钢铁。
现在建设炼铁场就等于是提前布局了,省的将来有需求的时候再一个个建设。
其次,蓝玉送回来的那些倭奴,只留下一部分用于铁路最危险区域的建造工作。
剩下的那些全部丢到矿区,让他们玩命的挖铁矿,用来供应大明接下来的发展需要。
没错,就是挖大明境内的铁矿。
原本魏武的计划是利用外面的资源发展,但运输问题成了一个难以攻克的关卡。
既然如此,那干脆就先用国内的资源,无论如何也要将第一条铁路修建出来。
只要这条铁路线先修好,接下来的铁矿石供应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http://www.c8e.cc/17026/7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