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我可以信你吗?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张新有点烦躁。

  华阴士族几乎都跟着他走了。

  算上家奴门客之流,大士族家数千人,小士族家数百人。

  十几家联合起来,差不多也有个小一万人左右。

  若只是如此,倒也没什么,反而是件好事。

  毕竟张新这次回去,一定是要清洗大族的。

  那些大族家中几乎都有人在郡县任职,杀完之后,郡县的日常运作肯定会受到影响。

  而这些华阴士族,便能很好的补充进去。

  华阴士族被迫迁徙青州,他们作为外来者,想与本地大族争夺生存资源,就必须要依赖张新。

  到时候张新又可以通过他们,来打压本地大族。

  简直就是双赢。

  可问题是,华阴城内的那些普通百姓见大族们都跑了,恐慌之下,也收拾收拾东西,跟着一起跑了。

  底层百姓只是缺乏教育资源,并不是傻。

  董卓是什么人?

  平常没事的时候,董兵都要出来劫掠一下。

  男的杀了,人头充作军功,女的抓回去木大木大。

  现在张新撤军,西凉兵为了释放长久以来的压力,肯定会出现报复性劫掠的行为。

  华阴作为曾经支持过他的城池,必然受到重点照顾。

  到那时,钱财没了事小,万一自己的脑袋被董兵砍了,老婆、女儿被抓去木大木大,那可就亏大了。

  百姓们聚集起来,找了几个代表来见张新,说出了一样的话。

  “君侯欲弃我等乎?”

  张新本不想带上他们。

  百姓扶老携幼,行进缓慢,每天能走个三十里就算不错了。

  杨彪他们人少,又有自己的家兵,不用他来操心。

  华阴百姓举城相随,他哪有那么多空闲的兵力来护送他们?

  毕竟他撤军又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回去救老巢。

  救兵如救火,每日三十里的速度,等他爬回青州,就算平原不失,袁绍也得把青州的地皮刮掉一层去。

  张新讨董,都舍不得用青州的钱粮,他辛辛苦苦攒下的那些家底,怎么可能让袁绍这么愉快的白嫖?

  可他之所以能有今天这份成就,靠的就是忠孝仁义的人设。

  百姓信他,这才相随,若是弃之不顾......

  张新思来想去,把吴匡和赵云叫了过来,将情况说了一下,随后让吴匡调了三千雒阳兵给赵云。

  原本张新是将西凉骑兵给赵云的,共有四千之数。

  但在撤军之后,愿意留下的西凉兵总共也就四千左右,其中骑兵只有千余,因此现在赵云的麾下只有这么点人。

  张新调了三千雒阳兵给他,再从白波黄巾中调了一些人,凑够五千之数,让他留在华阴驻守。

  吴匡出身陈留吴氏,是标准的世家大族,心里对张新携带百姓撤军行为十分不赞同。

  区区数万贱民而已,死就死了,又有何影响?

  但他刚入张新麾下,雒阳兵的那些装备又都是人家给的。

  新领导的第一道命令,他不能不听,只能不情不愿的拨了三千雒阳兵给赵云。

  “华阴就有劳子龙镇守了。”

  张新对赵云叮嘱道:“待百姓行至陕县后,子龙再缓缓退兵即可。”

  “君侯放心。”

  赵云点点头,“只要云一息尚存,定守好此城,保百姓安全。”

  张新的做法,赵云是十分赞同的。

  多仁义的主公啊!

  “唉......”

  张新看向城外扶老携幼的百姓,心中暗叹。

  “古有刘玄德携民渡江,今有张子清携民渡河,我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嗯?不对,好像现在我才是古......”

  与历史上刘备的携民渡江不同,崤函古道地形狭窄,只要赵云守住华阴,就无需担忧董卓的骑兵追击。

  否则他也不会同意百姓跟随了。

  仁义的人设是很重要,但手下士卒的性命更加重要。

  等到百姓们都走的差不多了,张新带着黄巾旧部和乌桓突骑,以及剩下雒阳兵、西凉兵、白波黄巾出城北上,从蒲板津渡河,前往河东。

  行至绛邑,张新给乌桓突骑发了赏钱。

  从这里开始,他们就要分开了。

  张新往东,走轵关陉入河内。

  居术则是往北,从太原过雁门,直接回幽州。

  乌桓突骑随张新征战了一年多,士卒早已思乡厌战。

  先前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是为报张新恩德,二是诛杀董卓这个终极目标就在眼前。

  现在这个目标没有了,军心也就没法用了。

  张新不能不恤。

  否则先不说军心问题,日后再有用到他们的地方,就不好再征调了。

  反正袁绍等人的麾下也没什么骑兵,有黄巾旧部及西凉骑兵在,倒也足够了。

  乌桓不是汉人,没有升官之类的赏赐。

  因此张新给他们发了相当于三年军饷的赏钱,受过伤的额外赏赐一份,死者也依照朝廷惯例给了抚恤。

  乌桓人得了赏,个个喜笑颜开。

  他们给汉人当雇佣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从来没有哪个老板像张新这么大方的。

  “君侯回援,乌桓本该相随。”

  居术看着一车车的铜钱,激动中又带着一丝歉然。

  “然而勇士们离家实在太久,都不想打了,末将也只能先带他们回去休息一段时间。”

  “下次君侯若有差遣,只需半片竹简相召,末将即刻领兵前来!”

  “好。”

  张新点头笑道:“这次辛苦你们了,回去以后好好歇息。”

  告别过后,居术领着乌桓突骑,拉着一车车铜钱粮草,以及战死同伴的骨殖,向北而行。

  张新则是令大军原地休整一日,养好精神,明日出发。

  次日,张新刚刚醒来,典韦就从帐外走了进来。

  “主公,咱们的大营被百姓围了!”

  “怎么回事?”张新闻言愣住。

  河东百姓把他的大营围了?

  开什么玩笑?

  “可是士卒与百姓起了冲突?”

  张新怀疑是不是吴匡手下雒阳兵军纪不好,连忙问道:“可有伤亡?”

  “不是不是。”

  典韦连连摆手,“是河东百姓听闻主公撤军,害怕董卓屠城报复,因此前来请求主公带着他们一起走。”

  和华阴士族一样,河东百姓出兵出粮,也帮了张新不少。

  张新闻言瞬间蹦了起来,连鞋都来不及穿,就这么光着脚朝营外跑去。

  大营外面十分嘈杂。

  张新登上营墙查看。

  无数百姓密密麻麻的站在他的大营外面。

  守营士卒见张新来到,连忙对百姓们喊道:“君侯来了!”

  百姓们闻言瞬间来了精神,七嘴八舌的喊了起来。

  内容和典韦说的差不多。

  张新看着百姓们祈求的眼神,死死攥紧拳头。

  “袁绍......”

  这时典韦走了过来,手中拿着张新的鞋。

  “主公,你鞋还没穿呢。”

  张新弯腰将鞋穿好,对典韦道:“老典,你告诉他们,就说我会带他们走的,让他们做好准备。”

  说完,张新匆匆而去。

  典韦对着百姓们大声喊道:“君侯说了,会带你们走,让你们做好准备!”

  “君侯仁慈!”

  百姓们闻言欢呼。

  张新回到中军大帐,急令士卒召集诸将议事。

  过了约莫两刻钟左右,徐荣、徐晃、吴匡、张璋、左豹、牛丰、王猛、韩浩等这一路军的主要将领陆续到来。

  “徐荣。”

  张新没有任何废话,双眼盯着徐荣。

  “我可以信你吗?”

  (今儿请假一天,构思剧情,明儿三更)
  http://www.c8e.cc/17051/4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