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砍了他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张新给朱儁写完信,继续与众人议事。

  直到天色已晚,他才宣布议事结束。

  “今日就到这里吧。”

  众人起身行礼。

  “末将告退。”

  “下官告退。”

  待众人走后,张新看向一旁的陈琳。

  “是否都记下了?”

  “记下了。”

  陈琳点点头,“君侯可要查看?”

  他是卫将军府的主簿,今日商议军事,自然是由他来记录。

  张新招招手。

  “拿来吧。”

  陈琳将竹简上的墨迹吹干,双手递给他。

  张新接过,仔细查看着众人的建议,心中不断思考。

  “牧伯。”

  崔琰带着两名小吏走了进来。

  张新抬头看去,见小吏们抬着一口箱子,开口问道:“何事?”

  崔琰躬身一礼。

  “这是今日各郡守县令传来的文书。”

  “又是求情?” 张新看着他。

  “是。”

  崔琰点点头,“牧伯看么?”

  张新摇摇头。

  郡县长吏不是本地人,但他们久在地方,和当地大族的关系很深。

  太守国相倒还好说,毕竟是二千石的大吏,权力又大,朝廷对他们的调动比较频繁。

  可县令长就不一定了。

  有些县令长待在青州的时间,甚至比张新的年龄还大。

  这么长的时间,或是利益纠葛,或是真的处出了感情。

  再加上张新要杀这么多人,确实会对郡县的政务造成一定影响。

  于公于私,他们都得上奏求情。

  这几日各地的求情奏表如同雪片一般飞来,每日都能装满一两箱。

  由于奏表太多,张新实在是看不过来,只能让崔琰去甄别一下。

  凡是涉及到求情的,他一律不读不回。

  崔琰会意,挥手让小吏把箱子抬下去,随后看向张新。

  “牧伯。”

  崔琰进言道:“此次大案涉及范围之广,郡县为之一空。”

  “有些县的县衙里,此刻就只剩下三五个吏员,实在是难以运转。”

  “臣觉得,牧伯是否可以特赦一些吏员,让他们回去做事?”

  “你也求情?”

  张新淡淡的看着他。

  “牧伯你误会了。”

  崔琰连忙摇头,“臣只是为牧伯考虑,毕竟距离明年春耕,也就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这么短的时间,各县既要征辟士子,又要重新教导,能来得及么?”

  “况且......”

  崔琰顿了顿,继续说道:“有些县中的士子大部分都被捕了,县令也未必能够征辟到足够的人手。”

  “若是误了春耕......”

  “牧伯。”

  崔琰抬起头,“各县最近的怨言很大啊!”

  “有怨言让他们给我憋回去。”

  张新冷哼一声,“这些长吏,平日里大族鱼肉乡里,欺凌百姓,他们看不见。”

  “现在还有脸过来求情?我还没计较他们的失察之罪呢!”

  “不赦!一个都不赦!”

  这个头不能开。

  若把张三赦了,那罪名和他差不多的李四要不要赦?

  不赦,人心不服。

  凭啥大家犯的错都差不多,他张三能活,我李四就得死?

  若是赦了李四,那王五呢?

  赵六呢?

  此次需要抓捕的人共有十余万。

  若开了这个头,那就没完没了了。

  “那各县那边......”

  崔琰小心翼翼的问道。

  “你去写一道敕令。”

  张新想了想,道:“令各郡县长吏自行递补吏员,若确实是征辟不到人的,可以来找州府要。”

  “告诉底下的郡县,缺人,我给他们补。”

  “求情?想都别想!”

  “若是谁误了明年的春耕,我砍他的头!”

  “能接受的就继续干,不能接受的,可自行挂印辞官,我自会任命守官接替他们。”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平原这边还有一群华阴士子呢,也是时候该让他们干活儿了。

  “诺。”

  崔琰躬身应命,转身离去。

  张新将目光转回今日的会议记录上。

  “牧伯。”

  这时又有一名小吏走了进来。

  “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人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

  张新把竹简放到一边,心中有些疑惑。

  饯别宴已经办过了,赏钱今天也发完了。

  臧霸他们现在过来干嘛?

  “诺。”

  少顷,泰山F4来到。

  “末将拜见君侯。”

  “免礼。”

  张新笑道:“尔等此行前来,所为何事?”

  “君侯。”

  臧霸抱拳道:“方才我们哥儿几个商议了一番,决定就留在君侯麾下,不回去了,还望君侯收留。”

  “还望君侯收留。”吴敦等人齐声道。

  “嗯?”

  张新愣住。

  卧槽?

  今儿个是什么日子?

  孙观决定留在他麾下也就罢了,怎么连臧霸这种人,也要留在他麾下了?

  不过臧霸等人主动请求留下,他也不能将人拒之门外。

  “宣高。”

  张新沉吟道:“你随我也有年余时间了,当知晓我这里军纪严明,功必赏,过必罚。”

  “末将省得。”

  臧霸点点头。

  “你在我这边立下的功劳,只够做个行军司马。”

  张新看着他,“你若回到陶谦麾下,便能官复原职,若要留下,我只能给你个行军司马,你可想好了。”

  “末将想好了。”

  臧霸躬身一礼,“请君侯收留。”

  吴敦、尹礼亦道:“请君侯收留。”

  方才张新走后,臧霸越想,越觉得孙观的话有道理。

  陶谦昏乱,他们待在徐州,是能躺平摆烂,逍遥快活不错。

  但也仅限于此了。

  日后呢?

  难道就守着个骑都尉的官职终老?

  相比之下,张新这边的军纪虽然严格,但他却是个雄主。

  留在青州,建功立业的机会要远比徐州多的多。

  孙观说的对哇。

  得一封侯之位,封妻荫子,岂不美哉?

  张新闻言疯狂压制嘴角。

  “诸位怎么突然之间都想留下了?”

  臧霸也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好!”

  张新哈哈大笑,“尔等既有建功立业之心,我又怎能不成全?”

  “既然如此,那便都留下吧。”

  “多谢君侯收留。”

  泰山F4大喜。

  “对了。”

  张新问道:“尔等既然决定留下,那徐州兵......”

  “我等与将士们都沟通过了,他们皆愿追随君侯。”

  臧霸笑道:“只是将士们的家眷还在徐州,要劳烦君侯与陶徐州沟通一番,将将士们的家眷都接过来。”

  “小事一桩!”

  张新双手叉腰。

  “来人,传崔琰!”

  过了片刻,崔琰一脸疑惑的回来了。

  “季珪。”

  张新将事情说了一遍,“你写完敕令后,跟宣高他们去一趟军营,把将士们的家眷名单拿一下,然后跑一趟郯县,让陶谦把他们的家眷都送过来。”

  “陶谦若是不肯,你就砍了他!”

  ......

  冬季,本该是个清闲的季节。

  然而初平二年的冬天,张新却是格外忙碌。

  崔琰刚走没两日,高顺等人就回来了。

  兖州,定了。

  孙坚本就勇猛善战,又是趁虚而入,刘岱根本没法抵挡。

  先前刘岱还能坚持,那是孙坚吃了出身不好的亏。

  兖州士族虽然因为刘岱捅张新屁股的事对他不满,但也不想让孙坚一个武夫入主兖州。

  孙坚无名。

  若论官职,他身上现在挂着的还是长沙太守。

  豫州刺史?

  那是袁术表的,名不正,言不顺。

  豫州人都不服你,你凭啥把手伸到兖州来?

  所以他们还是愿意帮助刘岱的。

  但是随着张新的一封书信送到长安,也不知道蔡邕是怎么和董卓说的。

  董卓直接以天子的名义下诏,拜刘岱为侍中,征他入朝。

  接着,又拜孙坚为兖州牧。

  这一下,刘岱可以说是失去了他在兖州立身的所有资本。

  如果刘岱是个有能力的人,譬如张新这样,那他自然可以不奉诏。

  可问题是,他有这个能力吗?

  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刘岱偷袭张新,失了大义人心。

  现在董卓拜孙坚为兖州牧,他又失了名分。

  再加上城外的孙坚、张新联军攻打甚急,蔡邕到处写信,与兖州士族说和......

  昌邑城内的大族一合计,直接把城门给孙坚打开了。

  孙坚入城后二话不说,上来就把刘岱给宰了,首级让高顺送到青州来,给张新解气。

  这一切,高顺都写在了战报里。

  张新率领百官出城,迎接大军凯旋。

  “末将拜见君侯。”

  高顺、太史慈、田楷等人看见张新,连忙行礼。

  “诸位劳苦了。”

  张新将他们一一扶起,看向高顺身边之人。

  孙坚的外甥徐琨,这次也跟着一起来了。

  “琨琨也来了啊。”

  张新见到他,十分高兴。

  “兖州如何?”

  “赖君侯、蔡公助力,定了!”

  徐琨躬身一礼,笑道:“此番舅舅本想亲自前来向君侯致谢,然而兖州新定,诸事繁杂,他实在是走不开,便让我来平原一趟,代为感谢。”

  说完,徐琨又是一礼。

  先前之礼,是拜见长者之礼。

  现在这一礼,便是感谢之礼。

  “好好好。”

  张新上前将他扶起,看向大军,发现有点奇怪。

  “伯平。”

  张新疑惑道:“大军之中,怎地还有天使车驾?”

  “董卓派人给孙兖州下诏之时,也有几道诏书是给君侯的。”

  高顺解释道:“当时昌邑已下,天使索性就多等了几日,和大军一起回来。”

  张新点点头,让华歆安排大军驻扎,又让两个州吏先回州府,准备好香案之类的东西,随后引着天使车驾往州府行去。

  随着天使车驾脱离大军,张新的脸上也露出了惊诧的神色。

  “好家伙,董卓怎么送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正常的天使车队也就几辆车而已。

  哪怕有些赏赐,基本上也就十几辆左右。

  可这一次董卓派来的车队,竟然足有百余辆车!

  这些车上皆是盖得严严实实的木箱,看不到里面的东西,弄得张新十分好奇。

  回到州府,香案已经摆好。

  为首的宦官见状开口喊道:“宣威侯张新接旨。”

  “臣张新听旨。”

  张新领着州府吏员跪下。

  无论怎么讲,这些天使明面上代表的还是刘协,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天使开口,巴拉巴拉。

  董卓在圣旨中先是甩锅,说麾下虚报战功,导致他误以为张新死了,让张平继承了他宣威侯的爵位。

  现在张新安好,他十分开心,就此恢复张新的宣威侯爵。

  “没了?”

  张新抬头看向天使,心中有点纳闷。

  就这点事?

  无论董卓下不下这道圣旨,也没人会把张平当成是宣威侯来看待的。

  “没了。”

  天使点点头。

  “臣张新领旨,谢恩。”

  张新起身接过圣旨,眼神不断往车队瞟去。

  这些玩意不是给我的?

  “恭喜宣威侯恢复爵位。”

  天使微微一笑,又掏出一份圣旨。

  “敢问宣威侯,张辽何在?”

  张新回过神来,“文远出去办案了,现在不在平原。”

  他这才想起来,刚才高顺说,有几道圣旨。

  看来这些东西是给张辽的了。

  “既然如此。”

  天使询问道:“那就由宣威侯代为接旨吧?”

  “行吧。”

  张新又跪了。

  这份圣旨的内容很简单,核心只有一句话。

  拜张辽为魏郡太守。

  “董卓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啊......”

  张新心中冷笑一声。

  魏郡在冀州,邺城就是魏郡的郡治。

  后来曹魏的国号也是源自于此。

  董卓拜张辽为魏郡太守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想撺掇着张新早点和韩馥打起来。

  张辽是张新的部下,他能直接去上任吗?

  就算他敢去,恐怕韩馥也不敢让张新的部下进驻邺城。

  那剩下的选择就很明显了。

  想要魏郡吗?

  自己出兵去取吧。

  不过这道圣旨对张新也是有好处的。

  明年出兵冀州,他打算用的旗号自然是诛杀国贼。

  这个旗号虽然正义,大部分人也都会认。

  但总有一些认死理的杠精,会说张新是擅自出兵,攻伐同僚。

  有了这道圣旨,只要好好操作一番,到时候他攻伐冀州就是既合理、又合法的行为了。

  “臣张新代张辽接旨,谢恩。”

  张新接过圣旨,再次看向车队。

  这也不是给张辽的?

  天使似乎看出了张新的想法,又掏出了一份圣旨。

  “宣威侯,张平何在?”
  http://www.c8e.cc/17051/4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