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龟兹捷报,波斯复国
推荐阅读:
花豹突击队
战场合同工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军工科技
医毒狂妃路子野
1627崛起南海
我娘子天下第一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老爸让我从十个女神中选一个结婚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长安,麟德殿内,李隆基端坐宝座,眉头紧锁。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王忠嗣等重臣肃立如松,神情凝重,殿内一片沉寂。
“你们说说……李乾此战,能胜么?”李隆基终于打破沉默,声音低沉。
李乾将与侯赛因·优福决战龟兹一事,李隆基早已收到军报。他虽赞同李乾的谋划,对其取胜亦有信心,然此战关系太过重大,令他难以心安。
若胜,唐军便可大举西进,直捣大食腹地,此乃华夏千古未有之盛事,令人神往;若败,大食军必长驱直入,直逼河湟、剑指长安,华夏震动,亦将是史上未有之危局。
“陛下,臣以为能胜!定能取胜!”陈玄礼声如洪钟,却掩不住语气中一丝罕见的迟疑。
他与李隆基怀有同样的忧虑,此战关系太大,捷报未至,谁敢不悬心?
“林甫,你以为如何?”李隆基点名问道。
“陛下,臣……相信李乾必会拼尽全力。”
“父皇,儿臣坚信李乾必胜!”太子李亨却斩钉截铁,语声铿锵。
“哦?”李隆基略显意外,微露好奇,“你为何如此信他?”
“父皇向来信任李乾,他可曾让您失望过?吐蕃何等难攻,积石山何等险阻,李乾不也一一攻克?”李亨朗声应答,列举诸例。
“是啊……李乾确未令朕失望。吐蕃、积石山都挡他不住,区区大食又岂在话下?”
李隆基先时语带豪情,说到后来却底气渐弱,“可这是大食啊……非吐蕃可比。其疆域更广、装备更精、训练有素、骠悍善战,更有侯赛因·优福这等雄才为帅……李乾欲胜,难矣!”
李隆基所虑并非无由,吐蕃岂能与大食相提并论?无论疆土、人口还是军备,两者差距何止天渊。
面对如此强敌,谁敢言必胜?纵有胜算,战场亦瞬息万变。上一刻或胜券在握,下一刻便可能全线溃败,尤其当对手是侯赛因·优福这等传奇名将。
“王忠嗣,你曾与大食交手,你来说说。”李隆基目光转向王忠嗣。
“陛下,臣以为李乾所谋甚大。即便由臣统军,也未必能筹划得更妥。”王忠嗣虽憾未能亲征,心胸却坦荡,坦然承认李乾布局之高明,甚至自愧不如。
他话锋一转,又道:“然谋划愈宏,风险愈高,侯赛因·优福逆转之机也愈大。此战李乾取胜艰难……成败与否,唯有倚仗临阵决断、沙场见分晓了。”
再精妙的谋划,也需倚仗战场上的临机决断与果敢指挥。
历史上,多少天才的布局因指挥不力而功亏一篑、惨淡收场。
“如今,我们唯有等待。”李隆基深知,眼下除了静候战报,他别无选择,只能耐着性子等待。
“西域大捷——!”
“歼灭大食三十万之众!”
“大帅正率军追击,直取怛罗斯!”
忽然之间,平静的长安如沸水翻腾,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连大地都仿佛在颤抖。
“有声音?在喊什么?”李隆基如触弹簧般从宝座上一跃而起,双目如炬,耳朵高竖,凝神倾听。
陈玄礼须发微颤,双手紧握成拳,身子微微发抖,他太渴望听到捷报了。
李林甫同样激动不已:若在自己为相期间取得如此大胜,他的“贤相”之名必将更添分量。
“定是捷报!必是捷报!”太子李亨对李乾抱有无比信心,语气斩钉截铁。
王忠嗣静立倾听,面色平静如常。
“西域大捷?是西域大捷?朕没有听错?”李隆基终于听清,却仍粗着嗓门向群臣求证。他日夜期盼捷报,真到了这一刻,反而不敢相信,需得旁人确认。
“是西域大捷!是西域大捷!”陈玄礼双拳在胸前激动挥动,“李乾打了大胜仗,歼敌三十万——三十万啊!”
唐食百年交锋,从未有过如此辉煌战果,叫陈玄礼如何不激动?
“李乾……不,李大帅正在乘胜追击,战果还将继续扩大!”李林甫胡须飘动、难掩兴奋,竟尊称李乾为“大帅”。
“李乾竟要一路追至怛罗斯!”太子李亨欢喜得如孩童般雀跃不止。
“如此大胜啊……”王忠嗣心中却有些郁结,这本该是他的战功,如今却归属他人,自然难以平静。
这等不世奇功,若同为名将却能心安理得,反倒奇怪了。
“怛罗斯?好,好,好!李乾胃口是越来越大了。”李隆基双手不住搓动,赞不绝口,笑道:“他胃口越大越好!唯其如此,大唐疆土方能拓至天之极!”
怛罗斯之重,李隆基岂能不知?他非常清楚李直取怛罗斯的深远意图。
“陛下,务必举行隆重盛典,以彰天朝国威!”李林甫满面红光,向李隆基高声倡议。
“庆典自然要办。但眼下第一要务并非庆功,而是另一件事。”李隆基郑重点头,虽赞许李林甫之议,却异常清醒。他嘴角扬至耳根,未语先笑:
“呵呵……此等大胜固然可喜,却有许多事须立即着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略作停顿,续道:
“龟兹一役,李乾几乎全歼大食主力。自西域直至呼罗珊,大食已无力组织像样抵抗。李乾攻入呼罗珊指日可待,我等所要筹谋的,是如何治理这片新拓疆土。”
“攻城略地仅是开端,唯有善加治理,方能使它真正归属大唐。”
李隆基不愧为明君之才,此番见解极为深远。攻占一地不过是个开端,土地只是暂时归于掌中;唯有善加治理,才能真正将其纳入版图。
历史上,开疆拓土却因治理不善而最终失守的例子比比皆是,蒙古帝国不正是如此吗?
“陛下圣明!”陈玄礼、李林甫等人深表赞同,齐声颂扬。
“呼罗珊本是波斯故土,如今正是波斯复国之时。传旨:召火罗儿觐见。”李隆基朗声下旨。
高力士应声领命,匆匆前去安排。
“波斯……终于要复国了!”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与王忠嗣无不长舒一口气,眼中精光闪动。
“是啊,波斯终将复国!”李隆基眼中泛起泪光,仰首向天,轻声低语:“若太宗先祖在天有灵,也足以欣慰了。”
助波斯复国以牵制大食,是自唐太宗时便定下的战略构想,却因种种缘由迟迟未能实现。历经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至玄宗,六代帝王不懈努力,却始终未竟其功。
高宗年间,大食东进势头正猛,唐朝刚灭西突厥,遂将波斯复国正式提上议程。名将裴行俭曾率军西进,欲护送波斯王室后裔归国,却最终未果。
自此,唐朝始终为此努力,却苦无时机。不仅机会渺茫,大食东进之势反愈演愈烈,更于天宝元年悍然进攻安西都护府。
如今大食惨败,呼罗珊防御空虚,正是实现这一百年战略构想的绝佳时机。
不久,一位身材瘦高、身着华贵绸衣、气度不凡的波斯胡人进殿,他正是波斯王室后裔火罗儿。
作为波斯亡国太子俾路斯的七世孙,自太宗年间俾路斯在唐廷协助下逃难至唐,他的后代一直留居中原。
“臣火罗儿,叩见陛下。”火罗儿以一口流利的汉语向李隆基行大礼。
“平身。”李隆基微微颔首,“火罗儿,想必你已听闻,大食败于龟兹,波斯故土不日可复。你有何打算?”
“臣谨遵陛下旨意。”火罗儿激动难抑,李隆基话语中透出的讯息,足以令他的先祖泉下有知亦为之振奋。
“嗯。”李隆基对他的态度十分满意,“朕欲送你归国复辟波斯,你可愿意?”
这岂有不愿之理?七代人、百余年的等待啊!火罗儿顿时泪如泉涌,哽咽道:“谢陛下隆恩!臣与子孙后代,愿世世代代尊大唐为主,永为藩属!”
唐朝扶持波斯复国,本是出于牵制大食的战略考量。
即便大食已败,唐朝仍需要在中东地区有一位得力盟友,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忠实的藩属。
唯有如此,方能牢牢掌控这片广袤土地。
喜欢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http://www.c8e.cc/17408/4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