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第50章 改风箱,以技术换铁料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0章 改风箱,以技术换铁料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张大山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

  在张老头那古井无波的心湖里,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涟漪。

  “你说啥?”

  张老头停下手中的活计,眯起眼睛,重新打量着眼前这个侄子。

  “你说你知道法子,能让俺这风箱更好用?”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怀疑,甚至带着几分嘲弄。

  “你一个种地的,懂个锤子的风箱?”

  “俺这风箱,可是祖上传下来的老手艺。”

  “用了几十年了,好用得很。”

  他拍了拍旁边那个看起来笨重而破旧的木制风箱,像是在维护自己的老伙计。

  那风箱确实老旧了。

  箱体是用厚木板拼凑的,接口处能看到明显的缝隙。

  拉杆连接着一个简陋的活塞,外面蒙着一层磨损严重的旧皮子。

  每次拉动,都发出沉闷而费力的“呼嗒”声,送出的风力也显得断断续续。

  张大山知道,这就是最原始的单动式活塞风箱。

  只能在推或拉的其中一个行程中送风,效率低下,且极其耗费体力。

  “铁山叔,您老的手艺,小子自然是信得过的。”

  张大山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轻视而退缩,反而上前一步,指着那风箱说道。

  “但这风箱本身的设计,确实……有点小毛病。”

  “毛病?啥毛病?”

  张老头眼睛一瞪,显然对有人质疑他的吃饭家伙感到很不爽。

  “您老拉这风箱,是不是觉得,只有往前推的时候,炉子里的火才旺一些?”

  张大山问道。

  “往后拉的时候,风就小了,甚至没风了?”

  “而且拉起来,是不是特别费劲?拉不了多久胳膊就酸?”

  张老头愣了一下。

  张大山说的,确实是实情。

  这风箱就是这样,推的时候出风,拉的时候进气,风力自然断断续续。

  而且因为结构笨重,阻力大,拉起来确实很费力。

  他常年打铁,早就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被张大山这么一说,他心里也隐隐觉得,好像是有点……不方便?

  “那……那是风箱本来的样子。天底下的风箱不都这样吗?”

  他嘴硬道。

  “不一定。”

  张大山摇摇头,开始抛出他的“技术诱饵”。

  “俺知道一个法子,能让这风箱,不管是往前推,还是往后拉,都能呼呼地往外送风。”

  “送出来的风,又急又匀,还更省力气。”

  “啥?”

  张老头彻底愣住了,眼睛瞪得溜圆,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推拉都能送风?还更省力?”

  “这……这怎么可能?”

  他打了一辈子铁,用了几十年风箱,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

  “小子不敢欺瞒铁山叔。”

  张大山语气诚恳,“这法子叫‘双动风箱’。”

  “原理也不复杂,就是在箱体里头,加几个小小的‘气阀门’。”

  “让它推进去的时候从这边出风,拉出来的时候从那边出风。”

  “这样一来,风力就不会断了。”

  他一边说,一边捡起地上的木炭,在旁边的空地上快速地画着示意图。

  虽然画得歪歪扭扭,但关键的结构,如活塞、气缸、进气阀、出气阀的位置和工作原理,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张老头原本还带着几分不屑,但看着地上那清晰的图样,听着张大山头头是道的讲解。

  他脸上的表情,渐渐从怀疑变成了惊愕,又从惊愕变成了……难以置信的专注。

  他也是个老匠人,对机械结构有着天然的敏感。

  张大山画的图虽然简单,但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巧妙之处。

  利用简单的阀门控制气流方向,实现连续送风……

  这……这想法简直是天才。

  不,是鬼才。

  这小子,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难道真是摔坏了脑子,反而开了窍?

  “这……这真的能成?”

  张老头看着地上的图样,又看了看张大山,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如果真能做成这样的风箱,那他打铁的效率,岂不是能提高一大截?

  而且还能省下多少力气。

  这对于年岁渐长、体力有些跟不上的他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诱惑。

  “能不能成,试试不就知道了?”

  张大山看出了他的心动,趁热打铁道。

  “铁山叔,您这儿有没有废旧的木料和皮子?”

  “咱们可以先找个小点的箱子,或者干脆就在您这风箱上改。”

  “您要是信得过小子,就让小子试试。”

  “要是改坏了,小子负责给您修好,绝不让您吃亏。”

  “要是改好了……”

  他顿了顿,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那小子刚才跟您说的那点铁件,还有这斧子淬火的活儿,您老是不是……”

  张老头看着张大山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又看了看地上那颠覆了他几十年认知的风箱图。

  心中的挣扎异常激烈。

  一方面是老匠人的固执和对未知的疑虑。

  另一方面,是对更强劲、更省力工具的渴望,以及对这奇思妙想背后技术的好奇。

  最终,对技术的渴望战胜了固执。

  “哼。吹牛谁不会。”

  他嘴上依旧不饶人,但语气明显软化了许多。

  “你要是真有那本事,能把俺这老伙计伺候利索了。”

  “你要的那点东西,俺老头子就当练手,免费给你打了。”

  “铁料嘛……”他瞥了一眼墙角那堆锈迹斑斑的废铁,“你自己看着从这里面挑。能用的就拿去。”

  “真的?”

  张大山心中狂喜。

  免费打件,还让用废铁料。

  这等于是用一个风箱改良技术,换来了制造水车最关键的金属部件。

  这笔买卖,太值了。

  “老头子说话算话。”

  张老头一摆手,“不过,丑话说在前头。”

  “你要是把俺这风箱给鼓捣坏了,看俺老头子怎么收拾你。”

  “放心吧,铁山叔。保证给您弄好。”

  张大山拍着胸脯保证道。

  他立刻打发铁牛回去,将石头也叫了过来。

  父子三人,加上将信将疑、在一旁全程监工的张老头。

  一场围绕着破旧风箱的“技术改造”工程,就在这叮当作响的铁匠铺里展开了。

  张大山指挥若定。

  他让铁牛负责拆卸风箱的箱板,清理内部。

  让石头按照他画的图样,用小刀和木片制作简易的单向气阀门(用薄木片或皮片做阀片,用细藤条做合页)。

  他自己则亲自操刀,修改活塞的结构,增加进气孔,并用找来的软皮和麻线仔细密封。

  张老头一开始还抱着膀子,冷眼旁观,时不时地挑剔几句。

  但看着张大山有条不紊的指挥,看着那些看似简单却设计巧妙的阀门逐渐成型。

  看着父子三人配合默契、动作麻利。

  他脸上的怀疑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的惊讶和好奇。

  他甚至忍不住凑上前去,仔细观察那些阀门的结构,嘴里还念念有词,似乎在琢磨其中的原理。

  经过大半天的忙碌。

  在张大山的指导下,在铁牛和石头的努力下,在张老头从旁观到忍不住动手帮忙下。

  那个破旧的单动风箱,终于被成功地改造成了一个全新的“双动风箱”。

  虽然外观依旧破旧,甚至因为改造留下了不少“疤痕”。

  但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了。试试吧。”

  张大山擦了把汗,示意铁牛去拉动拉杆。

  铁牛深吸一口气,握住拉杆。

  他先是轻轻一拉。

  “呼——”

  一股强劲而持续的气流,猛地从风箱嘴喷出,吹得炉膛里的炭火瞬间蹿起老高,发出噼啪的爆响。

  铁牛自己也愣住了,感觉手上的力道比以前轻了许多。

  他又往前一推。

  “呼——”

  同样强劲、同样持续的气流再次喷出,炉火燃烧得更加旺盛,发出如同猛兽咆哮般的呼啸声。

  推拉之间,风力竟然没有丝毫减弱,连绵不绝。

  而且,拉杆的手感也变得顺畅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重费力。

  “成了。爹,真的成了。”

  铁牛惊喜地叫道,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石头也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而张老头,则彻底呆立在原地。

  他张大了嘴巴,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呼呼作响的风箱嘴,又看了看轻松拉动风箱的铁牛。

  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狂喜,最后化为一种深深的、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几步冲上前去,一把推开铁牛,自己握住拉杆,用力地推拉了几下。

  感受着那强劲而持续的风力,感受着那省力顺畅的手感。

  他激动得浑身都在微微颤抖。

  “神了……真是神了……”

  他喃喃自语,看向张大山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那里面,再没有丝毫的轻视和怀疑。

  只剩下对技术的叹服,和对眼前这个侄子的……刮目相看。

  “小子……不,大山……你……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

  他声音沙哑地问道。

  “就是……以前偶然看过一本杂书,瞎琢磨的。”

  张大山依旧含糊其辞。

  “杂书……好一本杂书啊……”

  张老头感慨万千,随即一拍大腿。

  “行了。别说了。”

  “你要的那些轴套、销子,俺老头子包了。保准给你打得结结实实。”

  “那边的废铁料,你看上啥就拿啥,不够俺再给你想办法。”

  “以后……以后你这风箱要是再有啥新名堂,或者你想打点别的什么新奇玩意儿……”

  他顿了顿,老脸上竟然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

  “……随时来找俺老头子。工钱……好说。铁料……也好说。”
  http://www.c8e.cc/17536/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