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分家之后第一新年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呼啸了一整个冬日的北风,仿佛也知晓了年关将至的喜庆。

  在这除夕的前一晚,悄然收敛了它的凛冽。

  天空难得地放晴,清冷的月光洒满了寂静的青石村。

  也给村西头那间孤零零的、修补过的牛棚,披上了一层银霜般的清辉。

  棚屋里,却是一片与屋外寒冷截然不同的忙碌与温暖。

  明天,就是除夕了。

  这是张大山一家,自分家出来、独立门户之后,过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年。

  意义之重,不言而喻。

  全家人都卯足了劲,要让这个年,过得有盼头,有生气。

  一大早,天还没亮透。

  王氏和花儿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开始了彻底的大扫除。

  棚屋本就狭小,东西也少,按理说没什么可收拾的。

  但她们却做得格外认真。

  墙角的蛛网被仔仔细细地扫了下来。

  地面被清扫得干干净净,甚至还用湿布擦了几遍。

  那几件粗糙的木桌木凳,也被擦拭得露出了木头本来的颜色。

  就连墙角堆放的柴火,都被重新码放得整整齐齐。

  孩子们也像模像样地拿着小扫帚,或者破布头,跟着忙前忙后。

  栓子和柱子负责把积攒的草木灰仔细地倒进屋后的堆肥坑。

  丫丫则帮着娘亲浆洗衣物,虽然天气寒冷,小手冻得通红,却毫无怨言。

  就连最小的豆子,也拿着一块小抹布,煞有介事地擦着他能够得着的炕沿。

  整个棚屋,虽然依旧简陋,却被收拾得窗明几净,焕然一新。

  下午,最让孩子们期待的时刻到来了——贴春联。

  张大山拿出他早就写好的、字迹依旧算不上工整的春联。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勤劳致富家和事兴”

  横批:“迎春接福”

  他让识字最多的小山,一字一句地念给弟弟妹妹们听。

  孩子们似懂非懂,却都觉得这红纸黑字充满了神奇的魔力。

  王氏则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熬了小半碗浓稠的浆糊。

  张大山踩着木凳,小心翼翼地将春联贴在门框两侧和门楣上。

  那鲜艳的红色,如同两簇温暖的火焰,瞬间点亮了这个简陋的家门,也点燃了全家人心中对新年的期盼。

  “爹写的字真好看。”

  柱子仰着小脸,由衷地赞叹道,浑然忘了自己还不认识几个字。

  “那是。以后你们也要好好跟周先生学,写出比爹更好看的字来。”

  张大山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

  棚屋灶台那边,早已是香气弥漫。

  王氏和花儿正在紧张地准备着年夜饭。

  那块平日里宝贝得不得了的腊肉被切下了一大半。

  昨天铁牛和石头运气好,又套住了一只不算小的野兔,也被收拾干净,放进了锅里。

  最让人期待的,还是饺子。

  白花花的面粉被擀成一张张圆圆的皮。

  肥瘦相间的猪肉混合着白菜野菜剁成的馅料,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孩子们都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不时地伸出小手想去偷捏一个,被王氏笑着拍开。

  王氏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乡间小曲。

  她的脸上,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而满足的笑容。

  分家出来,虽然日子苦,但心是安定的。

  不用再看公婆的脸色,不用再担心好东西被二房抢走。

  自己辛苦挣来的,可以明明白白地给自家的孩子吃。

  这种当家做主的感觉,让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当夜幕终于降临,最后一缕残阳隐没在西山之后。

  棚屋里,那盏昏暗的油灯被点亮。

  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一大盆白胖诱人的肉馅饺子。

  一大碗香气扑鼻的炖兔肉烧腊肉。

  还有一盘翠绿的炒野菜。

  主食是熬得浓稠金黄的小米粥。

  这绝对是张家有史以来最丰盛的一顿年夜饭。

  “吃饭了。过年了。”

  张大山坐在主位,举起自己的粗瓷碗。

  “爹祝大家,新年身子康健,吃饱穿暖。”

  “也祝咱们家,来年的日子,像这锅里的肉一样,越过越有滋味。”

  “好。”

  孩子们齐声欢呼,纷纷举起自己的碗。

  “谢谢爹。”

  “爹娘过年好。”

  “哥哥姐姐过年好。”

  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纯粹的喜悦。

  然后,便是风卷残云般的“战斗”。

  孩子们的小嘴几乎没有停过。

  饺子一个接一个地消失。

  肉块一块接一块地被消灭。

  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受欢迎的小米粥,似乎也因为这过年的气氛,变得格外香甜。

  栓子和柱子吃得满嘴流油,互相比赛着谁吃得多。

  丫丫小口地吃着,不时给旁边的豆子夹一小块剔了骨头的兔肉。

  豆子则抱着一个大饺子,啃得不亦乐乎,小脸上沾满了馅料。

  花儿和石头则相对文静些,但碗里的食物也在飞快地减少。

  铁牛依旧是吃得最实在的那个,默默地往嘴里扒拉着,仿佛要把一年的辛苦都补回来。

  王氏看着孩子们满足的样子,脸上笑开了花,不停地给他们添菜盛粥,自己却舍不得多吃几口肉。

  张大山默默地将自己碗里最大的一块腊肉夹给了妻子。

  “你也吃。忙了一年了。”

  王氏看了丈夫一眼,眼圈微红,却没有再推辞,小口地吃了起来。

  这顿年夜饭,吃得热闹,吃得满足,吃得酣畅淋漓。

  吃完饭,收拾好碗筷。

  张大山又拿出了他准备好的“压岁钱”。

  依旧是每人三文钱。

  但这三文钱,却承载着父亲对孩子们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铜钱,有的立刻塞进贴身的口袋,有的则互相比较着,小脸上洋溢着得到礼物的纯粹快乐。

  接下来,是守岁的时间。

  一家人围坐在烧得暖烘烘的土炕上。

  张大山继续给孩子们讲着那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奇故事。

  孙悟空如何七十二变,猪八戒如何贪吃好色,沙和尚如何忠厚老实……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惊呼,时而大笑。

  棚屋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王氏和花儿则拿出针线笸箩,借着灯光缝补着衣物,脸上带着恬静的笑容,偶尔也会被故事逗乐。

  张大山讲得口干舌燥,便让小山给大家背诵一段新学的《三字经》。

  小山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声音清亮,吐字清晰,俨然一副小读书人的模样。

  引来了哥哥姐姐们的阵阵夸赞。

  时间在温馨的氛围中悄悄流逝。

  窗外夜色深沉,寒星闪烁。

  棚屋内灯火摇曳,暖意融融。

  张大山看着眼前这幅景象,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满足。

  他想起了往年在老宅过年的情景。

  同样的除夕夜,他们大房却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年夜饭桌上,他们是末座,是陪衬。

  压岁钱更是想都不敢想。

  守岁时,也只有听着二房那边传来的欢声笑语、自己这边却冷冷清清的份。

  那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滋味,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虽然住的是破屋,吃的是粗食。

  但他们是自由的,是平等的,是有尊严的。

  这个家,是他们自己当家做主。

  这份感觉,千金不换。

  夜渐渐深了。

  年幼的豆子和柱子,早已抵挡不住困意,依偎在母亲怀里沉沉睡去。

  栓子和丫丫也上下眼皮打架。

  只有铁牛、石头、花儿和小山,还强撑着精神,陪着爹娘守岁。

  “好了,都去睡吧。”

  张大山看着孩子们困倦的样子,温和地说道。

  “年,咱们就算过完了。”

  “明天起来,又是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孩子们听话地各自找地方躺下。

  很快,棚屋内便响起了均匀的呼吸声。

  张大山吹熄了油灯。

  黑暗中,他轻轻握住了身边妻子粗糙的手。

  “孩儿他娘,辛苦你了。”

  “说啥傻话呢,当家的。”

  王氏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温柔。

  “有你在,有孩子们在,过啥样的日子,俺都觉得甜。”

  两人依偎在一起,没有再多说什么。

  窗外,几声零落的爆竹,宣告着旧岁的结束,新年的到来。
  http://www.c8e.cc/17536/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