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一章 长胜
推荐阅读:
花豹突击队
战场合同工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军工科技
医毒狂妃路子野
1627崛起南海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老爸让我从十个女神中选一个结婚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崇祯十六年四月里最后一天发生在广宁城东北三十里外正安堡一带的会战,其规模之大,双方陆续投入兵力之多,是近几年来的关外战场上十分罕见的一次。清虏两红旗以及满蒙联军方面,相继投入了螨洲、蒙古、汉军兵马四万多人。
与此相应的是,辽西明军各部人马方面,更是累计投入进去马步军、车炮营等将近九万之众。
由于辽西明军各部是陆续赶到的,相当于是分时段、分批次投入战场的,所以一开始在战场上的优势并不明显,双方打得是有来有回。
甚至在满达海、瓦克达、吴克善等人带着正红旗率领的满蒙联军赶到后的一段时间里面,陆续投入战场的明军各部人马尽管在人数仍然占优,但是一度反而处在被围殴的状态之中。
直到洪承畴、祖大寿闻讯亲自督军来援,辽西各部明军才在人数、气势以及火力输出上面,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特别是在火力输出方面,双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失去了旗下大部分汉军队伍的两红旗,在战场上丧失了原有的火力优势。
而得到了来自金海镇的火器加持的辽西各路人马,在火力输出方面有了明显的增强,一减一增之下,洪承畴、祖大寿指挥的明军反而对两红旗带领的满蒙联军形成了火力压制。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害怕全军覆没的满达海、吴克善等人才下令撤离战场,撤回铁岭方向。
但是,洪承畴、祖大寿等人好不容易遇上这样一个全面占优的局面,自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
在发觉清虏满蒙主力开始撤离战场之后,祖大寿亲率其中军祖泽远部以及曹变蛟、刘周智两部骑兵生力军,共计万余人,尾随追击而去。
直到当天傍晚,追至珠子河西岸,一番激战之后,俘获了被安排断后的正红旗汉军固山额真王世选及其所统领的大批汉军人马车炮,方才收兵回撤。
这一场大战,双方损失都很大。
但是最后的胜利者,毫无疑问是洪承畴与祖大寿统领的辽西各路明军人马。
他们不仅攻下或者说收复了广宁城,全歼了镶红旗总管大臣吴拜、广宁驻防八旗昂邦章京马喇希所率领的守城清兵一万多人,在城中俘获了大量隶属两红旗的人口、牲畜、粮草、饷械,而且在正安堡会战中战胜了两红旗的主力以及跟随清虏两红旗作战的科尔沁等蒙古联军。
在广宁城之战,以及随后发生的正安堡会战和珠子河追击战之中,辽西各路明军人马所斩获的清虏、北虏与二鞑子首级,累计多达两万两千三百五十六颗。
加上在珠子河畔被俘投降的正红旗汉军二鞑子王世选残部三千四百多人,整个四月二十九日的连番大战下来,辽西明军各部共斩获清虏兵马将近两万五千人。
当然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最先发起伏击作战的悍将祖大乐再一次身负重伤,并且诱发了腹部旧伤,于四月二十九日深夜不治而亡。
祖大寿部将刘周智、高勋,以及洪承畴麾下王廷臣、曹变蛟等人,皆负伤,麾下将士伤亡同样惨重。
各部累计战死将士一万六千余人,负伤需休养的将士一万两千余人,伤亡总数甚至超过了被斩获的清虏。
其中尤以祖大乐所率领的义州兵马损失最重,原本万余人的义州兵马,在战后清点一番,仅剩三千余人。
而与此相应的是,清虏两红旗与科尔沁蒙古联军方面,约有一万三千多人,在次日清晨卯时左右,跟着满达海狼狈逃回到了铁岭城。
其中,镶红旗旗主、多罗克勤郡王罗洛浑,在其麾下巴牙喇纛章京程尼的拼死保护之下,成功突出重围,逃出了战场,跟着撤退的队伍回到了铁岭。
但是其外祖父,镶红旗满洲固山额真吴尔古代则死在了正安堡会战的战场之上。
此外,统率正红旗阿礼哈超哈作战的多罗谦郡王瓦克达身负重伤,在随队逃回铁岭的第二天不治身亡。
另有科尔沁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弟弟,博尔济吉特索诺木,死于正安堡会战之中,而其麾下科尔沁左翼骑兵死伤惨重。
至于随行作战并投入正安堡会战的其余蒙古部落同样如此。
其中,乃蛮与翁牛特余部以及库伦喇嘛兵,总计有四五千人跟随南下,但是最后只有三四百人逃了回来。
崇祯十六年五月初二上午,广宁城易手以及辽西官军大败清虏两红旗与科尔沁蒙古联军的消息,被送到了辽阳城。
杨振闻讯,在感慨辽西各路官军实力强劲的同时,心里面对于收复沈阳城的信心也变得更足了。
在洪承畴、祖大寿派人送来的联名书信之中,他们向杨振通报了广宁城之战、正安堡会战的情况,同时也敦请杨振在五月上旬前后派出金海镇的水师船队,协助辽西各路官军渡河。
与此相应的是,双方会师的时间与地点也发生了变化,洪承畴、祖大寿两人渡河的时间定在了五月初十,地点在太子河北岸旧长胜堡(后世辽中)一带。
洪承畴、祖大寿等人认为,辽西各路兵马若是沿着驿道,从广宁转往东南,然后走牛庄,再北上辽阳,这样路程太长,要过的河流也太多。
他们最后的方案是截弯取直,直接从广宁城往东,率领军队由西向东横穿辽河套,从辽河旧长胜堡河段直接过河。
这样截弯取直,不仅路程短,节约时间,而且长胜堡一带位于太子河的北岸,浑河的西岸,免了将来既要往北渡过太子河,又要渡过浑河的麻烦。
当然,长胜堡,是个好名字,寓意长胜,也是个好彩头。
对此,杨振当然无可无不可。
从明初延续下来的辽东驿道,之所以从广宁往辽沈走,需要先转往东南,到牛庄后再转往东北,绕了一个大弯,主要是因为当年辽河套内不安全,老有蒙古部落出没。
但是现在,在辽西各路官军赢得了广宁城之战,尤其是正安堡会战的胜利之后,辽河套内已经很安全了,完全可以截弯取直,横穿过来。
于是杨振果断同意,一边给洪承畴、祖大寿回了信,叫广宁来人带回去,一边叫人传令给正好运载一批移民回到营口的袁进,命他统率金海西路水师团营从辽河口沿河北上,专责协助辽西各路官军渡河事宜。
与此同时,杨振将辽西广宁大捷的消息通报辽阳全军,开始号令各部人马做好五月上旬出兵北上的准备。
自从拿下辽阳、海城等地之后,杨振麾下各路人马基本上都处在休整状态之中,时间长的,已经休整了一月有余了。
杨振原以为清虏的辽南防线崩溃以后,多尔衮或者阿济格肯定会想办法进行补救,即便不来尝试收回辽阳城,也一定会在太子河北岸部署重兵,来阻挡自己北上前进。
杨振在收复辽阳等地之后,之所以没有派遣主力兵马渡过太子河往北进兵,就是希望给多尔衮出兵留下足够的时间。
如果他把盛京城内的八旗主力调派出来,不论是派往虎皮驿,还是派往奉集堡,或者太子河北岸的其他地方,杨振都有信心将其围歼。
但是,一个来月过去了,太子河北岸地区不仅没有大批新增的清虏人马,而且就连原本在虎皮驿、奉集堡一带扎下大营的阿济格所部人马主力,也撤往别处去了。
整个太子河北岸,浑河以东和以南广大地区,只有少数清虏兵马,驻扎在虎皮驿、武靖营、奉集堡和白塔铺等几个据点内,日常巡哨而已,充当盛京城的耳目之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振也乐得轻松,除了加快巩固自己后方之外,对于太子河北岸地区,往西只拿回了王大人屯,往东只占据了石城山上的一个旧高句丽山城。
那处山城,恰好在太子河的北岸,依山傍水,山势险要,上有一座高句丽时代建在白色山崖上的山城,所以当时名叫白岩城。
后来此地归唐后,被改名为岩州,白岩城因此改名岩州城。
再后来入辽、入金,民间称之为燕州城。
而今,燕州城早已废弃,只剩断壁残垣。
不过,杨振在舆图上发现前人对其位置的标注之后,认为其在太子河上游北岸,位置又比较重要,既可以作为自军北上巡哨的一个落脚点,又可以钳制太子河的上游水路,同时威慑连山关通往辽阳、盛京的驿道,所以早早命令征东右翼军张天宝部派人前去占领经营了。
当然了,在北上进兵盛京的事情提上日程之后,对杨振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自军在太子河北岸已经占领的两个据点,而是太子河上游南岸,依然存在有好几处清虏据点的问题。
尤其是辽阳城的侧后方,比如连山关,彼处的清虏,若不能拔除或者驱逐,杨振也很难放心统率大军往北渡过太子河。
崇祯十六年五月初三上午,正当杨振召集祖克勇、杨珅、张天宝等人商议,如何尽快从摩天岭方向策应李禄的征东军中后军北上作战的时候,之前派去那里协助飞行队作战的张国淦,终于派人送来了连山关已被拿下的消息。
来人名叫梁得胜,三十上下年纪,长得矮壮敦实,也是当年从宁远跟着杨振他们北上,为松山城解围的暂编宁远先遣营的老兵出身,现在放在张国淦的火枪团营里面,已经是团营中军的都司了。
“都督,连山关已于前天傍晚被我们联合中后军李总兵拿下,关城内的清虏人马一共五到六个牛录,中后军和我们共斩获清虏首级九百多颗,另有约六七百人趁着夜幕逃走。
“连山关关城狭小,又被烧成了白地,无法驻扎大军,昨日上午李总兵已带着中后军主力往东,去打草河城了,眼下是我们张副将带人留在连山关等待都督的指示。
“由于飞行队这次飞越连山关,投下大批万人敌,大显神威,立了头功,李总兵希望将他们调往草河城继续效力,但是飞行队直属行营,我们张副将不敢做主,特派卑职回来报捷,并请示都督命令!”
梁得胜一见到杨振,就把连山关方面的情况和他回来报捷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同时递上了李禄和张国淦叫人写的书信。
http://www.c8e.cc/17744/12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