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北归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金陵皇宫的长春宫内,曹祯正坐在窗边,手里捧着二皇子生前穿的小衣。

  自从二皇子“薨逝”后,这段日子他没有上朝;

  军机处报告上来的好消息,也只能稍稍缓解自己的丧子之痛;

  整日守在后宫陪着自己的皇后度过丧子之痛,看着慢慢恢复四岁的大皇子;

  丝毫不知一场关乎大魏命运的和谈,正在自己最信任的内臣主导的军机处操控下悄然推进。

  朝堂中,并非完全无人察觉异常。

  左相诸葛明坐家中,手里翻着军机处流出的情报,眉头紧锁,默然不语。

  他早就知道,如今的大魏在江北根本没有对抗燕山军的实力;

  六安、庐州府、宿州、滁州接连惨败,江北仅存的兵力粮草和军械损耗殆尽;

  京畿地区看似几十万大军固若金汤,实则外强中干。

  与其跟燕山军硬拼导致亡国,不如暂且隐忍求和,借着和谈的间隙重整旗鼓,再图后计。

  可和谈的建议当初就被驳回了,可他看着军机处几人上蹿下跳;

  选择了冷眼旁观,不清楚军机处如此行事是不是皇帝默许;

  如何都好,先把燕山军赶走再说吧。

  军机处本就是曹祯战时为了指挥架空内阁设立的临时机构;

  如今让他们去处理这烂摊子,等风波过后。

  内阁再以“私自议和、僭越谋逆”为由发难,正好能夺回被褫夺的权力。

  右相司马嵩也抱着同样的心思;

  甚至连那些因江北庄园、寺庙被抢而叫嚣着“主战”的官员,也都默契地装起了瞎子。

  再打下去,一旦燕山军渡江,那些丘八在江北烧杀抢掠的事,很可能在江南重演。

  与其跟卑贱的达利特玉石俱焚,不如让这群强盗赶紧撤走;

  至于清算军机处,不过是时间问题;

  好牌总得等最合适的时机再打,正义在政治的需要面前,从来都可以迟到。

  金陵懂行的没人挑明这层窗户纸,不懂行的看不透;

  军机处内,黄景、陈文胜和李继周三人忙得脚不沾地。

  陈文胜趴在案上,手里握着狼毫笔,飞速拟写着与燕山军对接的文书,墨汁溅在指尖也顾不上擦;

  李继周则站在一旁,对着地图比划:

  安排军机处的太监协助燕山军解除徐州府地方的武装的事宜,声音里满是急切;

  黄景则坐在椅子上,盘算着如何让“永不与东狄议和”这件事怎么搞;

  这是燕山军撤军的核心条件,也是他们保住性命的关键,容不得半点差错。

  黄景心思活络,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

  他借着之前二殿下被害、宗室谋反的由头;

  在曹祯面前哭诉,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东狄特使宁完我身上:

  “陛下,福王、周王之所以敢谋反,都是宁完我在背后挑唆!

  他表面上是来求和,暗地里却煽动宗室作乱,害死二殿下,妄图颠覆我大魏江山!

  东狄狼子野心,根本不可信啊!”

  曹祯本就因丧子之痛心神不宁,听到这话,更是怒不可遏。

  他猛地拍案而起,指着宫外骂道:“好一个东狄!好一个宁完我!

  朕本想给他们留条活路,没想到他们竟敢如此欺辱朕!害死朕的孩儿!

  传朕旨意,发布诏令,讨伐东狄,永不言和!东狄的使团都得陪葬!

  谁敢再提议和,以通敌叛国论处!”

  黄景心中暗喜,连忙跪地领旨。

  很快,讨伐东狄永不言和的诏令便从还通畅的驿站传遍各省;

  宁完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锦衣卫闯入驿馆,五花大绑地押进了诏狱。

  诏狱的阴暗牢房里,宁完我蜷缩在角落,百思不得其解。

  他当初挑唆宗室谋反时,明明切断了所有线索,怎么会突然被查到?

  大魏这群蠢猪不可能查到才对啊。

  他是东狄特使,大魏就算再愤怒,也该顾及外交颜面,怎么会直接将他下狱?

  直到锦衣卫指挥骆养性带着刑官走进牢房,他才隐约意识到不对劲;

  可一切都晚了,等待他的,是发泄的酷刑和秘密处决。

  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不是暴露了,而是军机处为了满足燕山军议和条件,找来的替罪羊。

  二殿下的死真没查到他身上,可在政治“需要”面前,罪魁祸首还是被歪打正着。

  与此同时,江北的全椒县燕山军大营里,吕小步和冉悼为了撤退终于完成了合兵一处。

  两人站在官道上,看着绵延数十里的车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光是运送财物和粮食的大车,就有三千多辆,浩荡的队伍正缓缓向北行进。

  “没想到这次南下,收获竟这么大。”

  冉悼笑着拍了拍身边一辆大车,车里装满了金银珠宝,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

  “这些东西运回去,咱们燕山军的兄弟们至少两三年不用愁军饷了吧?”

  吕小步点点头,目光扫过队伍末尾的人群;

  那是几万民夫、壮丁和军户家属,大多是之前被燕山军打败的魏军战俘、逃兵;

  还有些害怕燕山军走后被朝廷清算的百姓。

  他们自发地跟在队伍后面,手里提着简单的行李,一步三回头的看着故土;

  可以的话真不想走,但是想着自己拿了燕山军的工钱,只能跟着走了。

  有部分舍不得离开的还是留了在了家乡,毕竟拿了燕山军工钱的百姓这么多,法不责众嘛。

  “来者不拒,”

  吕小步语气坚定,“燕州和济南府正在重建,正需要人手屯田。

  多几万人,不是事,再说辽西还缺人了,带回去反正是军师该考虑的事。

  再说,这么多粮食财物,光靠咱们几千骑兵,根本拉不走。”

  冉悼转头对身边的亲兵吩咐道:

  “让前锋阿速台带人按照既定路线走宿迁、徐州一线。

  注意警戒,尤其是徐州府方向,绝不能出岔子。”

  亲兵领命而去,队伍继续向北行进。

  官道上,燕山军士兵列着整齐的队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民夫们推着大车,偶尔低声交谈几句,语气里满是对燕州的向往;

  军户家属们则紧紧跟在亲人身边,生怕被落下。整个队伍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

  吕小步和冉悼并马而行,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都松了口气。

  他们来的时候,只带了五千多骑兵,抱着“武装上访”的目的;

  没想过朝廷江北的部队如此不堪一击,会一路打到长江边;

  更没想到能缴获那么多金银,要不是带的基本全骑兵部队;

  基本没有渡长江这种天险进行作战能力真想去江南抢一波。

  如今,朝廷已经发布了讨伐东狄的诏令,他们南下的核心目的已经达成;

  剩下的,就是尽快回到北疆,向大哥张克张克复命。

  队伍继续前进,车轮滚滚,马蹄声声,在滁州到宿迁的官道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而远在金陵的军机处内,黄景、陈文胜和李继周还在忙着掩盖和谈的痕迹;

  他们不知道,这场看似“成功”的议和,不仅没有解决大魏的危机;

  反而为日后的更大动荡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长江两岸的风,依旧吹拂着,一边是欢天喜地抢得盆满钵满北撤的燕山军;

  一边是暗流涌动的金陵城,大魏的命运,还在江上的迷雾中徘徊。
  http://www.c8e.cc/17745/5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