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群贤毕至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将整个军器局视察了一圈后,朱由检便就惆怅了起来。

  因为,据王应熊介绍,整个军器局的装备产量是极不稳定,一年之中少说有三个月是在空转。

  尤其在前年,由于朝堂无钱以至于整个火器制作都停止了运作。

  “唉,回宫吧,书缘、稚绳、孟暗随朕到暖阁一叙。”

  看着军器局的现状,朱由检只感觉是心累到不行,就感觉是老天爷跟他开了天大的玩笑。

  别人登临帝位,不说是极尽奢华享受,但那也是一身轻松,最不济也能躺平摆烂。

  可他呢,别说摆烂了,但凡休息一天都不可能。

  “是。”

  见朱由检想要回去了,张书缘三人便跟在了他的身后,一同走出了军器局……

  进到暖阁,朱由检挥了挥手就把下人给屏退了。

  “三位爱卿,这军器制造你们可有良策改善吗?”

  听到皇帝问起,孙承宗与李邦华就相视了一眼,旋即就决定先安慰安慰朱由检再说了。

  “陛下,我军器局的问题应当是属于战时多产,情况应当没有那么严重。”

  “是吗?书缘你的看法呢?”

  “陛下,李阁与孙部所言不错,但臣以为这现状是必须要改变的,您不是已下旨大兴冶炼了吗?不如趁此在扩建军器局以补充我朝军事损耗。”

  当着孙承宗二人的面,张书缘也不好放开,只得是掂量着说道。

  “好吧…孟暗,京营整改如何了。”

  见他们三人都在安慰自己,朱由检便暂时抛下了这个问题,转而问起了京营整改。

  “启奏陛下,臣已革除弊员三万四千余人,新招士卒有一万七千三百一十四人。军械短缺已补三千余件火器,老旧的重炮短时间内还无法更换……”

  李邦华想了想便将近期的成果说了一番。

  “嗯,办的不错,不过三大营的军备还需尽快整备,缺少的小旗、总旗也要趁秋考尽快补足。”

  “臣明白。对了陛下,臣打算在原六两银子的基础上再填十两以做招募军士之用,另外臣还想在本月月末,于校场举行一次大比挑选军中的贤才就任中军之职。”

  李邦华应了一声,转而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书缘,稚绳你二人怎么看?”

  听到这话,朱由检便就看向了张书缘与孙承宗。

  “陛下,老臣以为李阁部此言乃某军之言,想要让京营重现当年必然要给予重金!”

  “不错,孙部堂所言即是,臣以为除了这些之外,李阁也可在营中长期举行比武活动,不但要训练兵士的武力,更要多多训练火器的使用,这样也可使那军器局中的火器坊忙碌起来。”

  张书缘对李邦华的想法很是赞同,只不过他觉的这必须得要让李邦华敢于大量的使用火器训练士兵,只有这样才能让军器局形成循环,不至于让它一年中有三个月的空转期。

  “嗯,准了,孟暗就照你说的办吧!”

  “对了,今日书缘与稚绳二人,谈起了军校一事你也帮着参谋参谋,看看还有哪里不足。”

  朱由检深吸了口气,便就同意了李邦华的建议。

  “臣遵旨。”

  李邦华躬了躬身,转而便就向张书缘二人问起了何为军校了。

  将下午跟孙承宗说过的话,又跟李邦华说了一遍后。

  李邦华旋即就是一喜,当即就对着朱由检说道。

  “陛下,张阁所言实乃成军之策,臣以为此校当立即设立!不过,除了张阁所言的在军中设立以外,臣建议此校应当多设立于民间形成规矩,一可教授孩童习武识文,二可发现天赋之人!”

  李邦华是兴奋异常,口中是滔滔不绝的说着。

  不得不说,年轻人就是脑子转的快,而他所说的也是张书缘想表达的,只不过他是想在军中做成之后再慢慢的铺到民间。

  “是啊,此校朕也看好,这样吧你三人先在我直隶各卫探探情况,然后拟个奏疏咱们在朝上议一议。”

  “是,臣遵旨。”

  张书缘三人是共同躬身。

  “行了,孟暗、稚绳你们先去忙吧,朕还有事想问问书缘。”

  决定了大事,朱由检便就下了逐客令。

  “臣等告退。”

  在退出暖阁的同时,李邦华是拉着孙承宗探讨着军校一事,弄的老将孙承宗是一阵的苦笑,当然他也很高兴见到此事……

  “书缘,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这没了外人,朱由检也放下了皇帝架子。而在这一下午中,张书缘是多次给他递了眼色想单独谈谈,但可惜一下午都没有合适的机会。

  “陛下,今天的军器局一行,说实在的我看不下去啊,不说质量如何,就那产量就是个大问题。”

  “嗯,朕也是这么认为。对了书缘,朕记得之前看你的那本书时,上面可有不少飞鸟和大铁壳子,你们是怎么装备那么多的?”

  朱由检点了点头,旋即就想起了他带来的那本杂书。

  “陛下,这也就是我要说的了。我们后世用的火器跟眼下的火器是有着实质的差别的,我们用的乃是定装弹药,击发的方式是由撞针撞击子弹底火从而发射的子弹。”

  张书缘说着就用左手食指撞了一下右拳。

  “而我们之所以能装备那么多,一是工业科技的发展,二是我们的生产方式是用流水线来搭建的。陛下可以认为,一件火器是由多个人安装,比如您负责打磨枪身,我负责打磨枪管,李邦华负责制造药匣,孙部负责最后的拼装,每个人只做这一把枪中的一个环节,所以装配的速度就会很快,精度也会更好。”

  张书缘说的很慢,好让朱由检明白自己的意思。

  “是吗?那…那什么科学,我大明可能发展?”

  “呵呵,陛下科学我们早就是在发展了,只不过它常被你们误认为是奇技淫巧发展的很慢。所以接下来我想让您去找几个人,一个是徐光启,另一个是在江南长洲的薄珏,还有我朝的山东巡盐御史毕懋康,直隶广平府推官王徵,以及大才子方以智。”

  “哦?我大明竟然有如此多的人懂科学?”

  听到这,朱由检就一懵了,心说他大明有这么多厉害的人物?!

  “对,他们懂,只不过眼下没有科学这个词儿,他们懂的应该说是西学才对。”

  张书缘苦笑着说道,没办法谁让祖上不注重科学呢,到头来却还要仰仗洋人传过来的知识。

  “好,既然如此,那朕就去寻他们!”

  朱由检是坚定不移的说道,眼神里带着极为浓郁的精光。

  跟朱由检聊完以后,见天色不早了,张书缘便就跟他告辞了……

  时间一晃,眨眼间十五天就过去了,时间也来到了八月十九。

  在这十多天里朝中也没什么大事,至多是浙党等人在互相攻讦,只不过他们也没找张书缘的麻烦,因为他们实在是没找到张书缘的黑料。

  而张书缘在这十多天里是跑遍了北直隶的所有卫所,跟许多总兵千户见了一面。

  这一圈跑下来,他也收获颇丰,不但发现了几个勇武之士,他还发现了那广袤的底层官兵并不反对这军校一事。

  当然了。在这几天里他也跟孙承宗会了几次面,将军校的制度给商定了出来。

  结束了八月二十的朝会,正当张书缘准备去文渊阁办公的时候,一道消息就传入了他的耳中。

  没错,那就是薄珏等人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张书缘是兴奋的抱着王承恩转圈,差点没给他转晕。

  好在,他这疯狂的举动也没人看到……
  http://www.c8e.cc/1797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