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敌我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去年岁末。”郑士元为了防止陛下,误会他与胡惟庸有交情,欺君罔上,从而影响陛下对他所提建议的判断,便把信件是经过前来京城户部报批官吏之手,送给胡惟庸,主要目的是想借胡惟庸之口,劝谏陛下的事,如实相告。
年岁各部门要清账、评级,还要人事调动。
当时还未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奏疏要经过胡惟庸之手,把那些不重要的推后,或扔到角落里吃灰。
“其实当时,逆党胡惟庸给臣写了回信,说会找合适的机会,把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陛下,万万没想到,他竟是骗臣的。”
郑士元也很无奈。
他在地方上素有美名有何用?
这京城官员自有他们敷衍了事的手段,还不能越级上报。
他说话太直,此案又牵涉太多,万一哪句话不中听,触怒了陛下,有时候其实还不如不说呢。
所以一件事能否顺心如意地办成,就跟打仗一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咱知道了,都赖那胡党欺君罔上,与郑佥事没有关系。”
朱元璋当着李善长的面,先把郑士元给摘干净了。
可别等会儿郑士元提建议的时候,李善长再把他请来的“军师”给抹黑了。
而李善长由于不知郑士元,除了给胡惟庸写过信以外,还有自己对此事的想法,抚着胡须,也是不住地点头附和。
“陛下说得对,郑佥事一心为国,都怪那胡惟庸当初因一己之私,压下此事!”
李善长难得能在这个时候,还和朱元璋达成一致意见。
两人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李善长不是好意。
但郑士元这个不知情的人,听到这话,还以为李善长是为他开脱。
心里正感动着呢,就听李善长突然话锋一转。
“陛下既然已经知晓其中利害,又有郑佥事巡查地方的按察使佥事作证,可见此事影响极其恶劣,足以证实凤阳前书吏所言,确实有人利用官府空印,像那胡党一样,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郑士元大吃一惊。
就连因为官职太低,一直低头没吭声的郑士利,都没忍住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混淆是非的李善长。
胡吊扯!
胡党确实存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事,可这与手持空印来户部结算的地方官员,有什么关系?
这难道就是京师朝堂,故意找借口攀咬政敌的手段?
可胡党都死绝了。
李善长这是想咬谁?
“陛下,微臣认为韩国公说得不对!”
郑士利可不管李善长是冲着谁去的,他选择直抒己见。
只是,他刚开口,郑详等人先是不满的反驳出声。
“你一个八品县丞,你懂什么?”
“你还敢说韩国公说得不对,那你倒是说说,地方官员用这盖了官印的空纸,先清点实物再写账目,这个过程中,要是他们自己往腰包里装一些粮食税银的,你一个区区县丞,你能知道吗?”
“想当初郭桓不就是户部侍郎,他和地方官员联手,贪污了多少银子,你这辈子都数不清,陛下,可不能听信这个小小县丞片面之词啊!”
朱元璋这才认真地打量了一眼,李善长请来助阵的这几个后生。
上阵杀敌没本事,搬弄是非有一套。
可惜,没用上正当的地方,否则自荐当个谋士,还能当作眼线送到敌营去。
就凭这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把敌营搅个天翻地覆。
“咱不能光听郑县丞的一面之词,咱也不能光听你们的一面之词,要不这样吧,咱把在京的所有文臣武将全部召集起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此话一出,李善长面色剧变。
此案关系重大,除了像刘基这样根本没和户部打过交道的言官,还有律令规则制定者以外,就连李善长这个原本的左丞相,都难逃其咎。
让所有官员前来,询问所有官员,朱元璋该给他们定什么样的罪?
这不是自己审自己吗?
“还望陛下三思!”
李善长直接出言阻拦,并给出了一个听上去十分合理的建议。
“老臣认为,此举虽然隐瞒了陛下数年之久,但它是自元朝传承下来的做法,要是问罪,恐怕整个朝野上下无一幸免,不如,重惩主印者,抄家杀头,以儆效尤,严查辅佐官员,杖责撤官再流放千里,如此一来,既能体现陛下惩治贪污官吏的决心,也能让官员们知道陛下的恩德。”
朱雄英听到李善长的建议,整个人都傻眼了。
【我的那个乖乖,幸亏空印案发生的时候,不管有没有丞相,李善长都不上朝了,要不然的话,这空印案牵涉的就不是数万人,很可能是数十万人了!】
哪怕现在只是洪武八年夏,但老朱实际统治,可不只这八年。
这些年来官员更迭,先不说这案子查起来,要查到百万人的头上,闹得人心惶惶,光是吏部彻查这些年的官员调任情况,就得把眼睛看瞎。
【爷爷盛怒之下,也只是把主管印章的官员给杀了,辅佐者杖百,囚禁待查,李善长打了人还要流放,辅佐官员听上去好像人数少,但比主印官员多数倍,这个坑挖得可真大。】
谁说老朱嗜杀的。
李善长才是真的阎王爷。
“陛下!臣死谏!”
郑士元二话不说,先对着朱元璋磕了一个响头。
抬起头来,脸上是一副即将赴死的绝决之色。
“臣有四条建议,请陛下听完,再做决断!”
“陛下!”
这时,郑士利也磕了一个响头。
“这四条建议,是我兄弟二人一起想的,是我先提出来的,若有不当之处,还请陛下先治微臣的罪!”
“二弟……”
郑士利红了眼眶,但脸上坚定的神色不改。
就算是兄弟一起赴死。
也要劝住陛下,不能滥杀无辜!
李善长冷眼打量着这兄弟二人,心里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难道朱元璋早知老夫要揭穿空印一事,掀起风暴,特意请了这郑氏兄弟二人来破局的?
区区两个年轻不入流的小官,也想坏他的大计?
找死!
“老臣倒要听听,两位有何高见!”
说吧说吧。
要是你们说得不合老夫心意。
老夫就要把你们混淆成是漏网的胡党,摘了你们的脑袋!
http://www.c8e.cc/17980/5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