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第577章 针锋相对的接风宴(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77章 针锋相对的接风宴(一)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大将军刘昆虽然与他同属鲁恭王一脉,但这种血脉已经单薄了许多。

  何况亲兄弟都拼死相争呢,看看袁绍、袁术两兄弟就知道了。

  所以,长安朝廷带给他的压力日增,急需要一道屏障。

  刘备有才能,恰可安置于新野这等前沿之地,姑且充当这条屏障吧!

  但他也有深深的疑虑,刘备为人不甘人下且颇具能力,刘表担心其“鸠占鹊巢”。

  蒯良“安置新野,若其异动,我亦可制之”的建议,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的这份顾虑。

  见大堂之上的争论仍然没有结果,刘表抬手止住了众人。

  他年过五旬,鬓角斑白,但眼神仍锐利。

  刘表缓缓起身,高声说道:"诸公之意,吾已尽知。玄德然终是汉室血脉,我若拒之,恐负天下英雄之望。"

  他转身回座,继续说道:"然德珪所虑,亦不为虚。便依子柔之议,暂令玄德屯驻新野,拱卫荆襄。然其兵马须受我荆州军序列节制,粮草由襄阳调配,不得擅自扩军。"

  这个决议,是刘表在结合自身名誉、地位安全、与荆州士人相互制衡间反复权衡的结果。

  蔡瑁虽面露不悦,但见刘表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言,只冷笑一声坐回原位。

  蒯良与刘先相视一眼,微微点头。

  其他官员则表情各异,有的松了口气,有的则忧心忡忡。

  次日,襄阳城外。

  秋风起处,简雍得讯后立即修书一封,遣快马送往鲁阳。

  信中详细叙述了荆州决策,并附言:"景升公外宽内忌,虽准入驻新野,然必多防范。主公宜早做准备,广结人心,以图后计。"

  熹平七年秋,襄阳城外,天高云淡,秋风萧瑟。

  刘备率领廖化及数百亲兵,风尘仆仆抵达这座荆襄重镇。

  但见城郭巍峨,汉水环抱,城头“刘”字大旗与荆州牧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城头上守军甲胄鲜明,戒备森严。

  刘备远远望见刘表竟亲自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急忙滚鞍下马,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他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很热情地说道:“备落魄来投,蒙景升兄不弃,如此厚待,实乃万分感激!”

  他言语恳切,眼角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刘表身后的蔡瑁、蒯良等人。

  只见蔡瑁手按剑柄,面色冷峻,蒯良则羽扇轻摇,目光深邃。

  刘表年过五旬,鬓角微霜,身着锦绣官袍。

  他笑容满面地伸手扶起刘备:“玄德何必多礼。你我同为汉室宗亲,理当相互扶持。今你来投,我荆州如虎添翼也。”

  他虽言语热络,目光却在刘备身后的廖化、简雍、周仓及数百亲兵身上细细打量。

  只见那些士卒虽衣衫褴褛,却个个眼神锐利,阵型不乱,显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当晚,刘表隆重设宴为刘备的接风洗尘,一众荆州重要文武官员悉数到场。

  州牧府内,数十盏精铜枝形灯架将夜晚照得如同白昼,灯内膏油燃烧时散发出淡淡的松香。

  刘表将刘备安置在自己身旁主位,以示尊崇。

  蔡瑁、蒯良、蒯越、刘先等荆州文武分坐两侧,侍女如蝴蝶般穿梭其间,捧上荆楚之地的珍馐美馔和醇酒。

  刘表举杯起身,面带微笑:“玄德乃我汉室宗亲,今日南下荆州,实乃我荆州之幸。今日特设此宴,为玄德接风洗尘!”

  刘备连忙起身举杯回敬,神色恭谨:“景升兄言重了。备乃落魄之人,得蒙收留,已是感激不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蔡瑁突然放下酒杯,首先向刘备发难道:“听说玄德曾先后依附公孙瓒、大将军刘昆,此两位都待玄德不薄,而玄德皆尽弃之而去。更是刺杀大将军不成,方转而南下荆州。”

  “朝廷的海捕文书上,可是说你刘玄德‘僭称宗亲、祸乱天下,格杀勿论’。不知此番南下我荆州是暂避风头,还是另有所图?”

  刘备从容应答道:“德珪兄谬矣!备虽不才,然始终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今大将军刘昆扫平北方,虽功在社稷。然此人野子狼心,把持朝政,欺凌天子,朝廷政令皆出于其手。故备毅然只身为国除贼,奈何时运不济,功亏一篑。”

  蔡瑁嘿嘿一笑道:“玄德公此言差矣。当今天下大势已定,大将军刘昆平定北方,四海望治。若公在荆州结交士人,广树恩德,恐生内忧外患,反害了荆州安宁。”

  蒯越此时插话,语气中更是暗藏机锋:“玄德志存高远,令人敬佩。然荆州地狭民寡,恐难容玄德鸿鹄之志。”

  “且北方朝廷兵强马壮,荀攸、贾诩、郭嘉皆当世奇才,关云长、吕奉先更是万人敌。玄德公何以背弃朝廷,而只身南下来我荆州?”

  刘备正色道:“刘昆虽荡平北境,其功自不可没。然朝廷权柄,尽操于其手,天子徒居深宫。备虽人微力薄,亦知君臣大义。故不惜只身犯险,欲为国除患。惜乎天时未至,事竟不成。”

  此时,傅巽冷笑一声:“恐是刘玄德在北方已无容身之处吧?听闻玄德公与结义兄弟张翼德反目成仇,张翼德已投奔大将军麾下。玄德公如今形单影只,南下荆州,莫非是要借荆州之力以报私怨?”

  触及刘备心底痛处,令他面色微变。

  但刘备到底是枭雄心性,但还能保持镇定道:“备与翼德乃私事耳,不敢与国事相混。今备身边虽只宪和相随,然匡扶汉室之心,从未改变。”

  席间气氛越发紧张,韩嵩起身严肃地说道:“刘玄德,非是我等不容于你。只是当下局势微妙,朝廷已平定大半河山,实力雄厚。”

  “你此时南下,若朝廷以为荆州有意与你联合而发兵来攻。届时战事一起,岂不祸及荆州百姓?”

  刘先终于忍不住起身,面向刘表拱手道:“主公!玄德乃汉室宗亲,今落魄来投,若我等拒之门外,岂不令天下宗室寒心?”

  蒯良也附和道:“刘别驾言之有理。玄德胸怀文韬武略,今来荆州,正可助我州巩固防务,安抚民心。”

  蔡瑁闻言大怒:“真是荒谬至极!此时我荆州若收留刘备,无异于授人以柄!若大将军震怒,亲率百万大军来攻,我荆州何以抵挡?”

  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http://www.c8e.cc/18531/5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