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青山少年 >第1966章 南昭废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966章 南昭废土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当最后一缕残阳将万连山那巍峨、雄壮、如同天地脊梁般不可逾越的山体轮廓染上一抹悲壮的金红色时,北祁大军的前锋旗帜,终于抵达了万连山主脉的北麓山脚下。

  放眼望去,苍茫的山脉如同巨龙盘踞,高耸入云,峭壁林立,古木参天,弥漫着古老而危险的气息。

  这里,才是真正隔绝南北的天堑。

  而从越过离江那一刻算起,到兵临万连山下,这支庞大的军队,仅仅用了六天时间!

  六天,横扫江南诸国,打通了前往南昭的最后屏障!

  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后勤、情报、谋略、以及绝对实力碾压的综合体现。

  在大军主力抵达万连山的同时,后方的工兵部队和随军的政务官员们并没有闲着。

  他们以极高的效率,迅速巩固着来之不易的通道。

  一条条被清理出来的主要驰道被打上北祁的标记,沿途的关键节点设立了补给站和临时兵站。

  溃散的散兵游勇被收编或驱逐,一些趁乱打劫的匪患被迅速剿灭。

  几条相对安全可供大规模人员通行的道路被开辟并维持出来。

  它们如同几条坚韧的生命线,从血腥的南昭战场反向延伸出来。

  越过万连山天险,穿过刚刚被“平定”的江南之地,最终连接着北祁的离江防线。

  这些道路不是为了进军,而是为了撤离。

  它们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从南方那片炼狱中挣扎逃出的难民潮,等待着北祁军此行最终极的目标,救人。

  至于那些战败的江南诸国,北祁的处理方式却显得有些“反常”。

  没有胜利者惯常进行的屠杀和劫掠,甚至没有正式地大规模地接受他们的投降。

  军队纪律极其严明,杜景下达了死命令。

  扰民者,杀无赦。

  劫掠者,杀无赦。

  北祁军的营地通常设在城外,尽量避免惊扰地方。

  所需的粮草物资,也大多由国内通过新建立的补给线运来,或是以公平甚至略高于市价的价格向当地购买,而非强行征用。

  这种“冷淡”的态度,背后蕴含着深意。

  不接受正式的投降,意味着北祁在法理上并未将这些江南诸国视为需要征服并纳入统治的“敌国”。

  他们的抵抗被定性为“受逆贼姜家蛊惑胁迫,阻塞王师南下救民通道”的错误行为,而非两国交战。

  既然不是敌国,自然就不存在投降一说。

  屠城?

  更是无稽之谈。

  战争的立场或许对立,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无辜的。

  北祁军的刀锋,只指向拿起武器的抵抗者,而非平民。

  这种政策看似温和,实则高明。

  极大地缓解了占领区的抵触情绪,避免了无谓的流血和仇恨的进一步滋生,也为后续可能的管理和安抚奠定了基础。

  北祁大军如同一条沉默而高效的巨龙,目标是南方更广阔的战场和亟待救援的同胞。

  对于沿途这些被迫卷入战火的城池和百姓,展现出了一种近乎“漠然”的宽容。

  不追究,不接纳,不屠杀。

  留下,还是离开,选择权交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

  你可以选择留在故土,北祁军不会打扰你的生活,只要你不主动攻击。

  你也可以选择跟随北祁的后撤队伍,前往相对安稳的北境避难。

  这种带着强大自信的“放任”,反而让许多提心吊胆的江南百姓安下心来,甚至对这支来自北方的军队产生了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

  铁血与仁慈,杀戮与拯救,在这支军队身上奇异而又和谐地并存着。

  此刻,站在万连山脚下,北祁的四十万儿郎们终于可以暂时停下脚步,仰望这座隔绝了生与死,安宁与炼狱的庞大山脉。

  更艰巨、更残酷的战斗,就在山的那一边。

  杜景屹立于万连山北麓的一处高坡之上,身后是如同黑色森林般肃立的北祁大军。

  最后望了一眼身后那片刚刚被“犁”过一遍的江南之地,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前方起伏的山峦。

  这里山势并不算极其高峻险峭,却胜在东西绵延无尽,如同大地一道深深的褶皱,成为了南北之间一道天然的界限。

  深吸一口冰冷而带着松柏气息的山间空气,手中令旗猛然挥下!

  “全军听令!翻越万连山!目标——南昭!”

  命令通过号角声和传令声,迅速传遍整个军阵。

  “嘿——吼!嘿——吼!”

  低沉而有节奏的号子声响起,庞大的军队再次开动。

  如同一条黑色的巨蟒,开始沿着早已勘察好的相对平缓的山谷隆口,向着山脉的另一侧进军。

  万连山,这座曾经庇护南昭北境多年的天然屏障,如今却并未能给北祁军造成太大的阻碍。

  一方面是因为江南诸国的迅速溃败,使得山北的抵抗力量无法利用山势进行有效的层层阻击。

  另一方面,则是北祁工兵营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他们提前或在进军途中,就已经开辟和加固了数条可供大军通行的道路。

  车轮滚滚,马蹄嘚嘚,脚步声轰鸣。

  军队蜿蜒行进在山道之上,黑色的铠甲与旌旗,与灰褐色的山岩,墨绿色的松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过程比预想中要顺利。

  仅仅用了不到两日的时间,北祁大军的前锋部队便已成功越过了万连山的主山脊线。

  当先头部队的士卒们喘着粗气踏上山脊的那一刻,迫不及待地向前方望去,渴望看到南昭那片传说中富庶繁华的土地。

  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所有人心头猛地一沉,瞬间忘记了呼吸。

  山脊之下,是一片无比辽阔、一望无际的平原。

  它的广袤,足以让任何第一次见到它的人感到自身的渺小。

  可以想象,在和平年代,这片土地该是何等的生机勃勃,沃野千里。

  但现在…

  没有沃野,没有生机。

  只有一片死寂的近乎绝望的…

  荒芜。

  大地仿佛失去了所有的色彩,只剩下灰白、枯黄以及被践踏后裸露出的黑褐色。

  寒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和残雪,发出呜呜的悲鸣。

  视野所及,看不到任何庄稼,看不到任何绿意。

  只有枯死的灌木,断裂的树木残骸,以及大片大片被火烧过,被无数脚步踩踏过的痕迹。

  偶尔能看到一些残破的被遗弃的车辆骨架,散落的白骨已分不清是人还是牲畜的。

  还有一些插在地上早已折断锈蚀的兵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惨烈战斗。

  “这…这里就是…四季花海?”

  一名年轻的北祁士兵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他曾在酒馆的说书人口中,无数次听到过关于这片神奇土地的传说。

  四季花海。

  这个名字,曾经承载了天下多少人的浪漫想象和向往。

  传说中,这片横贯几乎整个南昭北境的巨大平原受地脉灵气滋养,气候独特,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鲜花竞相绽放。

  春季是漫山遍野的杜鹃和海棠。

  夏季是绵延无际的薰衣草与向日葵花田。

  秋季是绚烂如火的枫叶与各色菊海。

  冬季则有傲雪绽放的梅花与冰凌花。

  花海之中,点缀着七座以花卉和美景闻名的城池,被称为“花间七明珠”。

  每年都有无数文人墨客、富豪显贵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

  只为一睹那天地间最绚烂的色彩,感受那徜徉花海的惬意。

  而如今,传说彻底破碎。

  花海?

  哪里还有花?

  只有一片被战争彻底蹂躏失去了所有生机与颜色的死地。

  那所谓的“七明珠”,极目远眺,或许能在平原的尽头看到一些模糊残破的轮廓,但早已黯淡无光,甚至可能已沦为废墟。

  寒冷的气候或许是一个原因,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让这片土地失去生命的是战争!

  是无情的铁蹄!

  是杀戮和破坏!

  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和压抑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所有看到这一幕的北祁将士。

  他们沉默地看着山下的景象,拳头不由自主地握紧,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北线,想到了他们誓死守卫的十城。

  如果…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挡住妖族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如果让那些嗜血的怪物冲破了防线,涌入北祁富饶的腹地…

  那么此刻他们脚下这片死寂荒凉的景象,是否就会出现在他们的家乡?

  他们的父母妻儿,是否也会如同眼前这般…

  一种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混合着对战争残酷性的最深切认知,以及对妖族更加炽烈的仇恨,在每一个北祁士兵的心中疯狂滋生。

  杜景同样面色凝重地望着眼前的景象。

  他见过惨状无数,但眼前的死地依旧让他感到心头沉重。

  缓缓拔出佩剑,剑尖指向山下那片荒原,声音沙哑却无比坚定:

  “儿郎们!都看到了吗?!这就是妖族和那些背叛者带来的灾难!这就是我们为何要南下!不仅仅是为了救援南昭!更是为了我北祁的万里山河!为了我们的家园绝不变成这般模样!”

  “血债,必须血偿!脚下的土地,便是警示!前进!用我们手中的刀剑,为这片土地复仇!为死去的同胞复仇!”

  “复仇!复仇!复仇!”

  压抑的悲愤找到了宣泄口,化作了冲天的怒吼!

  北祁大军的士气非但没有被眼前的惨状打击,反而被激发到了极致!

  “出发!!!”

  ……
  http://www.c8e.cc/18657/19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