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死去的人又活了回来!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a突然,四周亮起无数火把,皇帝亲率御林军赶到:“丞相,朕等你多时了。”

  张丞相面色惨白:“陛下...您...”

  皇帝冷声道:“朕早已怀疑你。只是没想到,你竟敢私通吐蕃,害死十万将士!”

  原来皇帝早就暗中布局,就是为了等今天。

  张丞相见大势已去,拔剑抹了自己的脖子:“成王败寇...但你们永远找不到...黄金...”

  案件告破,真相大白。

  张丞相一党尽数落网,李敢将军得以平反,但陆丞心中仍有疑虑。

  那些黄金在哪?婧娘临死前指的真是张丞相?为何觉得还有更大黑手?

  夜幕下,陆丞独自整理证物,发现李毅给的令牌略有不同背面有个极小的“林”字。

  他想起长安道首领林清,“难道是他?”

  张丞相伏诛,朝堂震动,皇帝下旨彻查此案,牵连官员达三十余人,一时间人人自危。

  陆丞却总觉得此案了结得太快。

  张丞相虽位高权重,但私通吐蕃、盗卖军需这等泼天大罪,背后必定还有更大势力。

  这日,陆丞在整理张丞相府中查抄的文书时,发现一本暗账。

  上面记录着大量黄金往来,但收款方只有一个代号,“林中客”。

  “林中客。”陆丞沉吟,“莫非是林清?”

  更令他疑惑的是,这些黄金最终都流向一个地方:江南织造局。

  “织造局只管丝绸贡品,要这么多黄金作甚?”陆丞百思不得其解。

  他立即派人暗查江南织造局。

  回报令人震惊:织造局近年确有大量黄金流入,但账面上毫无记载。

  更蹊跷的是,局内工匠频繁更替,许多老人不知所踪。

  陆丞决定亲自南下调查。

  临行前,皇帝密召他入宫,“爱卿可知,江南织造局是谁的地盘?”皇帝意味深长地问。

  陆丞不由得一怔:“不是一直由内务府管辖吗?”

  皇帝摇头道:“表面如此。但实际上,自从靖王就藩江南后,织造局就掌握在他手中了。”

  陆丞心中一震。靖王赵擎,皇帝的亲叔父,当年与先帝争位失败后一直安分守己,难道:“陛下怀疑靖王?”

  皇帝叹息:“朕不愿怀疑皇叔,但黄金案牵扯太大,朕不得不防。”

  带着重重疑虑,陆丞秘密南下。

  江南水乡,表面繁花似锦,暗里却波涛汹涌。

  陆丞假扮绸商接近,发现局内确有蹊跷,工匠们眼神呆滞,行动机械,与之前的“影卫”极其相似!

  更可怕的是,局内日夜不停赶制的不是丝绸,而是铠甲兵器!

  “靖王在私铸军械!”陆丞心中骇然。

  他冒险潜入核心工坊,只见里面堆满黄金,工匠正在将黄金熔炼成金砖,上面打着特殊印记。

  突然,警报大作!陆丞急忙躲藏,只见一队黑衣护卫冲入,为首的竟是已“死”的张丞相!

  “加快进度!主公等不及了!”张丞相厉声道。

  陆丞如遭雷击,张丞相没死?那当日自刎的是谁?

  趁众人不备,陆丞悄然退出,立即飞鸽传书京城。

  然而信鸽刚飞出就被射落。整个苏州城已被封锁,进出严查。

  陆丞心知不妙,立即转移。

  刚离开客栈,原来住处就被官兵包围。

  “看来有内奸。”陆丞不冷不热地笑着,知道他来江南的,朝中不过数人。

  “好一招倒打一耙!”陆丞心中冷笑。

  此时船家进来送饭,见到陆丞先是一愣,随即跪下:“可是陆国公?”

  陆丞冷冷握剑:“你是?”

  船家低声道:“小人是李敢将军旧部。

  将军蒙冤时,曾得国公仗义执言,我等一直感念于心。”

  陆丞稍松警惕,但是心里清晰无比:“如今局势危机如此之大,怕是有人图谋不轨。”

  “小人明白。”船家恭敬道:“国公可暂避小人渔村,再从长计议。”

  陆丞随船家来到太湖边一个小渔村。

  这里渔民多是边军退役,对陆丞十分敬重。

  “国公,靖王近日确有不轨。”

  老村长道,“他频繁调动藩兵,以剿匪为名向京城方向移动。”

  陆丞警惕凝视着对方:“可知靖王与吐蕃是否有往来?”

  村长摇头道:“这倒不曾听闻。但靖王与朝中某些大臣往来密切,特别是林尚书。”

  陆丞心中一凛。

  林尚书是兵部侍郎,掌管军情传递,若他倒向靖王...

  夜幕下,陆丞正在研究江南地图,忽闻村外马蹄声急。

  陆丞急忙躲入地窖。透过缝隙,他看见带队的是个文官打扮的人,正是林尚书!

  “仔细搜!钦犯必在此处!”林尚书厉声道。

  突然,一个孩童不小心碰到鱼篓,发出声响。

  此时老村长大笑上前:“大人!小老儿知道陆丞下落!”

  林尚书脸色欣喜:“快说!”

  老村长突然猛扑过去抱住林尚书:“镇国公快走!”同时点燃身上火药!

  轰然巨响中,陆丞从后门逃出,眼中含泪。

  渔民们拼死阻拦官兵,为他争取时间。

  陆丞驾舟入太湖,心中悲愤交加。靖王、林尚书、张丞相...这张网远比想象更大。

  他想起皇帝曾说过,大周有两股暗流,一股是太阴王余党。

  另一股莫非就是靖王?

  但为何要勾结吐蕃?这说不通。

  他急忙游开,身后小舟炸得粉碎。

  远处一艘快艇上,林尚书冷笑而立:“陆丞,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陆丞潜入深水,顿时恍然大悟,林尚书才是真正的主谋!靖王恐怕也只是棋子。

  他在水下发现一个洞穴,钻进去竟是条暗道。

  顺着暗道游,竟来到一个水下宫殿!

  宫殿中堆满黄金铠甲,更有大量文书。陆丞翻开一看,浑身冰凉:这竟是林尚书与吐蕃往来的密信,计划瓜分大周江山!

  “原来如此...”陆丞恍然大悟,“林尚书想借吐蕃之力篡位!”

  突然,身后传来掌声:“国公果然聪明。”

  林尚书带人围住陆丞:“可惜,你知道得太晚了。”

  陆丞冷笑:“你以为能瞒天过海?皇上早已...”

  “皇上?”林尚书狂笑,“那小皇帝此刻恐怕自身难保了!”

  陆丞心中一紧:“你做了什么?”

  林尚书得意道:“此刻京城应该已经大乱,靖王‘清君侧’,吐蕃入侵边关等两败俱伤,就是我出面收拾残局之时。”

  陆丞脸色没什么变化,只是杀意越来越浓烈:“你为私利引狼入室,枉为人臣!”

  林尚书狞笑:“成王败寇!今日就拿你祭旗!”

  陆丞边战边退,突然发现宫殿墙上有处松动,他猛击墙面,湖水顿时涌入!

  “你疯了!”林尚书大惊道,甚至身体都在颤抖“这里会塌!”

  陆丞冷笑道:“那就同归于尽!”

  说罢继续破坏墙体。

  湖水汹涌而入,众人惊慌逃窜。

  回头望去,水下宫殿轰然坍塌,林尚书等人葬身湖底。

  但陆丞心中毫无喜悦。

  若林尚书所言属实,京城此刻正危在旦夕!

  他立即上岸,一脸真诚地看着所有人:“各位!国家危难,陆某需立即回京。谁能助我?”

  渔民纷纷响应:“愿随国公护驾!”

  众人日夜兼程,三日后抵达京城。果然城门紧闭,杀声震天!

  靖王叛军正在攻城,而城外还有吐蕃大军虎视眈眈!

  陆丞心中快速分析,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助守城,一路随他绕道密道入宫。

  密道中,陆丞遇到顽强抵抗。

  叛军显然熟知皇宫布局,直逼皇帝寝宫!

  杀到寝宫外,只见皇帝亲率侍卫死战,身边只剩寥寥数人。

  “陛下!”陆丞带着人杀了过来,军队全都护在了皇帝面前:“臣救驾来迟!”

  皇帝顿时脸色缓和起来,自信也是涌上了全身,霸气挥手:“爱卿来得正好!靖王叛变了!”

  陆丞急道:“靖王只是棋子!真正主谋是林尚书,他已与吐蕃勾结在一起。”

  话未说完,靖王带着大军少了过来,脸上尽显得意:“皇侄!束手就擒吧!”

  皇帝眼中满是杀意:“皇叔!你勾结外敌,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靖王狂笑道:“成王败寇!等朕登基,自会赶走吐蕃!”

  突然,一支冷箭射中靖王后背,接着吐蕃大将带兵涌入:“靖王殿下,你的价值到此为止了。”

  靖王难以置信地倒地:“你们背信弃义。”

  吐蕃大将冷笑:“蠢货!林尚书答应我们的,可比你多多了!”

  皇帝怒极:“吐蕃贼子!敢犯天威!”

  吐蕃大将狞笑:“小皇帝,今日就是大周末日!”

  眼看就要全军覆没,陆丞突然想起什么。

  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号弹射向天空,这是与边军约定的紧急信号。

  片刻沉寂后,城外突然杀声震天!原本“入侵”的吐蕃军反而被包围边军早已埋伏多时!

  原来皇帝早有准备,假意中计,引蛇出洞!

  吐蕃大将大惊失色:“不可能!林尚书明明说...”

  皇帝冷笑:“林尚书?你看看这是谁?”

  几个侍卫押上一人,竟是本该葬身太湖的林尚书!

  只不过此刻他被五花大绑,狼狈不堪。

  “你……你没死?”吐蕃大将目瞪口呆。

  陆丞笑道:“水下宫殿坍塌时,我特意留了暗道。就等你现身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计中之计!

  陆丞与皇帝早已看破阴谋,将计就计,引真正主谋现身。

  皇帝肃然道:“朕今日就要让天下知道,犯大周者,虽远必诛!”

  大战持续一夜,叛军与吐蕃军尽数被歼,靖王重伤被擒,林尚书押入天牢。

  朝阳升起时,京城终于恢复平静。

  皇帝站在城头,看着浴血奋战的将士,眼中含泪。

  “这一夜,太多忠魂逝去。”皇帝满脸叹息。

  陆丞恭敬跪地:“陛下,乱党已除,大周江山永固。”

  皇帝赶紧把其扶了起来:“爱卿平身此次多亏你暗中周旋,你乃是功臣。”

  突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士兵惊慌翻身下马:“陛下!边关急报!吐蕃大军真的来了!”

  原来林尚书勾结的只是吐蕃一部,真正主力此刻才到!

  皇帝却微微一笑:“朕等的就是他们。”

  接着取出虎符,满是信任地递了出去:“陆爱卿,朕命你为征西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迎敌。让吐蕃看看,什么是天朝威严!”

  陆丞顿时热血沸腾:“臣领旨!”

  三个月的时间,边关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陆丞率军大破吐蕃,迫其签订百年和约。

  凯旋之日,皇帝亲迎城外。

  论功行赏时,陆丞却跪地请辞:“臣愿交还兵权,只求陛下一事。”

  皇帝悠悠抬眉:“何事?”

  陆丞道:“请陛下彻查当年边军兵败真相,为十万将士讨还公道!”

  帝一脸淡定道:“准奏!

  月光下,陆丞独坐院中,仰望星空。

  仿佛看见那些逝去的面孔:宋文通、李敢、容嬷嬷、老村长……

  “诸位安息吧。”他轻声道,“太平盛世,终将来临。”
  http://www.c8e.cc/18921/1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