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造火炮要用新材料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他说道:“诸位,不是要看戴尚书炸鱼吗?下面有请戴尚书亲自演练下帕洛特火炮。”

  戴亨嘿嘿一笑。

  他卷起旱烟,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烟味熏得几名文官直咳嗽。

  戴亨来到大口径火炮面前。

  他从袖子中神神秘秘的拿出一柄木尺,上面标好了刻度。

  此物正是石镇清昨晚送给他的直尺。

  他奉为瑰宝,爱不释手。

  他量了下火炮的直径,记好刻度后。

  他用烟柄敲了敲铸铁的炮身。

  他用昨晚石镇清教他的刻度计量法,介绍道:“此炮为六四式二十五厘米大口径火炮。也称作戴氏一号。翼王说了,如此命名也是为了后人纪念我。”

  彭玉麟没有听过这种刻度。

  于是问道:“这二十五厘米是什么概念?是西方的测量方式吗?”

  戴亨将手中的直尺举起来说道:“是翼王告诉我的,这是翼王尺,并非是西洋的测量方式,这二十五厘米,大概相当于7寸半。是这样换算的。翼王说了,以后教科书里面也要这样改。”

  “翼王尺?”

  众人都十分懵逼,再一次刷新了对石镇清的看法。

  赵烈文吃惊地问道:“这翼王的想法也是太……太先进了,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翼王是伟大的发明家和政治家、军事家,这也是开国之君未曾有过的殊荣。”

  戴亨补充道:“还有化学家,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翼王首创的,西方根本没有。当初购买西方的机器设备,翼王还用不全的化学元素周期表顶了近百万两银子的账。”

  丁日昌张大了嘴巴,几乎佩服的五体投地。

  “真是闻所未闻,若说是历史上不务正业的皇帝是有。有商纣王宠爱美人的。有宋徽宗酷爱书法的。有明朝天启皇帝钟爱做木匠活的,但无一不是将江山玩没了的。天启虽然未亡国,却也不远了。他硬是把破烂的大明江山交给了他弟弟崇祯。”

  邱云机知道他似有所指。

  他故意咳嗽了一声。

  当即说道:“陛下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开国之君的种种优点都有。唯独这爱好,却像是梦中形成,而且信手拈来。并非是陛下玩物尚志。即使多几个头衔,也说明陛下是千古第一君王,此乃是优点。”

  丁日昌被邱云机的解释驳斥的哑口无言。

  他只得点头认可。

  一边的戴亨回过神来,他吩咐炮兵将炮弹装填好。

  随后让几人退后数十米远。

  他将烟袋上的火苗吹旺。

  而后嘿嘿一笑。

  “我戴亨用烟枪点炮,也是千古第一人。”

  说完他竟然对着茫茫长江喊了起来:“我要放炮……炮……炮炸鱼了。”

  回音荡漾在山水之间。

  听得丁日昌和彭玉麟都哈哈大笑。

  戴亨用烟袋刚刚点燃炮捻。

  就捂着耳朵往后狂奔。

  “砰”的一声,炮弹没有发射出去,竟然发出两声轰隆隆的闷响。

  其他人小心的凑上去去观看,原来是炮管炸膛了。

  这就是帕洛特和所有火炮的缺点,就是每发射一定的炮弹数,就有炸膛的风险。

  六四式二十五毫米火炮也不例外,这座舰载炮已经发射了六百多发炮弹。

  戴亨趴在地上听着双响炮。

  他见自己糗大了

  于是赶快起身前去查看。

  他看着冒着烟的炮管,上手去摸了摸。

  入手滚烫,疼的他赶快缩回了手。

  等硝烟散去,他见炮管已经严重变形。

  彭玉麟走上前来,他在战场上亲眼目睹了这艘铁甲舰的威力,自然是毫不怀疑的。

  他说道:“戴尚书,看来是原材料的问题,要研制更好的铸铁。”

  戴亨一拍大腿,猛然想起什么。

  “昨晚我和陛下热聊时,陛下说过这个问题,他说要我研制合金技术。”

  丁日昌诧异的问道:“何为合金技术?”

  “懂火炮制造技术的都知道,用铜制造炮管却软,用铸铁制造炮管,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就会有炸膛的风险。因此要掺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的材料,合成一种新材料。”

  丁日昌听的瞠目结舌。

  “铁就是铁,铜就是铜,还能合成另一种东西?”

  一名武将从远处疾步走来。

  他口中说道:“有何不可?翼王昨晚对我也说过,他说合金才是解决炮管不炸的最好选择。合金材料耐热,耐磨,甚至耐腐蚀,可以延长大炮的使用寿命。”

  彭玉麟等人循声望去。

  见此人长得身材魁梧,剑眉虎目。

  彭玉麟认得,此人正是他前几日的老对手候裕田。

  候裕田与几人寒暄后。

  他唯独对彭玉麟多看了一眼。

  又对其致以微笑,丝毫没有歧视的意思。

  本来有些无地自容的彭玉麟,也不再拘束,而是再次抱拳还礼。

  丁日昌接着问道:“那请问加入什么材料更好呢?”

  “碳”

  “木炭那么软,加进去就会加强硬度?”

  候裕田摇头道:“并非木炭,而是焦炭。即煤炭在高温下得到的一种东西。”

  候裕田越说越高深。

  听得几人云里雾里。

  但是几人都知道这款火炮威力如此巨大,还要加强,那不是更恐怖?

  侯裕田一边说,一边命人将另一座火炮调转炮口。

  他对戴亨笑着说道:“戴尚书,大营可都传遍了,中午要吃武昌鱼,我在厨房原材料都准备齐了,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

  戴亨哈哈一笑。

  “放心吧,弄不好不用下锅了,我给你弄一条熟的,直接上盘。”

  戴亨吹嘘一阵。

  众人再次退后。

  戴亨一边用烟袋点燃。

  一边嚷嚷道:“这次不会再炸膛了吧,俺可丢不起那人。”

  随着炮捻再次被点燃。

  戴亨朝着身后飞快的跑去,他穿的木屐顿时有了跑鞋的感觉。

  等他跑出去三十米。

  忽然看到上游位置一艘舢板小船飞也似的开了过来。

  那位子正好落在炮口之下。

  戴亨挥舞着手臂,想去提醒已经来不及。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坐在船上的,正是头戴礼帽的西洋人呤俐。

  他迫不及待的要来武昌,记录太平军与湘军大战的情况,好继续书写《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他一路划船行来,顺风顺水,他用照相机四处拍照,将长江沿岸的风光都留存下来。

  他一边看着美景,口中还吟唱着一首李白的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个孤字,突出他仅有一只船在江面上划行。

  他不知道这里已经戒严,禁航。

  远处的巡逻船远远跟在他后面,不停向其呼喊,但被东南风吹去,什么也听不到。

  呤俐正沉浸在兴奋之中。

  忽然一发炮弹打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距离他船只三、四米处。

  巨大的威力掀起一道巨型浪涛。

  将呤俐所在的小船瞬间淹没在长江中。
  http://www.c8e.cc/19167/4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