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寿春之约,终得联盟。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鲁肃被诸葛亮彻底说懵了。

  照理说,江东与荆州之过节,在刘表时期便已存在许久,他此次而来,亦为此事。

  趁刘备当政,把以前的过节好好平一平,然后与荆州携手并肩,一起抵御曹操。

  怎曾想,刘备当政,荆州与江东过节反倒好像更深了?

  而这其中,有些细节亦没法深究。

  比如,袭击江夏时并非偷袭,乃光明正大进攻。

  诸葛亮说成背后偷袭。

  但人家说的也没毛病,毕竟确实是在人家和曹操对峙最紧要关头拿下的江夏。

  有趁人之危之嫌。

  亦让人有口难辩。

  还有刘备的那封信。

  当时主公以为荆州之主是刘表,也没把刘备的话当回事。

  为父复仇,血洗夏口,亦觉不过寻常之事,无甚可议。

  可现在刘备拿出来为难,你却能如何辩驳?

  人家刘表有遗命,让玄德公主持荆州。

  或许那个时候就交权了,你不知道而已。

  再往深了去想,鲁肃不禁心惊。

  莫不是要讨还江夏?

  照理说,两家欲御共敌,重修盟好,自当平弭前隙,摒弃争议。

  你父仇已报,我未再寻你为难。

  你把江夏还回来是不是理所应当?

  诸葛亮没说,鲁肃却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但想到此,不禁又心惊。

  吴侯性烈,既据江夏,安肯轻弃?

  然若不还,孙刘之盟,难图善果。

  盟若不成,曹操挥师南下,江东将以何御之?

  鲁肃念及于此,忧思顿生,愁绪满怀。

  现如今,鲁肃看出来了。

  刘备是真不想与之结盟。

  若如此,江东恐陷万劫不复之地。

  他身为江东股肱之臣,断不能使江东入此绝境!

  鲁肃思忖有顷,整衣敛容,长揖而拜,言曰:“敢烦孔明先生,再请刘皇叔枉驾至此。鲁肃愿与皇叔坦诚相商,以求良策维系孙刘之好。”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点点头:“既如此,子敬稍后。”

  诸葛亮出去半炷香的功夫,又将刘备请回。

  刘备依旧身姿挺拔,彬彬有礼:“子敬先生还有何计较?”

  鲁肃躬身一拜:“刘皇叔,前番嫌隙之事,多有误会。江夏之事,乃吴侯为父报仇心切,不得已而举措失当。有得罪皇叔之处,还望皇叔见谅。”

  刘备心中尤为敬佩。

  孔明先生以唇舌之利掌控谈判局势,现我荆州已占据了主动。

  刘备颔首而言:“既如此,江东欲以何表其诚意?”

  鲁肃纠结为难的叹了一口气,道:“我会回禀吴侯,劝说他让出江夏给皇叔,以求两家冰释前嫌,齐心抵御曹操,共保江东荆州无虞!”

  刘备目光深沉,审慎道:“倘若吴侯不肯,又当如何?”

  “这……”

  鲁肃明白,刘皇叔的担忧不无道理。

  以仲谋之性情,必难割舍刚刚打下的江夏。

  他自认为能说动孙权放弃江夏的概率不足三成。

  鲁肃拱手作揖,言辞恳切:“当以情动之,以理喻之,纵费万语千言,亦求孙刘永结盟好。若终难遂愿,必另觅他途,以安皇叔之意 。”

  鲁肃的话带着一些斡旋的余地。

  刘备也听出来了。

  他并未计较。

  却言道:“吴主若不肯立还江夏,亦无妨,可权作暂借与江东。”

  鲁肃一怔,未曾想刘皇叔竟给出了一个退让的方案。

  虽然亦难说服吴侯同意,但已比立刻归还好太多。

  然而刘备的下一句话,更令鲁肃惊喜交加。

  “即便是将江夏割予孙仲谋,亦无不可!然,江东须得答应我一事!”

  鲁肃慌忙一抱拳,激动道:“皇叔请讲!”

  “江东必当挥师北上,攻伐曹操!或出兵赤壁,或出兵合肥,定要连绵兴兵,使曹军首尾难顾,疲于应付!”

  鲁肃一怔。

  刘皇叔之意,始终在于抗曹,甚至愿将江夏予我东吴。

  其伐曹之志,何其纯粹也!

  再退一步说:相较于归还江夏,挥师北上攻曹的方略显然更易为主公采纳。

  因为主公本就有此意向。

  这咱们还有何可迟疑?

  鲁肃当即拱手道:“我愿说服我家主公,北上攻伐曹操!”

  此时,诸葛亮又言:“此伐曹之举,当全力以赴。不可弄虚作假,敷衍了事。与曹贼暗通款曲,虚张声势,佯装大军压境,实则寸城未取之事,不做攻伐之数。若江东阳奉阴违,以图己私,我主必讨要江夏!”

  鲁肃凛然说道:“先生放心,吾必劝主公倾力而战,断不会有负皇叔与先生所托!”

  而此言一出,鲁肃忽然感觉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

  本来欲见曹刘相争,江东得渔翁之利。

  这么一来,江东岂不是被裹挟至战争泥潭?

  然而,他又一想,世间哪有那么多便宜可占?

  皇叔此言,已仁至义尽,若还讨价还价,就显得太贪得无厌,不知餍足了。

  刘备颔首,亦向鲁肃拱手道:“既如此,便立五年之约。五年内,江东若克寿春,江夏则归江东。若江东未能攻下寿春,吾等便要收回江夏!”

  寿春,乃扬州治所。

  孙权久治扬州,治所却不在自己的地盘上,这颇为尴尬难堪。

  他夙夜所思,皆欲将寿春纳于囊中。

  刘皇叔所提之议,正应孙权心中所求。

  合情合理,挑不出半点毛病。

  话说到这个份上,鲁肃也再无推脱之由,当即一抱拳:“定不负皇叔所托,必劝主公全力攻曹,以谋取寿春为江东大计!”

  刘备欣然颔首:“既如此,备愿与江东联盟。”

  鲁肃大喜,当即与刘备签订盟书或契券,以作凭证。

  ……

  另一边,曹操用程昱之计,诱蔡张二将出城。

  终究攻下了樊城。

  蔡瑁张允被张辽、徐晃生擒。

  二将跪地求饶,祈求曹操饶其二人一命。

  曹操担心二人反复无常,欲斩此二将,以振军威。

  程昱乃进言于曹操:“此二将深通水战之法,若丞相以恩义抚之,令其倾心归降,则可为我军教练水师。于日后南征,大有裨益。”

  曹操问道:“若其衔恨于吾杀其二弟,又当如何?”

  程昱淡然一笑,答道:“蔡张二将,素来重利轻生。今若以恩义抚之,再示以军中高位,使其知晓效力丞相之途,富贵可期。臣愿以性命担保,此二将必不会因小恨而舍大利!”

  曹操抚髯思索,终纳其所言。

  至此,曹操南下终得樊城,另得蔡瑁张允二将,以及万余襄阳降兵。

  总算没亏到底。
  http://www.c8e.cc/19179/1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