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金榜题名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嘉和帝那一笔落下,殿内空气顿时一紧。

  烛火摇曳,映出他深沉莫测的眼眸。

  他未曾停笔,朱笔再度提起,目光沉稳地扫向余下九份试卷。

  神情不显波澜,却分明在权衡天下。

  九人之中,南方士子六人,北方仅二,余下一人,乃户部侍郎杨同之子杨道。

  科举是选拔人才,但对嘉和帝来说,才华是第一标准,但非唯一标准。

  他笔锋微顿,笔尖毫不犹豫地越过几份南卷,停在了两份北卷上。

  挑了才华更优的一位。

  此卷出自北地士子李岩,议论沉稳,气象开阔。

  “探花之位,非此子莫属。”

  朱笔圈定。

  选此人,是为安抚北地人心,告诉天下,皇帝心中自有经纬,绝非偏安江南之主。

  笔锋回转,他略一思忖,翻至杨道与江西彭仁的卷子。

  两篇皆属上乘。

  嘉和帝目光微敛,直接将彭仁倾点位为榜眼。

  而杨道虽然文采不菲,但不能用得太高,以免旧党气焰过盛。

  亦不能压得太低,寒了那些谨慎观望的前朝老臣之心。

  笔尖落下,不在一甲之列,却高悬于二甲之首。

  二甲第一名,传胪。

  此位虽非鼎甲,却在殿廷唱名时,紧随其后,荣耀不减。

  此恩足以令杨同感激涕零,旧党心生慰藉。

  却也昭示,恩有度,威不减。

  余下诸卷,嘉和帝便大致依照读卷官排定的次序,结合文章本身的微末差距,快速排定了二甲前几名。

  片刻后,他方才放下朱笔,微微靠入椅背。

  “便如此吧。”

  声音平静,似只是处理一桩寻常奏折。

  此时夜已深,还需留有时间通知和准备。

  “传胪大典就定在后日,照此名录唱名。”

  司礼监太监恭声应诺,悄然退下。

  殿中一时静寂,只余烛火微跳。

  周文渊心中暗涌,眼底藏着难掩的喜意。

  陛下几乎全盘采纳了他的主张。

  而林瀚却在心底暗叹:嘉和帝此手,恩威并施,于无声处平衡新旧之势、南北之情。

  *

  内部定榜虽已尘埃落定,但真正昭示天下,还要等到传胪大典。

  进士榜,又称为金榜。

  因为榜文以皇帝的名义发布,代表天子门生,尊贵无比,故曰金榜。

  “金榜题名”即源于此。

  金榜共分两份,大金榜与小金榜。

  大金榜为巨制,长可数丈,宽约一米,以黄纸书就,列明所有进士的姓名、籍贯及甲第次序。

  传胪大典之后,由礼部官员恭奉出榜,张挂于长安左门之外,任百姓仰观,共沾天恩。

  而小金榜内容完全相同,却制作精致,用以大典唱名及宫中存档。

  由于金榜中,一甲三名和二甲前列的贡士的服饰等级不同,且需要提前演练礼仪。

  一般惯例,会由心腹官员暗中透出风声,多半先告知座师,再由座师转达弟子,好作准备。

  三月二十八清晨,林向安家中。

  就收到了周文渊派人送来的消息。

  他被钦点为状元。

  听到这个消息,林向安才长舒一口气。

  总归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

  传胪大典之日,进士的服饰,也是由自己准备的。

  严格来说,是和贡士一套服饰。

  毕竟时间紧迫,而且一套做工精良的罗袍价格不菲,让学子们准备一套已是负担,准备两套则过于奢靡。

  于是各甲进士皆着同样贡士服,但在传胪大典上,会通过进士巾上所簪的花,来明确区分出每个人的名次等级。

  由礼部依皇帝钦定的名次,亲自为之簪花:

  一甲:金花银叶,缀以翠羽。

  二甲:金花银叶。

  三甲:银花镀金叶。

  那是荣耀与次第的象征,也是一生最耀眼的印记。

  当日下午,林向安便前往礼部,演练状元独有的传胪三唱礼仪。

  *

  这一夜,林向安几乎未曾入眠。

  子时一过,便起身盥洗、焚香、沐浴更衣。

  寅时,贡士们在宫门前集合。

  流程与殿试那日相似,却少了几分惶然,多了几分庄重与期待。

  传胪虽是庆典,但对新晋的进士而言,却是官场生涯的第一场“朝会”。

  对于品级较低的官员,未来只需偶尔参加大朝会。

  平日里倒不需要这么早,只需正常去衙署点卯工作就行。

  此刻的宫门外,天色尚灰,晨雾笼罩。

  广场上却早已人头攒动,气息热烈。

  新科贡士们皆身着崭新的蓝色罗袍,整齐列队,虽极力肃立,却仍抑不住低声的交谈与窃语。

  紧张、兴奋、忐忑,在空气中交织成一股无形的躁动。

  忽有一人从人群后挤了上来,身材微胖,面上堆满笑意,语气又轻又急:

  “林兄!林兄!待会儿唱名,头一个定是你!往后同朝为官,还望多多提携小弟啊!”

  林向安转首,那张神情温润的脸,在朦胧的晨光下看不出情绪。

  只淡淡一笑,回了句得体的客话:

  “王兄言重了。圣心难测,名次未定,岂敢妄言。”

  这已是今早第五个这般来寒暄试探的同年了。

  定榜的消息虽未公开,却早在权贵与上层官员间暗暗流传。

  而这些嗅觉灵敏的贡士们,自然想从他这个风眼里探得真相。

  就在那位王姓贡士还欲再问时,旁侧的沐云衡用手肘轻轻碰了他一下,语调轻松地调侃道:

  “林大会元,此刻就莫要谦虚了。我等只盼你金殿传胪,高中魁首,也好让我等沾沾会元,不,是状元公的喜气!”

  沐云衡还故意朝林向安眨了眨眼睛,将“状元公”三字咬得又重又长。

  这调侃一出,周围的杨道、彭仁、李岩等人皆会意地低笑。

  凝重的气氛也随之松动了几分。

  林向安失笑,却仍未接话。

  他明白沐云衡这番话,是替他缓场,也是暗示消息已定。

  可在金榜未揭、圣旨未宣之前,任何承认都是愚蠢的冒失。

  消息自己知道便好,朋友私下调侃无妨。

  在此地,需谨言慎行。

  至于榜眼是谁?探花属谁?二甲传胪又花落谁家?

  林向安也一概不知。

  主要没有去打听,他都状元了,打听其他人干嘛?
  http://www.c8e.cc/19349/4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