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回归乡里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林向安在马上笑着向孙文石等人挥了挥手,仪仗继续前行。

  刚转入城中主干街道,刘知县便快步上前,朗声禀道:

  “状元公!城中万民翘首,皆欲一睹风采。为安全计,下官已备好八抬大轿,请公换乘游街,以慰合县百姓殷殷之望!”

  马匹在喧闹、鞭炮齐鸣的环境中容易受惊。

  而京城御马有专人训练,才给状元、榜眼、探花三人用来游街。

  林向安也理解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便从容下马。

  在万众欢呼中稳稳坐入披红挂彩的八抬大轿。

  “起轿——”

  轿夫一声吆喝,大轿平稳升起。

  轿帘高卷,让沿途百姓皆能看清状元真容。

  所过之处,欢呼如浪:

  “状元公看这边!”

  “文曲星下凡了!”

  时不时有人将花撒向轿舆。

  两家族人跟在轿子旁边,稳稳地跟着。

  感受这份无与伦比的盛大喜悦。

  整个乌程县城如同沸腾一般。

  浩荡的仪仗沿着苕溪缓缓前行,沿途不断有乡民将花瓣抛向轿舆。

  绯红粉白的花瓣簌簌落在朱漆官牌上,为庄重的仪仗添了几分江南春色。

  林王两族的亲眷们簇拥在轿辇两侧,个个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气。

  整个乌程县城万人空巷,茶楼酒肆的栏杆旁挤满了挥帕的妇人,稚童们追逐着队伍雀跃欢呼。

  当队伍行经县学前街时,徐山长率全体生徒肃立门前,齐刷刷躬身行礼。

  这是读书人之间最郑重的致敬。

  绕城游城走了一个多时辰,这时队伍转而向南,前往双林镇。

  刘知县的官轿主动趋前开道,“乌程县正堂”的官牌在春阳下熠熠生辉。

  刘知县此刻甘为前导,将“状元及第”的荣光全然让与身后之人。

  用这样的阵仗,体面护送林向安这位新科状元回家。

  不管是出于私情,还是未来投资,此刻多走几步路,多表现一分热情,对刘知县来说,未来可能收获巨大的回报。

  *

  消息跑得比驿马还快。

  双林镇口的石牌坊下,早已被翘首的乡邻围得水泄不通。

  当官道尽头传来先导衙役的铜锣声时,人群顿时如沸水般翻腾起来。

  “来了!真来了!”卖炊饼的王老六踮脚喊道,手里半块饼忘了放下。

  “快看那旗子!金字的‘状元及第’!”

  私塾里偷跑出来的学童指着远处,被先生敲了记脑壳,眼睛却还死死盯着官道。

  鞭炮震天炸响,青石板路上落满红纸屑。

  货郎李三激动得声音发颤:“知县大老爷亲自引路呢!咱们镇子出真龙了!”

  “想当年林家大郎还卖给我豆腐呢!”杂货铺的赵婆婆抹着眼角,“一晃眼就成文曲星了。”

  队伍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缓缓入镇。

  衙役们勉强维持着秩序,乡邻们却不断向前涌着。

  “让老婆子沾沾文气!”满头银发的陈奶奶拼命往前挤,枯瘦的手掌试图触碰轿帘。

  当那顶八抬大轿经过时,整条街忽然静了一瞬。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望着轿帘上随步伐微微晃动的流苏。不知谁带头喊了声:“状元公给乡亲们说句话吧!”

  霎时间,满街都是带着乡音的呼唤:“状元公!”

  “文曲星老爷!”

  轿中的林向安轻轻掀起侧帘一角。

  只见道路两侧,那些平日深闭的百年老宅中门尽数洞开。

  每一扇门前,都设有一张披着红布的香案,案上香烟缭绕,供奉着瓜果糕点。

  当他的轿子经过时,家中的长者会率领全家人,对着轿子的方向恭敬地作揖。

  更有许多妇人,将自家懵懂的孩童推到路前,让孩子去摸一摸轿杆,或是将一枚铜钱塞到轿夫手里,恳求道:“沾沾状元公的福气!”

  在古人看来,科举高中,尤其是中状元,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成功,更是祖上积德、天神护佑、风水显灵的证明。

  状元郎本人,就是文曲星在人间的化身。

  所以会开中门设香案,沾取文气,祈求福佑。

  林向安见人群有人开口,便微微抬手,轿夫会意,队伍缓缓停下。

  他并未立即下轿,而是就着掀开的轿帘,对着窗外那些殷切而熟悉的面孔,拱手环揖一周,声音清朗而温和,清晰地传遍街头:

  “向安何德何能,劳各位乡邻父老亲迎!此去京城,幸不辱命,全赖故乡水土养育,师长教诲,今日归来,向安在此谢过大家!”

  没有文绉绉的官话,只有真挚的乡土乡音。

  “状元公记得我们呢!”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

  “看看!这才是我们双林镇走出去的状元,没忘本!”

  一位族老捻着胡须,对身旁的儿孙连连称赞。

  轿帘落下,队伍继续前行,但气氛已然不同。

  衙役们不再需要费力维持秩序,乡邻们自发地簇拥在仪仗两侧,如同护卫着自家的荣耀,一路向着林家的方向行去。

  鞭炮声始终未停,红色的纸屑如同落英,铺满了青石板路,也沾满了乡邻们的肩头。

  从镇口到林宅,这段并不长的路,走了将近半个时辰。

  队伍最终在林宅前稳稳停驻。

  刘知县直到此时方从容下轿,向林向安郑重拱手:

  “状元公府邸已至,下官不便再扰天伦之乐,就此告辞。愿公在家安心休憩,若有任何琐事,尽管吩咐县衙办理。”

  林向安深深还礼:“老父母一路相送,深情厚谊,学生没齿难忘!待家中安顿妥当,必当亲往县衙拜谢。”

  二人执礼时,围观的乡邻皆屏息静观。

  父母官对年轻状元执属官礼,这般场景在乌程县百年难遇。

  待县衙仪仗远去,林向安转身望向府门。

  母亲林秋兰扶着祖母林老太立在石阶上,两人眼眶通红。

  父亲王四顺强作镇定,攥着衣角的手却微微发颤。

  林向安快步上前,在离门槛三步处撩袍跪倒:

  “不孝儿向安,拜见祖母、父亲、母亲!”

  话音未落,林秋兰已俯身将儿子紧紧搂住。

  林老太布满老茧的手重重落在他肩头,声音哽咽:“回来就好…让祖母好好看看…”

  人群中响起善意的哄笑。

  货郎李三高声道:“老夫人快让状元公起身,官袍沾了灰可惜!”

  在乡邻的劝慰声中,林向安扶着母亲站定。

  他仔细为祖母拭泪,又替父亲抚平衣襟。

  这才发现三老都穿着崭新的见客衣裳,祖母和母亲发间正簪着他托人送回的簪子。

  “先进屋歇脚。”

  王四顺低声提醒,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笑意。

  林向安颔首,转身向未散的乡邻团团作揖:

  “向安谢过各位乡亲厚爱!明日家中略备薄酒,还请各位赏光叙话。”

  他的话刚落下,人群顿时爆发出更热烈的响应。

  德高望重者乡老们郑重回应:

  “状元公太客气了!这是咱们全镇的大喜事,定要登门道贺!”

  “林嫂子、王老哥,你们养了个好儿子啊!明日必携全家来沾沾文气!”

  亲近的街坊邻居则更为热络:

  “状元公放心!明日俺们全家一早就来帮忙!”

  “我家新酿的米酒正好开坛,给状元公抬两坛来!”

  有些妇人们则会关切地叮嘱家人:

  “明日都穿体面些,别在状元公面前失礼。”

  “当家的,快把前日扯的新布拿出来,我给娃儿赶身新衣裳。”

  人群热闹纷纷。

  当然还有精明的商户当场吩咐伙计:

  “快去库房取两挂万响鞭炮,明日状元府宴客用得着!”

  “把咱们铺子最体面的红绸都备上,这是镇里百年不遇的大事!”

  在一片七嘴八舌的应和、道贺与叮嘱声中,货郎李三的嗓门最是洪亮:

  “状元公快陪老太太多说会儿话!明日咱们不醉不归!”

  ......

  在震天的叫好声中,林向安搀着林老太跨过门槛。

  朱漆大门缓缓合拢,将喧闹隔在门外。

  门外,林桥先让王和忠带着林嘉月回家,然后送走了各位亲族,这才进门。

  此时人潮在笑语喧哗中渐渐散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气。
  http://www.c8e.cc/19349/4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