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6章 黑衣宰相:一念佛心,一念杀心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章 黑衣宰相:一念佛心,一念杀心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陈羽所开酒馆的这条街,朱棣来之前,早已被锦衣卫清场。

  本来这条街行人就少,所以陈羽也并未觉察到任何不对。

  朱棣头须已经半白,可他依旧精神抖擞,双目矍铄,看起来如同一头下山的猛虎。

  朱高炽跟在身后,朱棣停下后,他才谨慎开口道:

  “洪武时期,宗亲数量稀少,且分散全国各地。”

  “以明朝广阔无垠的肥沃国土供养,自然不成问题。”

  “而随着时间不断发展这方面,宗室人口呈爆发式增长,谋划方面,儿臣确实没有考虑到位……”

  朱棣直接打断,大声呵斥道:“给你权力让你监国,那是信任你。”

  “可你呢,上马杀敌不行,下马监国更是出了一个这么昏庸的计策,给大明国运埋下天大的隐患。”

  “大明要是亡国了,就是亡在你的手里,要是采用了,我如何下去见列祖列宗!”

  在场的锦衣卫,包括纪纲朱高炽在内,

  看着永乐帝生了发了这么大的火,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全部都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

  明明太阳正烈,可是众人的脊背却是一阵发凉,冷汗直冒。

  “爹,儿臣之罪,回去之后一定马上在想出一套方案来。”朱高炽道。

  老朱家儿子怕爹,深深刻在了骨子里。

  朱高炽感觉被自家老爹盯着,紧紧的低下了头,显得有些不安。

  至于身体,那也是止不住的颤抖,额头上不断往下冒冷汗。

  “你现在立马回宫,没想出之前,不允许你离开府上半步。”

  “遵旨。”

  朱高炽心里苦啊。

  花了这么大的精力想出来的办法。

  昨天晚上,一口一个好老大,你算是帮了爹的大忙。

  现在就是差点让爹死后,没脸面下去见列祖列宗了!

  上马杀敌……不还是喜欢老二吗?

  既然宠老二,为何不把监国的烂摊子交给老二去处理?

  朱棣对着纪纲说道:“待会让老大将刚刚发生的问题叙述一遍,也给老二送去,看看他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

  “还有,待会安排人去收拾一下酒馆内的卫生,顺便把酒钱付了。”

  “吃饭的时候碎了一个杯子,记得十倍赔偿。”

  “我去鸡鸣寺,朝中没有什么大事,不要来打扰我。”

  朱棣说完不管众人,直接离去。

  朱棣走后,本来就安静的现场,更加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朱高炽楞在了原地,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所有锦衣卫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他们常年为皇帝做事,可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皇帝开始让汉王,接触政务了?

  难道吃一顿饭之后,皇帝开始对太子不满了??

  大明,要变天了???

  …………

  …………

  鸡鸣寺。

  “大师,先前削藩的法子,不可行。”

  朱棣与一个身穿黑衣的僧人相对而坐。

  这个僧人三角眼,形如病虎。

  他本是和尚,却不专心念经,一心鼓动藩王造反,最后辅佐藩王夺得帝位。

  功成名就后,却又不贪图富贵。

  入朝做宰相,出朝做和尚。

  此人就是道衍和尚,后被朱棣赐名姚广孝。

  姚广孝虽为僧人,但志向却不在林下,而在庙堂。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挑选高僧陪侍诸王,为他们诵经祝福,姚广孝位列其中。

  当僧人与众藩王见面,燕王朱棣经过姚广孝身边时,姚广孝低声对朱棣说:

  “王爷,您若肯选我,我送你一顶白帽子。”

  王爷戴白帽,那就是“皇”。

  朱棣一听,大为惊奇。

  便奏请让姚广孝跟随自己。

  到北平后,

  姚广孝住持庆寿寺,常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朱棣起兵前夕,突有暴风雨来袭,将王府的檐瓦吹落在地。

  这乃是不祥之兆。

  朱棣当时脸色大变,心中没底。

  姚广孝却道:“吉兆!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黄瓦了。”

  朱棣听后大喜,这才信心满满的起兵。

  “靖难之役”,姚广孝起兵初期给朱棣举荐人才、训练兵马。

  战争过程屡出奇计。

  提出了“毋下城邑,疾趋京师”的决定性战略。

  最终姚广孝兑现了当初‘送给朱棣一顶白帽子’的承诺。

  朱棣顺利攻入南京,登基称帝。

  奉天靖难的功劳,姚广孝当之无愧的第一。

  朱棣即位后,与姚广孝交谈时,为表示尊重,称他为大师,而不叫他的名字。

  姚广孝功成名就后,仍不改平时作风,早晨穿上朝服上朝,晚上回到寺庙,穿上黑色僧衣。

  姚广孝就是这么另类。

  可朱棣却极为信任他,任何国家大事都与他相商。

  就好比这一次,

  有关大明国运这么大的问题时,想到的并不是召见朝中文臣,而是找姚广孝,想让他拿一个主意。

  姚广孝眉头微皱,他知道先前和平削藩策略是太子朱高炽提出。

  他把关过,没有任何问题。

  可这才过了不到一天功夫,朱棣就一副愁苦的跑来找自己。

  看样子不像是开玩笑。

  “陛下,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说罢,

  朱棣将今天在酒馆内陈羽所讲‘和平削藩,供养宗室’的隐患,和盘托出。

  姚广孝低头不语,陷入了沉思。

  半晌之后眸中泛着异彩,笑着说道:

  “这个掌柜的是一个大才,有机会真的想要见上一面。”

  只是依靠简单的算术推算,就将大明国运测算在三百年。

  虽然是在陈羽口中所谓的‘理想条件’下进行,但是按照陈羽中口理论,他能看出,大明宗室发展到第八代已是极限。

  上百万人的宗室等着大明供养,国库很难有银两用来国家运转。

  如果这个时候再加上一些天灾,外部再来一股侵略者。

  大明必亡。

  朱棣长叹一声:“大师,可有解决办法。”

  来的路上,朱棣想过直接把藩王制度废除了,一了百了。

  毕竟几百年后宗室发展成了百万人之众,他们不用劳作就可以获得大明的供养。

  实在是一个累赘。

  直接把藩王累赘割掉,连藩王都没有了,又哪里来的百万宗室俸禄压垮大明财政一说?

  可是这个道理他懂,但实施起来却极为困难。

  明朝之前,从来没有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

  而他之所以成功,少不了全体藩王的支持。

  毕竟要是不支持自己,建文迟早也要拿他们开刀。

  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眼看着成功了,朱棣登基之后还进行削藩,已经对不起他们了。

  这下好了,不仅削藩,还不给他们一点荣华富贵之类的保障。

  也就是说那些藩王什么也没有得到。

  而且他们这个四哥坐上皇帝,而四哥的那些兄弟以后后人却要过上吃糠咽菜的贫苦日子。

  这谁能接受?

  兵权没有,也不给子孙后人的荣华富贵。

  这不是逼他们这些藩王再次造反吗?

  姚广孝微微颔首,没有正面回答朱棣的问题,而是淡淡的说道:

  “此子只言片语,可断言一国气运,使用方法,也闻所未闻,奇才。”

  下一刻,姚广孝突然三角眼一凝,杀机毕露:

  “可市井之徒,却有如此智慧,实乃罕见,怪哉。”

  “陛下,杀否?”
  http://www.c8e.cc/1950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