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头版内容,赵王趣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朱瞻基在一旁听着,默不作声。

  他们三小只虽然都是不差钱的主,去教坊司消费轻轻松松。

  可是身为皇子,去那种地方显然不合适。

  就在其余两兄弟争抢前往采集素材的名额时,朱瞻基其实已经去过了。

  那一次的体验……

  还行,值得回味。

  有香香的、漂亮的姐姐喂饭,弹唱。

  但他去那种地方可不是做什么不雅的事情,而是修行。之所以朱瞻基回来之后也没有对其他人说,则完全是因为担心别人理解不了。

  再者,这种事情,朱瞻基感觉若是说出来之后,别人理解不了,会很尴尬。

  好在那一次的课程,保密工作还是相当到位,否则免不了事后被自家母后一顿吊打。

  徐妙锦白了朱瞻壑和朱瞻塙一眼,

  “你们几个小家伙,真想要去教坊司就去,何必还打着老师的名号。”

  “老师那样品行高洁的人,是万不可能,也不会支持你们去教坊司,你们可不要玷污了老师的那洁身自好的灵魂。”

  朱瞻壑和朱瞻塙对视一眼,全都不清楚为什么姨奶的反应会如此之大。

  发生了什么?

  相较于懵逼的两小只,剩下的那只朱瞻基倒是对事情看的通透,嘴角抿起,轻轻的笑了笑。

  他当然清楚姨奶对老师的心意,所以当朱瞻壑和朱瞻塙打着老师的头衔去教坊司时,反应才会如此激烈。

  毕竟,这种行为举止,在姨奶眼中,算是对老师的一种抹黑。

  唉,

  也难怪。

  对于没有去过教坊司的两个弟弟,哪怕晚宴期间,姨奶大庭广众之下,坐在老师的身旁,也看不出姨奶的心意。

  徐妙锦先以长辈的口吻点醒了两个小辈的想法,随即话锋一转,回归正题:

  “这是咱们推出的第一期报刊,风格上不可太轻浮。虽说取标题得下功夫,要够炸裂、能勾住人眼球,但整体还是得往正经里靠。”

  “说到底,这报刊的主要读者都是读书人。他们或许私下里也对青楼花魁这类闲事好奇,但身为读书人,脸面总是要顾的。若是第一次就让他们瞧见些不入流的内容,恐怕心里再想看,也拉不下脸真的掏钱买。”

  “所以,咱们眼下的首要目的是打开市场,让更多人愿意接受这份报刊。”

  “等往后它真的火了,大家买周刊成了习惯,再稍微放轻松些,掺点轻浮内容,也未尝不可。”

  徐妙锦的一番分析,可谓是精准的贴合消费者。

  思路完全没问题。

  毕竟哪怕是后世,你再牛,拥有几百个G的小电影,你敢正大光明的看吗?

  定然不会。

  因为会引来社会性死亡。

  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在这方面则更加‘保守’。

  所以,最开始打开市场的时候,一定不能给消费者心目中,将永乐月刊跟下流捆绑。

  因此要做到吸引人的同时,尺度、内容不能太过。

  针对这个限制,几人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可是全部都被否定。

  因为目前按照几人的能力,所能够想出来比较炸裂的标题,大多都跟下流有关。

  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新闻学的那种概念。在标题不顺的情况下,众人一个个没了最开始的热情。

  就在这时,朱瞻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豁然站起身来,

  “我想到了一个标题内容,不仅不下流,而且写出来之后,一定会吸引众人眼球。”

  朱瞻塙这么一说,顿时现场的目光全部向他看齐。

  朱瞻塙顿了顿,继续说道:

  “老师不是还说过名人效应,既然这样,我们就在朝中选一位出来,说些他的趣事。”

  “人选方面,官阶不能太低,要保证能够让大家熟知,还有会引起大家的兴趣。”

  “只是将大臣的趣事刊登在报刊上,提前打一个招呼就行。”

  朱瞻塙的这个提议一出,众人思考片刻之后,纷纷点头同意。

  将商贾换成朝中大臣,确实可行。

  毕竟首先朝中大臣的身份,肯定比那些商贾尊贵几倍不止。

  按照老师的说法,他们自带名人效应,哪怕是商贾加上青楼花魁也不及。

  所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威望高,官阶高的大臣,作为此次永乐月刊的头条事件,肯定能够吸引大众的目光。

  他们也想要看看,平日里那些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在生活中会有哪些趣事。

  本来众人想要选择商贾与花魁的爱恨情仇作为月刊头条,可如今他们一致认为还是大臣来了的上档次、吸引人。

  旋即,有了主意之后,屋内的气氛反而有些莫名……诡异。

  经过短暂的沉默,朱瞻基率先开口说道:

  “要不……咱们选一位正二品以上的?”

  并不是说这个官阶一定是二品以上,而是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若你不是二品,那他们还真不一定认识你。

  除了陈羽。

  因此,不认识如何编排趣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瞻基给出一个方向之后,众人沉默了几秒,朱瞻壑开口道:

  “大哥,就选二品以上的,最好再在其中选一个好说话的,这样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徐妙锦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定了,现在都来说说,该选谁比较合适。”

  徐妙锦的最终议题被丢了出来之后,众人纷纷再次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当中。

  “我看户部尚书夏原吉就不错,他可是堂堂正正的正二品大臣,放眼整个天下也是非常知名的人物,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夏原吉性格好说话,不至于为了这件事情给我们几个发脾气。”

  “不行,我感觉夏原吉不太好。他虽然性格好说话,但是日常做事实在过于呆板,没什么亮点值得去写,估计真的写出来,也是非常的平淡。可是凭借着他正二品的身份,放在以后的报刊中,我是非常赞同的。”

  “那要不选一位武将,比如丘福吧?”

  “丘福你都敢选?他那脾气火爆的,你今天写他,明天他就敢在大殿上撒泼打滚。”

  众人一想起丘福有些‘无赖’的性格,果断选择了放弃。

  虽然在场的几人,都是身份尊贵的皇室成员,但也不敢随便拿朝中的顶级权臣做文章。

  毕竟他们说到底,也还只是小辈。

  还是没有实权的小辈,拿这种级别的权臣做文章,想要干什么?

  最终,几人将朝中的几位二品大员的人心,都说了一遍,也没有一个合适的。

  “要不第一期,干脆选几个皇子吧?”

  大明皇子,指的自然就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

  “三弟,要不就选赵王吧,你爹在昨日晚宴上,可是狠狠坑了我爹,我爹说若是找到机会,一定要将你爹打的嗷嗷叫。要不就用这件事情赎罪?”

  “行,就选我爹了!”

  朱瞻塙听后没做多少犹豫,便直接了当的同意了。

  “我看,也行。”

  朱瞻基与徐妙锦相继发表了赞同票。

  首先是上报刊的人,是否愿意,这一点人家的亲儿子都已经点头同意了,自然不是问题。

  至于赵王的故事是否很吸引人,这一点也不是问题。

  毕竟,赵王朱高燧可是锦衣卫指挥使,身上可是有相当的有趣的事情,可以拿出来写。

  若是写的比较劲爆、私密……

  呃……

  反正人家儿子就在这里,可以做到尺度限制的最大化。

  再者,朱高燧那皇子的身份,再加上趣事,更加注定了这一次的报刊会卖爆。

  这么一想,赵王就成为了报刊打开市场销量的第一步棋。

  朱瞻塙笑嘻嘻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人选就定为大明赵王爷了!”

  “我爹那边等我晚上回去的时候,回去打一个招呼,当面给他说明其中的原由。”

  “所以,关于我爹的这一版内容,干脆就由我来写好了,等我写好了之后,你们再给我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怎么说也是利用赵王的身份,让报刊卖爆,所以这个招呼还是要提前打一声的。

  但朱瞻塙却是相当兴奋。

  毕竟在他的眼中,老师从来没有失误过。

  将自家老爹的趣事放在报刊上,等到报刊大卖之后,自家老爹就火了!

  他写诗的最终追求是什么,被万人知晓。受万人敬仰!

  如今老爹只需要自己略微出手,就可以做到这一步。

  老爹知道之后,一定会感谢自己!

  等到最吸引眼球的板块被确定下来之后,众人明显放松了不少。

  只不过,朱瞻基、朱瞻壑、徐妙锦看着朱瞻塙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事情,坐在那里一个劲的傻笑,一脸的古怪。

  他们心中暗自咂舌,不知道朱瞻塙这小家伙是想到了他老爹的趣事还是糗事。

  但不管怎么说,若是此次报刊做的符合预期,那么赵王的人气,说不定会成为三位皇子中最高的存在。

  当报刊的主打板块被确定下来之后,众人继续了下面的讨论。

  徐妙锦道:

  “按照老师所说,越是吸引人的,越要放在头版,如今头版已经确定了,那么接下来的第二版就是大唐诗文歌赋了。”

  “朱瞻塙,这个板块以后就交给你来负责。”

  徐妙锦口中的这个负责,当然不可是将任务直接交给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而是交给属于朱瞻塙的这方势力。

  毕竟皇亲国戚这个级别的存在,身边怎么可能没有负责出谋划策的手下。

  朱瞻塙虽然年纪小,但身边在他老爹的安排下,出谋划策的先生、身手矫健的锦衣卫。

  朱瞻塙听见自己再次被点名,而且负责的还是诗文歌赋的板块,眼睛一亮,心中激动不已。

  徐妙锦看着朱瞻塙说道:

  “关于诗文歌赋的这个板块,一部分用来刊登大儒的作品,还有一部分可以用来展示你的诗文功底,包括对于一些好诗文的鉴赏、分析!”

  “关于那些大儒的名家之作,你直接去翰林院或者国子监找人作就行,凭借着你的身份,相信过程应该会很顺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你作诗的部分,不要求非常的惊艳,但有一点那就是每一次作诗,都要比上一次要好,要看出进步。”

  “这一次可不是你自己感受进步,而是要让世间数万人一同看着你进步,希望你能够努力,不要辜负了老师的期望与名声!”

  徐妙锦说的话虽然很平和,但朱瞻塙听的却十分严肃。

  他心中下定了决心,一定不能因此给老师丢人。

  再者,若是没有进步,还是在数万人面前丢人。

  朱瞻塙保证道:

  “姨奶,我保证完成任务!”

  徐妙锦欣慰的点了点头,正准备继续的时候,在一旁的朱瞻基开口提议道:

  “姨奶,单纯的记载诗文内容,哪怕对于读书人来说,看起来也过于单调、乏味,针对能否提高众人兴趣……我想能不能增加一个有奖征集。”

  话落,众人全部疑惑的看向朱瞻基。

  “此番活动,凡购得报刊者皆可参与。他们若有诗作想公之于众,凭手中报刊便可前往各区域指定地点报名。”

  “后续由专人遴选十首佳作,登载于下一期报刊之中。届时再由购报者投票评选,取前三名给予金钱奖励。”

  “如此一来,购报不仅能阅资讯,更有机会赢取大额奖励。这既能增强众人的参与热情,也能带动报刊的复购率。”

  “况且买报之人多为读书人,咱们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展露才华的平台,他们定然乐于参与。”

  “长此以往,这个板块便能将普通购报者转化为《永乐报刊》的忠实读者。”

  听完朱瞻基提出的意见,其余几人全部一脸懵。

  好家伙。

  明明坐在一起思考,可是朱瞻基的脑子怎么就能想出这样好的主意。

  太牛了吧?!

  若是按照朱瞻基的主意,在诗文歌赋板块设立一个征集,那么定然会吸引文人士子的热情。

  以后,说不定那些经常聚集在一起,比试诗文歌赋,今后都会在报刊上进行比试。

  这样一来,谁的诗文歌赋得了第一,那可是经过数万人投票的结果,比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要有说服力的多。

  这样一来,识字的人对于报刊的复购,他们不清楚,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文人士子对于报刊的复购,会很成功。

  给前三名一些奖励,就可以达到如此目的。

  几人越是思考,就越感觉朱瞻基的聪慧。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http://www.c8e.cc/19503/6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