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明第一搅屎棍 >第728章 钢铁工坊和三酸两碱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28章 钢铁工坊和三酸两碱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以往士兵给火枪装填弹药时,需要先以火药容器测量火药的用度,而后倒入枪管,再以油布包裹弹丸塞入枪管,而后再以通条将弹丸压入枪管底部,压实。

  按照殿下的指示,属下遍访京城造纸的商贾,请教那些造纸匠师,试制多次,终于造出这种符合要求的纸壳。

  这纸壳可塑性强,又不过分坚硬,属下根据枪管规格生产纸壳,先以以油布包裹弹丸压在纸壳最底部,并在纸壳内倒入称量好的黑火药,最后将一头以细线扎紧。

  士兵临阵时,便只需拿出这种纸壳弹来,以牙齿咬开扎细线的一头。

  将黑火药倒入枪管,而后将纸壳弹开口的那一端向下,直接塞入枪管,再以通条压实,便可正常发射。”

  毕懋康一边说着,一边用一把近卫军现役遂发式火枪演示,片刻功夫便将火枪填药完毕。

  张世康也不废话,接过火枪便走出屋子,连靶场都懒得去,对着屋子外头十步左右的一个拴马桩就扣动了扳机。

  但听砰的一声,燧石处冒出火星和白烟,拴马桩上同样也冒着白烟。

  张世康走近那拴马桩去看,用手去查看拴马桩的材质,以及弹丸造成的伤害大小。

  作为资深的火枪使用者,张世康早已可以通过材质,来判断火枪的威力。

  事实上,这种纸壳弹的威力,与直接装药的威力并无二致。

  但强就强在简化了装填弹药的步骤,使其比原来的方式快了大约三成左右。

  虽然三成不过一两息的时间,可在战场上,最关键的时候或许就能改变战场的结局。

  毕竟对于这时候的火枪兵而言,换弹药的速度就是一切。

  “毕老又立大功了!”张世康站起身来,露出姨妈笑。

  纸壳弹的概念并不复杂,对于古人而言,难点只有两个,一是思维上有没有想到这么做,二是材质。

  实际上制约这个项目的,便是新的纸制,不然概念已经从张世康这里获知,也不可能折腾这么久。

  不过不论如何,只待这种定装纸壳弹量产,大明火枪兵的战斗力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属下惭愧,这都是殿下的功劳。”

  毕懋康与宋应星一样,谦逊的拱手回礼。

  在他们的心目中,概念的提出,可比最终实现重要多了,这也是他们对答案之书如此看重的原因。

  “倒是殿下所言的膛线,属下至今还未能实现。

  此前属下一直卡在材质上,枪管需要用最好的钢铁来铸造,给枪管刻制膛线,就需要更坚硬的材质。

  不过属下如今已经有眉目了,制造总局内的老大三兄弟以高炉炼制出来的钢铁品质更好,属下已拜托他们帮忙打制刻制膛线所用工具。”

  毕懋康又道。

  “那三兄弟如今搞的怎么样了?”张世康询问道。

  老大这三兄弟,自然是理工科科举时,被张世康发现的那三兄弟。

  只不过三兄弟此前限于条件,基本只用很小的炉子炼制钢材。

  三兄弟在张世康的邀请下,加入制造总局后,张世康交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建造更大的炼焦炉、炼钢炉。

  虽说只是同比例放大,但毕竟三兄弟从未用那么大的炉子炼制钢铁,难度还是有的。

  王徵接过话茬道:

  “回殿下,三兄弟此前已经完成中型炼焦炼钢炉的建造,所炼之钢铁与其原来并无二致。

  三兄弟说已经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完成大型炼焦炼钢炉的建造的投产,前两日还请示我等,希望跳过大型炉子的实验,直接批准建造钢铁工坊。

  属下认为,这需要殿下来做主。”

  张世康想了想道:

  “既然三兄弟有把握,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容后本王便给工部传信,开建炼钢工坊!

  不过……”

  张世康说罢突然迟疑了一下。

  “这钢铁工坊的选址,或许不能也建造在制造总局周围了,应该好好考虑考虑。

  我有两点要求,其一尽量远离京城,且必须处于京城的下风口。

  其二,要专门修建一条渠沟,直通天津卫入海。

  便以水泥为材质吧,顺便测试一下水泥的性能。”

  张世康一边思索一边道,王徵不解。

  “殿下,这是为何?”

  制造总局周边已经建造了不少的工坊,包括玻璃工坊、纺织工坊、瓷器工坊、火枪火炮工坊等等。

  这也是当初按照张世康规划,毕竟各式工坊距离近些,不仅有集群效应,也方便制造总局的匠师们监督。

  “以后你们便知道了。”张世康卖了个关子道。

  钢铁厂在这年月自然是稀罕东西,毕竟自两汉起,盐铁一直就是官营。

  原因自然也简单,钢铁产量低,需要优先用于军队。

  可按照张世康的规划,一旦大型炼焦、炼钢炉开建,以泱泱大明的动员能力,不出两年,便能将钢铁产量拉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就不得不考虑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了。

  那便是环境污染问题。

  大量炼焦、炼钢,所造成的空气污染,看看当年的河北就知道了,PM2.5常年爆表,尤其是到了冬天,弥漫的污染物连太阳都见不着。

  张世康以后可不想让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天天活在污染里。

  而暂时的解决方案倒是不难,将钢铁工坊建造在京城的下风口即可。

  至于工业废水,那张世康才是真的没办法,这时候没有后世先进的污水处理能力,他能想到的,只有单独建一条水渠排入大海。

  好在京城距离天津入海口并不远,只好苦一苦大海了。

  “属下容后便着人去勘察,一定按照殿下的要求选址。”王徵拱手道。

  张世康点了点头。

  可惜无烟火药并无进展,这让王徵多少有些愧疚,张世康反倒安慰起这老先生来。

  毕竟无烟火药以及炸药这玩意儿,与现在大明的工业水平来说,还是有点太难为人了。

  首先是化学方面的落后,其次是玻璃烧杯、试管等等,才刚刚开始在制造总局中投入使用。

  好在是如今科学院落成,张世康可以单独安排在化学方面有长处的匠人去研究。

  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张世康在答灵均书里也曾写过不少他知道的条目。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三酸两碱。

  如果说蒸汽机和纺纱机的改良和投入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里程碑,那么三酸两碱在化学这门学科,便有同样的意义。

  实际上大明这时候已经能制取其中的大部分,只不过名字与后世所学的不大一样,至于剩下的两三种,张世康认为就算以现在的条件,也不是太难。

  无非是时间问题罢了。

  将三酸两碱的攻克,加入科学院今后的主要研究课题后,也差不多到了吃饭的时候。

  一个匠师过来通传,张世康便与宋应星等人一块去往制造总局的会客厅。

  就连汤若望以及他召唤来的另外几个欧罗巴传教士也被喊了来。

  张世康招呼众人刚坐下,宋应星就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摸出两个土豆来,并交给了张世康。

  张世康接过土豆后,立马便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土豆个头,比目前大明北方广泛种植出的土豆个头要大上整整一圈。

  此前的土豆,由于没有经过任何改良,大小基本跟后世的白皮鸡蛋差不多。

  产量虽然比小麦要高一倍以上,但跟后世动辄亩产过万斤相比,还是天壤之别。

  可宋应星给他的这两个土豆,已经几乎跟鹅蛋差不多大了。

  “宋老,你怎么做到的?”

  ……
  http://www.c8e.cc/19659/7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