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落土的星星 >第二十四章 专属的计划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十四章 专属的计划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楚运欢走进教室时,晨雾刚漫过窗沿。

  他的课桌上多了个崭新的笔记本,天蓝色的封面上,李老师题的“步步为营”四个字力透纸背,墨色里还泛着点晨光的金辉。翻开第一页,贴着张打印好的学习计划,每个时间段都用不同颜色标注:早上六点到七点背英语课文(黄色),晚自习前用四十分钟整理当天的错题(绿色),每周五下午去找各科老师答疑(红色)……像块被精心规划的农田,分区明确,长势可期。

  “这是李老师一早送来的。”王强从后排探过脑袋,篮球服的领口还沾着草屑,显然是刚晨练回来,“他说这叫‘精准施肥’,专给你这棵‘玉米’量身定做的。”他用手指点了点计划里的“每周三下午打球半小时”,挤眉弄眼地笑,“瞧见没?特意给我留的时间。”

  楚运欢的指尖抚过那行字,纸面光滑得像刚翻过的土地。

  他想起昨天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时的情景——晨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条条金线,李老师手里的红笔在《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上圈划着,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像春蚕啃食桑叶。

  “这是‘靶向突破法’。”李老师把汇编本推到他面前,扉页上用钢笔写着“每天做三道同类题,坚持二十天就有效果”,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靶心,“你的薄弱环节在数学大题和物理实验题,就像地里的杂草集中在田埂边,我们集中火力攻这两块。”

  他翻开数学部分,在解析几何那页贴了张便利贴:“先从椭圆方程入手,每天三道,用你熟悉的‘玉米地分垄法’找中心坐标,就像先确定田埂的走向。”又翻到物理实验题:“游标卡尺读数总错?周末去实验室,我教你用玉米籽当参照物,练到闭着眼都能读对。”

  楚运欢当时只顾着点头,此刻才发现计划里藏着的小心思。

  每周三下午的“打球半小时”被用橙色笔标了重点,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篮球。他想起李老师说这话时的笑容:“王强跟我反映,你投篮挺准的。脑子和身体一样,都需要放松——总紧绷着,就像弓弦拉太久会断。”

  这话让他突然想起对床男生上周说的“你这股劲儿要是早点有”,想起吴文娇总在他单词本里夹的玉米叶,想起赵晓慧便利贴上娟秀的批注。原来真的有人在悄悄关注他的努力,像春雨滋润土地,无声无息却恰到好处。

  早读课的铃声响起时,吴文娇抱着单词本走过来,把一个黄澄澄的橘子放在楚运欢桌上。“张大爷的橘子熟了,给你补补维生素。”她看见桌角的新笔记本,眼睛亮了亮,“李老师的字比我们语文老师还好,这笔锋跟字帖似的。”

  楚运欢翻开本子,正好翻到英语部分,李老师用红笔在“背课文”那栏画了个小喇叭,旁边写着行小字:“建议每天跟吴文娇练十分钟口语——她的发音标准,像村里的广播喇叭一样清楚。”他的耳朵突然发烫,像被操场的正午阳光晒过一样,连带着后颈都泛起热意。

  “那个……”楚运欢捏着橘子,指尖的凉意压不住脸上的热,“李老师说,让我跟你练练口语。”

  吴文娇的马尾辫轻轻晃了晃,嘴角弯成个月牙:“好啊,正好我也想找人练对话。”她从书包里掏出本英语绘本,封面上画着个在田野里奔跑的女孩,“我把课文编成了小故事,比如这篇讲农民种地的,里面的‘irrigation’(灌溉),就对应咱们村的水渠。”

  第一节课前的十分钟,楚运欢和吴文娇站在走廊的窗台下,对着绘本练口语。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书页上,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贴在一起的剪纸。吴文娇的声音清亮,像山涧的泉水;楚运欢的声音有点发紧,却在她的带动下慢慢放松,连带着把“environnt”这个总记不住的词都念得顺溜了。

  “你看,这样是不是好记多了?”吴文娇笑着指了指绘本里的插图,“就像你说的,把单词种在熟悉的土地里,才能扎根。”她突然从口袋里掏出颗薄荷糖,是楚运欢之前给她的那种,“李老师说你早上容易困,这个提提神。”

  上午的数学课,楚运欢试着用李老师教的“靶向法”做解析几何题。

  他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小小的玉米地,把椭圆的中心比作田埂的交叉点,长轴短轴对应地垄的走向,居然顺顺当当解出了之前总卡壳的题目。王老师在讲台上巡视时,看见他的草稿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方法接地气,记得牢。”

  午休时,楚运欢没像往常那样刷题,而是按照计划里的“午休半小时”趴在桌上闭目养神。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暖洋洋的像父亲的手掌。他想起以前总觉得午休是浪费时间,此刻却觉得脑子清明了许多,连刚才数学课没弄懂的步骤都豁然开朗。

  下午的物理课,张老师讲游标卡尺读数,楚运欢突然想起李老师说的“玉米籽参照物”。他在心里把最小刻度换算成玉米粒的宽度,果然一下子就记住了读数方法。下课时,赵晓慧递来张便利贴,上面画着个游标卡尺,旁边写着“你的方法比课本上的好懂——赵晓慧记”。

  晚自习前的四十分钟,楚运欢坐在座位上整理错题。他按照李老师的要求,把数学错题按题型分类,像整理不同种类的种子;物理错题旁标上错误原因,像给生病的庄稼做诊断记录。吴文娇凑过来看,突然指着一道力学题:“你这里的受力分析,是不是可以用辘轳原理再简化一下?”

  两人头挨着头讨论起来,楚运欢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味,像田野里的青草气息。他突然发现,按照计划学习并没有耽误时间,反而效率更高了,就像父亲说的“深耕细作比广种薄收强”。

  周三下午的体育课,楚运欢第一次主动抱着篮球找王强。阳光把操场晒得暖暖的,王强投篮的姿势带着股潇洒劲儿:“就等你呢!李老师说了,赢了的人能让对方帮忙改错题。”楚运欢运球时,突然想起李老师说的“找节奏”,脚步和呼吸配合着,居然投进了个漂亮的三分球。

  “可以啊你!”王强拍着他的后背大笑,“这进步比你背单词还快。”他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我跟李老师申请加这个打球时间,是怕你太累——赵晓慧说你上周又在宿舍学到半夜。”

  楚运欢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暖了一下。他看着篮球在阳光下泛着光,突然明白李老师的计划里,藏着的不只是学习方法,还有大家对他的关心,像田埂边的杂草被悄悄除掉,只留下适合庄稼生长的土壤。

  周五下午,楚运欢抱着错题本去找各科老师答疑。数学老师在他的错题本上画了个大大的对勾:“这种分类整理的方法很好,下周在班里推广一下。”物理老师拉着他去实验室,真的用玉米籽教他练习游标卡尺读数:“你看,10颗玉米籽的宽度正好是 1厘米,比课本上的刻度好记吧?”

  走出办公室时,夕阳正染红天空。

  楚运欢翻开笔记本,发现李老师在最后一页留了片银杏叶,叶脉上写着“循序渐进,水到渠成”。他想起父亲种玉米时,总要在地里留出行距,说是为了通风透光,让每棵玉米都能好好生长。原来学习也是这样,张弛有度才能走得更远。

  回到教室,楚运欢看见吴文娇在他的座位上放了杯热牛奶,旁边压着张英语对话稿,是他们明天要练的内容。笔记本摊开在“口语练习”那页,李老师画的小喇叭旁边,被吴文娇添了个小小的笑脸。

  晚风穿过走廊,带来远处食堂的饭菜香。楚运欢摸了摸口袋里的橘子,酸甜的汁水仿佛还在舌尖。

  他知道,这个专属的计划就像一颗饱满的种子,已经在他心里扎下根,只要按部就班地浇灌、施肥,总有一天会结出沉甸甸的果实。而身边这些默默支持他的人,就是最好的阳光和雨露,让这颗种子有勇气长成参天大树。
  http://www.c8e.cc/19893/1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